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化典籍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深入挖掘经典文化典籍中的人文精神,具体而言,可从治国方略、道德规范、家庭建设、人才培养、生态文明等方面入手,传承其思想精华,展现其价值主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经典文化典籍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要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必然要大力发掘文化典籍中所蕴含的深层智慧。
经典文化典籍中蕴含着诸多治理国家的智慧。《孟子》《老子》《易经》《吕氏春秋》等典籍,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兴国安邦的策略。
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孟子》以民生为天下之根本,提出民贵君轻的政治观念,将民、社稷置于君主之上,阐述百姓、国家与君主三者之间的关系。设立以王道为核心的政治理想,为国家发展提供了一种合理而有效的模式。《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分别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解释了王道的含义。以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王道之始,主张建立一个幼有所依、老有所养的大同社会。
与时俱进、锐意革新思想。《系辞传》提出“垂衣裳而天下治”的治国思想,认为黄帝、尧、舜所主政的时代,之所以能够达到天下大治,原因有三:一则通晓民情,适时变革;二则根据现实需求,制定适宜的政策;三则勇于进取,决不固步自封。此三点都显示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睿智。同样,《吕氏春秋》也极力批判墨守成规的愚昧与危害,积极倡导开拓求变的改革精神。正是在革新思想的指导下,秦人历经数代人的努力,终于达到国力的巅峰,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求同存异、正道治国思想。作为道家思想的源头,《老子》是哲学思辨与现实关怀的结合体。行“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闪耀着智者的光芒,“战胜以丧礼处之”的思想是爱好和平的体现。“治大国,若烹小鲜”“其政闷闷”的理政观念,体现了治国理政举重若轻的大智慧。西汉初年,正是在黄老思想的主导下,汉朝逐步恢复生产、走向兴盛,奠定了汉朝数百年基业。
经典文化典籍中的道德规范
《孝经》《论语》《中庸》等典籍,为古代社会的道德规范提出了不同要求。
《孝经》是儒家的经典伦理著作,以“孝”为基核,阐述了孝对于国家治理、修身养性、家庭和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国历来有忠孝传统,求忠臣于孝义之家,乃是古代选拔人才的依据之一。子孝于亲,必当尽忠于国,古代社会忠孝文化体系的构建,使爱国精神蔚然成风,使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书籍,明确提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要求。《孟子》以心为本体,对于如何发扬儒家道德作出了回答。孟子认为,人生而有恻隐心,可以之萌生出仁;人生而有羞耻心,可以之萌生出义;人生而有辞让心,可以之萌生出礼;人生而有是非心,可以之萌生出智。道德规范的另一个标准就是善。《易经》从家庭兴衰的角度来解释行善的益处与作恶的危害,认为积善会令家兴旺,积恶会令家败亡。释家对善更为推崇,倡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人生准则,这是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文明建设而言。《中庸》融合了儒家道德思想的精髓,既有现实层面的具体要求,又有哲学层面的至高理想。将道德的起点归结为“诚”,为世人提供了一种睿智通达的处世态度。
经典文化典籍中的齐家智略
中国自古以来就极为重视家庭建设,《大学》《易经》《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典籍,囊括了家庭建设的具体思路。
“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家是国的基本组成单位,家庭建设的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水平。《大学》系统阐述了个人、家庭与天下的关系。将治家置于重要的位置,认为个人修身的用意在于齐家,齐家是为了治国,治国是为了平天下。家庭成员自身的修养关系着家道的兴衰,也就是说,治家要从提高个人素养入手。《大学》将齐家作为治国的前提,揭示了家道建设与国家治理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易经》提倡以善治家,认为只有坚持行善的家庭才会代代相承,长存不衰。以家节来制约家人的言行,以勤俭来保持家道的延续,以相爱来协调家人的关系,以睦邻来维护家族的安宁。
以《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为代表,流传下来的家训数不胜数。以时间而论,从西周到清朝,历史跨度长达两千余年,绵延不绝。以内容而言,大到治国,小到修身,从处理国政到邻里关系等内容广泛。家训家规成为家庭建设的重要依据,是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
经典文化典籍中的育人智慧
《礼记》《诗经》《荀子》等典籍,涵盖许多教育思想,包括传授知识、规定科目、培育逻辑思维、训练演讲口才等内容。
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荀子》引导人们积极学习,《四书五经》着眼于人格培养,《礼记》以六艺为教育核心,注重文武全才的培养。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历史上诞生出无数文韬武略的奇才,曹操、李白、辛弃疾等人,不仅文艺出众,而且武功不凡。《墨子》具有勇于探索、积极实践的科学精神,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小孔成像原理。《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在其熏陶之下,涌现出大量医学英才,扁鹊、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等人,皆为一时良医。
熏陶人才的担当意识,注重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周易·家人卦》专门阐述家庭伦理的建设,认为只要父母承担起治家的责任,严格管教子女,令每个家庭成员皆能摆正自身的位置,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如此就可以使家道步入正轨。家道一旦步入正轨,天下才会安定昌盛。
经典文化典籍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孟子》《墨子》《老子》等典籍,从不同方面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可持续发展的主张。《孟子》注重以时而发的作用,劝导统治者不违背农时,以保证有足够的粮食来生活;不竭泽而渔,以保证有足够的鱼类来食用;不滥采乱伐,以保证有足够的木柴来使用。此一主张充满睿智的谋略,具有长远的眼光,构建起农业、渔业和林业协同发展的生产体系,全面考虑自然与社会的整体配合,使社会发展进入到良性循环的状态,自然生态系统完好运转,从而保障人类社会的长久繁荣。
崇尚节俭的精神。《墨子》极为重视节俭的品德,对统治者与百姓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统治者应当“去其无用之费”,凡是有损百姓的奢靡行为都必须停止。对于百姓而言,应当“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如此,统治者就不会形成骄奢淫逸的恶习,百姓就会养成节俭的习惯,整个社会就可出现物尽其用的风气,国家就会安定富足,自然界就可避免过度开采的危机。
万物平等、关爱生命的意识。“天地之大德曰生”,是《易经》重生思想的体现。释家典籍以杀生为戒,《庄子》高唱“物无贵贱”的论调,皆显示出对于天地万物的仁爱之心,对于生命的敬畏之情。《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将人与自然统一于一处。释家主张万物一体,彼此交融,相互依存,相互成就。这些思想的存在,对于孕育生态文明体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我国经典文化典籍内涵丰富,历久弥新,拥有取之不尽的智慧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藏,需要我们世代传承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