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所处新的历史方位的重大科学判断。全面理解这一重大判断,对于我们学习和领会十九大精神,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在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中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新时代有着丰富的内涵,必须认真学习理解。十九大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概括了三个“意味着”,即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报告中作了这样的回答:“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报告提出的“三个意味着”“五个时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作了最权威、最深刻的阐述,既点明了新时代的标志和特征,又概括了新时代的内涵和定位。

  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经过改革开放的长期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锐意进取、不懈奋斗才实现的。这“极不平凡的五年”,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这表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和我们党九十多年的历史、新中国六十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历史、特别是近五年的生动实践联系起来考察,在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中深入理解新时代。作为这个时代的亲历者、见证者、受惠者,我们对此感同身受、深以为然,听了以后倍感振奋,无比自豪。

  二、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十九大最大的亮点就是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确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形成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都给当代提出了创新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视野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十九大报告以“八个明确”阐明了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创新理念和丰富内涵,是对这一思想最全面的解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的时代性课题,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涉及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诸多领域,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又用“十四个坚持”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构建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上述“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成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对于这样宏大的思想理论体系,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我们都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在实践中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

  三、在变与不变的统一中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新时代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新的表述,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最大的变化之一,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主要矛盾会有相应的转换,这是一个客观存在。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述。1956年八大的表述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至2012年十八大期间的表述基本相同,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表述,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贡献。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新的表述把“物质文化需要”改为“美好生活需要”,表明新时代人民需要的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文化领域,而是扩大到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更多方面;把“落后的社会生产”改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表明新时代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社会生产已经不能再说“落后”了,而在新的状况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同时,我们又要清醒地认识到,主要矛盾变了,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要求我们在变与不变的统一中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地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切实推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事业,在新的征程上迈开新的步伐。

  (作者系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教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国  中国词条  新时代  新时代词条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词条  理解  理解词条  特色  特色词条  
政党建设

 毛泽东关于党内监督的思考

 古今中外的大量历史事例证明,没有监督的权力最容易腐败,没有监督的政权最容易变质,没有监督的政党最容易垮台。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