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基础,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制定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行动纲领的科学依据,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进而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环节。能否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关系到制定大政方针的科学性、描绘宏伟蓝图的有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专门阐述了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方法论要求,这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三个思考”站位高远、把握全局、抓住重点,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的方法论指导。
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思考,顺应时代发展大势
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这一科学的认识方法论,要求我们运用实事求是的观点、联系发展的观点、辩证统一的观点、实践标准的观点和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改革创新动力的观点、人民主体地位的观点、政党领袖作用的观点等,认真研究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全面把握阶段性特征。“三个思考”维度,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具体体现和实际运用。
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思考,就是要对社会发展阶段的坐标作出精准定位,发现处于历史与现实汇聚点的时代特征。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要经历上百年历史过程中的特定阶段性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彼岸的特定阶段性特征,同时又是处于历史与当代、当代与未来交汇点上的特定阶段性特征,具有新的时代气息和新的实践内涵。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首先要将其放在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前提、大背景下来认识。现阶段呈现出的发展特征,都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总依据中派生出来的,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特征的反映。同时,要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不把初级阶段当成一成不变的过程,而是要认真考察党领导改革创新事业带来的新变化、生成的新内涵、造就的新实践,从而因势利导、与时俱进,使党的思想更符合变化了的实际,党的战略更适应新阶段的要求。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思考,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成果,坚持从实际出发,防止出现把握阶段性特征问题上的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既不能将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阶段性特征、将西方某个学派的历史划分模式,照套照用为我国发展的现实性特征,也不能从想象、愿望出发,用臆断的阶段性特征替代真实的阶段性特征,防止判断失误、决策失据、发展失衡。这就要求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并且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按照新要求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
从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思考,就是要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中确定中国的发展方向、路径和重点。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是在封闭孤立的环境中形成的,而是在世界变革的大棋局中精准确定的。当今世界,国际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大国关系进入全方位角力新阶段;全球治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全球治理正在向各国通过制定国际规则、相互协调关系和利益的方式演进;全球地缘政治棋局发生重大变化,亚太地区成为大国战略竞争和博弈的焦点;综合国力竞争发生重大变化,竞争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等领域全面展开。我国发展壮大成为推动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深刻调整最重要的动因,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正在转化为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些都影响和构成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