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绝不是国门大开、一放了之。在开放的过程中,我们的金融管理部门一是要加强依法金融监管,二是要坚持持牌经营。”央行行长易纲29日在2018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再次提及中国的金融开放时表示,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做金融业务之前都要取得金融管理部门的牌照,严格依法经营。监管部门要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
今年4月在亚洲博鳌论坛2018年年会上期间,中国宣布决定在扩大开放方面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其中第一条即为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确保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落地,同时加大开放力度,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
随后,刚刚上任的央行行长易纲公布了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中国金融行业应该如何对外开放,成为业内关心的重要话题。
“和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要求相比,金融业对外、对内开放还有很大的空间。”易纲指出,无论用哪个水平来比较,我们的开放的程度都是比较低的。
“2017年年底,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总资产占中国银行业总资产的比重为1.3%, 2007年是2.3%。可以看出,虽然外资银行也在发展,但是发展的速度要慢于整体银行的发展速度。”易纲指出,目前境外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份额只有1.8%,开放程度远远低于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易纲认为,无论对内资还是外资,无论对什么样的所有制,只要能够改善金融的服务都要鼓励进入,遵循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开放原则,对各种市场主体一视同仁,都可以依法平等的进入,在同等条件下竞争。
同时,他也认为,金融对内对外开放、汇率形成机制和资本项目可兑换“三驾马车”要互相配合、共同推进。“三者进度有快有慢,但总体上必须是相协调的。在中国这一个过程是渐进的,稳步向前推进的。”
最后,易纲强调,金融的开放程度要与金融监管能力相匹配。 随着金融的开放,会出现跨市场、跨地域、跨国界的资本流动,而且会产生很多的金融创新。提高金融的开放水平,必须要提高金融的监管能力。国际经验表明,只有在监管到位的情况下,金融开放才能够起到促改革、促发展的好作用。
易纲认为,金融的对外和对内的开放,绝不是“国门大开,一放了之”。“金融是一个特殊的行业,金融一般经营管理的是别人的钱,有一点自己的资本金,但是有很高的放大的倍数。这就说明金融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外部性。正是因为如此,金融是一个牌照业务,所以金融的业务一定要持牌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