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演变及展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域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区域发展战略思想,适时推动区域战略转型,对中国区域建设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深刻地改变着区域发展格局。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建党百年之际,回顾和总结我们党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演进的主要特点和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推进新时期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以改变生产力布局为重点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1949—1978)

为了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生产力布局极不合理的状况以及“有利于国防安全”等多方面的考虑,改革开放以前30年中国共产党以平衡发展为指导,把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内地,这对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建国初期“重点建设内地”的区域战略思想

为了“改变工业生产过分集中沿海地区的不合理现象”,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一直将促进内地发展作为国家区域战略的主要目标。“一五”时期(1953—1957)中共中央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以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为核心,进行全面的经济调整和建设。当时中央在考虑沿海与内地工业的均衡布局时遵循的原则是“在全国各地区适当地分布工业的生产力,使工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地区,并适合于巩固国防的条件,来逐步地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态,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根据这一思想,“156项工程”绝大多数布局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其中的106个民用工业项目,有50个布局在东北、32个落户在中部;44个国防企业,西部和中部布局了35个,有21个集中在西南的四川和西北的陕西两省。此外,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大中小型企业相结合”的生产力布局原则,“一五”时期建设项目在宏观上分布比较分散,但大多配置在发展基础较好的大中城市,从而在内地建成了大批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区,初步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

(二)党的八大前后“注重沿海与内地配合”的区域战略思想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任务胜利完成以后,中共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变化,针对建国初期“重点建设内地”区域战略对沿海发展重视不够等问题,开始调整区域战略思想。这次战略调整的出发点是试图摆脱苏联区域发展模式的束缚,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调整的核心是正确处理沿海与内地的发展关系,战略思想集中体现在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中。

在如何认识和处理“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上,毛泽东指出,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发展差距“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中共八大政治报告决议明确指出:“在内地和近海地区的关系上,既须继续把工业重点合理地移向内地,发展内地的经济事业,又须充分利用和合理方针近海地区的经济事业,特别是应当充分利用近海原有的工业基地来迅速推进内地新的工业基地的建设。”

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这个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对于沿海地区优势的认识和开发利用上存在严重不足。但这次战略调整,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区域发展思想中国化的第一次成功探索,具有较高的理论指导价值。

(三)大跃进时期建立地方工业体系的区域战略思想

1958的“大跃进”打乱了沿海与内地工业协调发展的部署,为了高速度发展工业化和迅速实现生产力的均衡布局,中共中央在1958年6月做出了《关于加强协作区工作的决定》,在原来行政区划和沿海、内地两大经济地带的基础上,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华中和华南7个经济协作区,并要求各区“尽快地分别建立大型的工业骨干和经济中心,形成若干个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区域”。同时,为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毛泽东积极倡导地方也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1959年,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基本建设工作中的几个重大问题》明确阐述了建立相对独立和比较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的重要性,“要根本改变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状况,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的努力。这不但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且要求在各个协作区以至许多省、自治区都建立不同水平和各具特点的工业体系”。

建立经济协作区和在地方建立相对独立和比较完整的经济体系是这一时期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次重要尝试,具有积极意义。但从实践效果来看,各地不顾实际情况,盲目地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工业项目遍地开花,彼此在低水平上重复生产和建设,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地区优势难以发挥。

(四)20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防安全被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工业布局“有利于备战”让位于“以备战为中心”,党中央开始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三线建设的目标,是要采取多快好省的方法,在纵深地区,即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包括湘西、鄂西、豫西)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重要助推器。

从一定意义上说,1964—1978年的三线建设也是“重点建设内地”区域平衡战略思想的延续和体现。大规模的三线建设显著地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改善了中国工业布局偏重于沿海地区的现象。但受限于当时的国内外环境等主客观因素,三线建设布局以国防原则取代了经济原则,存在许多片面性。

总体来说,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内地工业的发展基础,有效地改善了内地与沿海发展不平衡状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但这种模式过分突出公平和均衡发展目标,忽视了生产力布局的效率原则,很容易导致一种低水平的平衡发展

二、改革开放时期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1978—20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历程。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生产力布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央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开始由均衡转向非均衡发展阶段。

(一)改革开放初期“优先发展沿海”区域战略思想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有条件先富、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在“两个大局”思想指导下,党中央开始实施“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特别是“七五”时期,提出了以“梯度发展理论”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七五”计划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客观存在东、中、西三大地带,并且在发展上呈现出由东向西推进的客观趋势”;“‘七五’期间以至九十年代,要加速东部地区的发展,同时把原材料、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在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的准备”;要“正确处理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的经济关系,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发展它们相互间的横向联系,逐步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不同层次、规模不等、各具特色的经济区网络”。

在“七五”实施过程中,国家经济和改革政策发生了明显的向东倾斜,使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八五”时期虽有所调整,但依靠改革和率先利用市场机制发展起来的沿海经济带再次出现了增长的高潮。总的来说,这种向东倾斜的区域战略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施沿海对外开放政策。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兴办沿海经济开发区等,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形成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2)实施差异化的区域优惠政策。给予东部沿海开放地区在财政、税收、投资决策权、外贸自主权、利用外资审批权等方面的特殊权限和一系列优惠政策。(3)加大对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国家基建投资重点开始向沿海地区大幅度倾斜。“六五”期间,在全国基本建设投资分配中,沿海地区所占比重由“五五”时期的42.2%提高到47.7%;整个“七五”时期,沿海与内地基建投资之比高达1.29∶1,远高于“六五”时期的1.03∶1。

实践证明,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实施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具有积极的作用,不仅促进东部率先发展,进而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且也推动了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但这种非均衡战略在客观上加剧了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

(二)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央对区域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秉承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加快推进“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中的“第二个大局”,把“缩小地区差距”摆在突出位置,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区域战略思想,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继续保持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前提下,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时期的区域战略思想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1.“适度倾斜”

为了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仍然是战略的重点和核心。“要在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促进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得更好”,要“继续发挥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头作用。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有条件的地方应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协调发展

“八五”计划就明确提出要“促进地区经济朝着合理分工、各展其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1999年,江泽民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标志着“两个大局”的区域战略思想已经从“第一个大局”向“第二个大局”转变。

实践证明,这个时期的区域战略思想,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仅减缓了西部与东部增长速度上的差距,而且给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开拓了全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广阔空间。这个阶段,虽然区域经济整体提速较快,但未能遏制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向,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出“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在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先后启动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2003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2004年)、“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2006年),以及“主体功能区战略”(2007年)等,形成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四大板块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等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也明确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统筹区域发展战略也是对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筹区域发展体现了一种新的区域发展理念。首先,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区域发展中强调“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次,统筹区域发展战略在继承非均衡发展战略注重东中西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四大板块”的发展,注重区域整体推进、共同发展

三、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思想(2012年至今)

区域协调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将基本建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时代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内涵十分丰富。具体来说,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坚持统筹协调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域战略和政策体系。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国家在全面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基础上,相继提出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重大发展战略。这种“4+6”的板块与轴带相结合的区域战略布局,有利于促进我国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之间的合纵连横,形成了沿江沿海沿河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开创了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新时代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更加注重统筹协调,重点突出重大区域战略的引领带动作用。同时,对各大战略和四大板块的重点任务也进行了调整和优化,针对各区域发展实际,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做到分类指导、精准施策。

(二)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着力培育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引擎

一是加快城市群建设,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进一步明确了城市群在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可以充分发挥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培育区域发展新增长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是加大对特殊类型区域的扶持力度。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抓好这两类重点区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坚持补齐短板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一方面,补短板,着力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区域差距过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依然是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将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缩小区域差距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在发展中提高和保障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加快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体系。十九大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另一方面,构建促进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建立更加有效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坚持深化改革,通过完善体制机制以形成制度保障,逐步形成长效机制。

(四)坚持开放互动与合作共赢相结合,增强区域协调发展动力

我国沿边和内陆地区开放相对较晚,开放程度较低。党的十八大以来,虽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加快推进,中西部许多地区成为开放的前沿和重要节点,内陆开放型经济加快形成,但总体上还是开放的洼地。十九大提出要“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就是要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对外开放东快西慢、沿海强内陆弱的区域格局,逐步形成沿海内陆沿边分工协作、互动发展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扩大统筹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加大西部开放力度”,“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在深化沿海开放的同时,推动内陆和沿边地区从开放的洼地变为开放的高地,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统筹推进,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协调性增强的良好态势。在区域重大战略的引领带动下,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明显优化。

四、展望

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演变可以看出,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区域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区域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与时俱进地开创出一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突破之路,推动我国区域发展迈向更加协调和更有效率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加快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推进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今后,推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点是要加快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通过培育新的增长极和增长带,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纵横南北,为区域发展扩展新空间,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开创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新格局。

(二)加强城市群建设,开拓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决定了在高质量发展方面,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齐步走”,而是要发挥各地比较优势,“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要形成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城市群作为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日益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为重点,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力,有利于构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三)推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是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目前,我国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当前,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着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大对困难地区和群众的精准帮扶,提高老少边穷、广大农村及中西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使不同区域和群众都有均等的发展机会,公平地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的红利,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词条  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词条  演变  演变词条  展望  展望词条  思想  思想词条  
改革史话

 古人的劝诫观

 古代官员在仕宦生活中,对上司、同僚、下属、朋友会提出非常有见地的想法,这些想法或直言、或委婉、或讽刺、或含蓄,旨在说明厉害,提出对具体问题的看法,找到解决具体...(展开)

改革史话

 大国求同

 大国兴起,求同而立,其道在一,其要在容。秦超越六国,金戈铁马的背后是求同聚异。以诚换诚,以真换真,不舍其小,故成其大,广阔胸怀生发出大国崛起的万千气象。  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