快好知 kuaihz

人民日报:改革思良将 青年做先锋

  改革中的年轻人”系列报道本期暂告一段落了。在这个系列中,当前各项领域改革中的年轻人讲述了自己亲历的改革故事,将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年轻人拼搏的身影,进取的精神状态,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收获的经验和成长,一一呈现出来。改革思良将,青年做先锋。身处改革年代,年轻人何为?如何为?又该向哪些领域进军?本期,我们来听听改革专家和青年问题专家的建议。我们邀请了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所长邓希泉发表见解。

  ——编者

  青年跟不上改革的速度,可能会脱离社会

  记者: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青年人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应该是什么状态?

  迟福林:“十三五”这5年,对我国现代化进程尤为关键。当前经济矛盾风险在增加,经济转型至关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年人应当主动作为,抓住“十三五”的黄金发展机遇:一是要把握大局,抓住这5年的发展机遇,为国家、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创新者、创业者、实干家的责任;二是要增加责任感,明确这5年对中国社会乃至国际社会的巨大作用,在内外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成为“十三五”发展中的主力军。

  我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进入了改革研究领域,热爱改革、奉献改革的精神激励我参与改革、建言改革30多年。当前,我国经济转型进程中矛盾不少,问题很多,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社会,更需要青年人以意气风发、充满热情的饱满状态投身到国家建设中来。

  邓希泉: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的意志,是全国人民的意志,也鲜明体现青年的意志。青年的新发展需求、新行为方式、新社会效果等,都直接体现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逻辑和社会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硬碰硬的实战,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和阻力,当然也是锤炼青年品德和能力的最好空间。全面深化改革必然会继续加速社会发展和社会变迁。高速变迁的社会,有时就像正在高速运行的滚筒,如果跟不上改革的速度,有时会难以融入社会甚至脱离社会。

  改革的积极效应最终为青年享有,但青年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未来享有者,更是现实的重要力量。从底线思维看,青年不要自甘落后而成为跟不上改革步伐的失意者或失败者,也不要期望自己成为坐享其成的既得利益者。从担当意识看,青年需要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全面深化改革之中,以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相统一的原则促进自身发展,以国家民族社会发展为首要原则兼顾自身利益来进行利益取舍和行为抉择。

  对青年人的发展而言,转折点往往预示着机遇

  记者:当前中国各个领域都在进行深化改革,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应该往哪些领域或方面努力,能否为年轻人提供建议?

  迟福林:当前,经济转型升级是“十三五”发展的最大潜力和最大亮点,经济转型的三大基本趋势初现端倪:一是产业结构正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二是城镇化结构正由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型;三是消费结构正由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转型。我曾说过,一个企业也好,一个地区也好,常常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其实,对青年人的发展而言也是如此,转折点往往预示着机遇的到来。

  因此,青年人要抓住历史给予的传统产业升级、新科技革命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机会,有的放矢,修炼内功;要抓住当前我国在全球经济地位上升的机会,拓宽国际化视野,培养参与全球化的各项素质和能力,在了解中国基本国情并结合自身发展的前提下,在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个人自身的价值。

  邓希泉: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整体,青年生活也是一个整体。年轻人既要积极参加和维护与自己利益或兴趣相关的改革措施,也要积极参加和维护那些与自己目前利益或兴趣关系不大甚至有些远的改革。不应选择性地拥护,也不应盲目地反对,更不要叛逆性地一反到底。全面深化改革,形成的将是一种更加紧凑、充满机遇和挑战、竞争无处不在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忙是一种常态,累是一种消极结果,充实才是一种心态积极的状态。要习惯于在充满竞争的生活中寻找生活幸福的真谛。青年要习惯“变”和“累”的生活方式,既能享受悠闲自在的生活,又能适应紧张竞争的工作要求,能够更自由地在不同时空下自由转换自己的生活角色;更需要利用好自己不同发展阶段的“时间窗”,推动自己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有机结合。

  要从碎片化地阅读世界到立体全面地参与世界

  记者:青年人有激情但不持久,有办法但缺经验,从改革方法论角度,请您为青年提供一些建议。

  迟福林:“十三五”是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衷心希望青年人要成为重要力量,发挥重要作用。一是要有大局意识。要坚持把国情大局摆在首要位置,对全局战略有把握和判断,而且要把时代责任和个人价值结合起来;二是要有问题意识。青年人嗅觉敏锐、视角多元化,要善于利用这样的优势,发现问题、把握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真正做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推动者;三是要有主动意识。青年人风华正茂,也正处于亟待成长、实现个人价值的大好年华,更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中来。因此,要看准全面深化改革和“十三五”期间的机会,处理好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做好创新和务实两个方面,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邓希泉:适应全面深化改革青年在物质世界日益满足后要积极主动去丰富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确立明确的价值观念,构建自己的精神生活。要向历史寻找确认自己的精神世界,要向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寻找确认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志愿生活、服务社会等来实现。增强现实感,更多地以现实的方式去了解社会、进入社会、推动社会、改变社会。在思考人生中去确认,明确自己承担的责任,但不要把这些时代责任当成个人成长的包袱。

  同时,也要逐步从“小我”走向“大我”。全面深化改革对利益关系的触及越来越深。这种利益触及,并不必然增加青年的利益,有的可能还会被改革措施所涉及或损害。有的损害是暂时的,有的损害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这就需要我们克服小我利益,服从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利益,从基本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兴趣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更多地关注社会、国家、民族的发展。要从碎片化地了解世界、阅读世界到立体全面地参与世界,整体地了解世界和看待世界。立足国内更需面向国外,形成大国意识、大国风范,要有爱国主义和世界大同意识。

  体制机制应给青年试错的机会

  记者:要调动青年积极性和创造力,体制机制应该进行怎样的调整?

  迟福林:“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要调动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就要给予青年人可以预见的未来和希望。未来全面深化改革将深入教育、医疗、就业、创业、户籍等方面,这些改革领域无一不触碰青年的敏感神经,必须给予充分而审慎的考虑。

  比如,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就极为不适应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青年的需求。现在城里有2.6亿农民工,相当大一部分新一代青年已经成为“城市新移民”。2008年我就提出“让农民工成为历史”,盼望着在“十二五”结束时这个词能够没有人再提。到2020年,如果能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如果农民工市民化能够基本解决,你在哪里居住就是哪里的居民,可以享受那里的基本公共服务,那么相当一部分青年的后顾之忧也就解决了,这对于实现公平可持续发展,对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对于青年共享发展成果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再如,要培育创新创业的土壤,形成鼓励青年创业创新的制度安排。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公共财政支持创新的平台建设,尤其对青年创新要有更多的支持。比如可以在商事登记改革制度基础上,探索实现企业完全自主登记,这将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吸引更多企业来创新创业。推进服务业市场开放,允许各类资本进入服务业;争取中央政府支持,在发展各类中小金融和相关服务业上进一步突破,为支持创新创业提供重要条件。

  要充分给予青年“试错”的机会。青年人最大的优势就是不怕输、输得起,即使失败了还有机会从头再来,但是外界要给予一定的包容和耐心。此外,也要给予充分的人才激励,做好调动青年积极性和创造力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才能聚拢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邓希泉: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制度予以保障,改革成果要及时固化为制度建设成果。那么,为青年发展提供国家层面的制度保障、充分体现国家意志的青年发展政策或法律体系,已成当前重要的公共议题。当前,青年群体与人才群体、干部群体具有相当大的重合性,青年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战略资源和日益稀缺的社会主体资源,社会对青年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也日益明显。为此,可以在“青年与社会”作为青年发展的基本问题上,把党的青年发展核心理念提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水平,在“党管人才”“党管干部”的基础上,确认“党管青年”,更好地实现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和关爱青年

  (原标题:改革思良将 青年做先锋(青春派·改革中的年轻人 ))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词条  良将  良将词条  先锋  先锋词条  改革  改革词条  青年  青年词条  
宏观经济

 2022年5.5%左右经济增速目...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一经亮相,便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目标。”有外媒评论。  经济增长...(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