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深化治理改革为基层放权赋能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深化治理改革为基层放权赋能。基层是我国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公共服务供给的“最后一公里”。面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任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风险挑战,进一步向基层放权赋能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要精准、系统赋权。足够的治理和服务权限是基层治理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权限不足,容易让基层治理陷入“看得见的管不着”等低效治理困境。要加快制定赋权清单,推动更多社会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下放到基层。运用清单管理的办法,科学精准赋权。瞄准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赋权,变“端菜式”赋权为“点菜式”赋权,提高向基层赋权的针对性、精准性。在给基层赋权时,要加强配套建设,把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到基层,确保向基层赋权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要科学、规范定责。明晰责任是推进基层治理主动担当作为的基本制度条件。责任不明、不清、权责不对称,容易弱化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前,基层治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上下权责不对称、属地“权小责大”的问题。要按照权责一致要求,建立健全责任清单,厘清不同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边界。要科学规范“属地管理”,防止层层向基层转嫁责任。要严格基层工作职责事项准入,防止借属地管理的名义让基层承担无限的责任。考核是基层治理职责导向的指挥棒,要规范对基层的工作考核,切实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水平。

  要创新、转型赋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科技支撑成为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新内容。要大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基层治理,构建基层智慧治理体系,提升基层公共服务、矛盾化解、应急管理水平。优化基层治理归根结底是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加强城乡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建设,提高城乡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细胞单元的治理和服务水平。要推进基层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型。摆脱开展工作的传统路径依赖,切实把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转到现代、科学、法治的轨道上来。少一些运动式治理、多一些长效治理、依法治理。在面向基层的行政性赋权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推进法治性赋权,提高赋权的规范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地,重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进一步向基层放权赋能,将有效激发基层治理体系的活力、创造力,持续提升基层抓落实、推改革、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深化治理改革为基层放权赋能  放权  放权词条  深化  深化词条  基层  基层词条  治理  治理词条  改革  改革词条  
综合

 “中国之治”的制度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的背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下简称“中国制度”)的成功。而中国制度之所以成功,根本原因在于制度逻辑科学管用。可以说,合实际、合规...(展开)

综合

 示范引领推动建设学习型政党

 学习,不断地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