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两大诉求,一是物质,此为生存的基础,社会发展当首先追求于此;二是精神,人类有复杂的思维,有精神家园。精神如同肉体,亦有饥渴。解决肉体饥渴,人方能健康地活着;解决精神饥渴,人才能有价值地活着,社会才能健康地发展。中国人很早就悟透了两者的关系,先贤将道德、礼义、荣辱,看作是精神追求的主轴。孔子说“富而好礼”,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司马迁说“君子富,好行其德”,都是这个意思。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传统礼仪由衰而兴的变化,表明了古代贤哲所论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改革开放之初人们似乎没有时间关注经济之外的事情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民众看到中国经济与西方世界的巨大落差,加之民众物质生活的匮乏,内心不免焦虑与失落。于是,“发展”成为举国上下的共同目标,出国潮、下海潮、炒股潮等,到处人头涌动,票子、车子、房子,牵动着万户千家。人们似乎没有时间关注经济之外的事情。中国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但在众人眼里,“礼”不过是维护封建秩序的工具,是地主、资产阶级虚伪无比的“温情脉脉的面纱”,虚头巴脑,无补于事。
当时,海外的投资商、旅行者来华,拥挤无序的人流与脏乱的市容,给他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北京市政府修建的护城河,旨在为首都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可惜竣工不足一月,水面上即漂浮着丢弃的快餐盒、塑料袋与各种废物,变成令人恶心的水上垃圾带。各行各业,谁都认为自己是最忙的人。“时间就是金钱”,城内各汽车站,每逢车辆进站,车尚未停稳,大家便跟着车子往前跑,争先恐后地往上挤,谁也不顾身边是否有老人与儿童。在购票、购物场所,很少见到井然有序排队的场景,由此引发争吵乃至殴斗的现象。随地吐痰,更是不少国人的痼疾。毋庸置疑,经济贫穷若此,而要民众讲究礼仪,是不现实的。
踏入新世纪人们日渐关注“礼仪”
2000年,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主办权,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因为这是一个“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绝佳机会。中国人渴望了解世界,世界也对中国充满好奇。但是,冷静之余,人们开始思考:潮水般来华的运动员、记者、游客,将会看到一个怎样的中国?中国将会给世界怎样的观感?大家开始谈论以前讳莫如深的礼仪问题,记得有一篇文章评论说,如今我们所在的,是一个“失范的社会”“无序的社会”。礼是规范,失礼就是丧失了合理的规范,人的言行也就没有了可以遵循的标准。礼是保障社会正常运行的合理的秩序,失礼就是失序,失序的社会必然乱象四起,给外界以负面的观感。而这种负面的观感,会直接影响到国家与民族的形象,进而影响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甚至影响到未来经济的发展。
为此,有关部门开始着手解决礼仪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随地吐痰,二是上车不排队。笔者当年从电视看到,有关部门以高价从海外进口装有多台摄像机的汽车,每天在街头巡行,遇有随地吐痰者,立即拍摄,然后停车,令其交纳50元罚款。同时,为了整治车站乱象,有关方面动员退休工人到各汽车站点维持秩序。每当车辆进站,他们便吹着哨子,挥动着小红旗,要求乘客排队上车。
当时的社会风气,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包括礼仪在内,方方面面都要“与国际接轨”,处处都要以西方文化为楷模,与之取齐。职是之故,所有接待,以及赛场、会场活动,一律使用西方礼仪。在礼仪培训的手册中,有关方面编印的家庭礼仪手册,介绍如何吃沙拉、如何喝汤、如何吃牛排等的西方餐饮礼仪,以便在外宾走访市民家庭时之用。
传统文化核心的“礼”受到社会重视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和政府适时推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尊”的战略思想,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土壤与源泉,并推出一系列重要举措。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唤醒了民众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各地传承家风家教、以及孝道文化的各类活动,有力地激活了长期蕴藉于民间的家国热情。
古人云:“礼者,履也。”礼既有理论的维度,更有实践、履行的特点,礼能否落实到生活层面,事关能否移风易俗、推动社会进步,至关重要。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党代会、人代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向代表行鞠躬礼。党政领导人在接见八路军老战士代表、教师代表、医务工作者代表时,每每也鞠躬致敬,既表达了人民政府对人民的尊重,也传达了政府倡导传统礼仪的重要信息,因意义非同一般,受到海内外媒体热评。由于中央率先垂范,如今全国各级党政机构开会,主持人、发言者向台下听众行鞠躬礼,已然成为表达恭敬心与自身修养不可或缺的礼节。这一风气已经影响到民间。笔者多次参加民间举办或者官民合办的文化活动,会务人员大多身穿民族服装,恭行鞠躬、拱手等传统礼仪,令人倍感亲切。在内地与港台联合举办的活动中,彼此之间鞠躬、拱手行礼,尤觉浓浓亲情在。
近几年,社会各界学习中华礼仪的呼声日益升高,笔者接到的讲授中华传统礼仪的邀请,既有政府机关、高等学校,也不乏公司企业、民间团体。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曾经长期从事西式礼仪教学、开始转而学习中华传统礼仪的教师,越来越多。由于有中西的比较,他们对于中华礼仪的深刻内涵体会尤深,学习热情也更高。中小学系统的教师,普遍希望通过传统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民族情怀,成建制的中小学传统礼仪培训班此起彼伏,有不断扩大之势。
民众自觉守礼的意识也普遍提高,随地吐痰者不知不觉已大为减少;护城河干净多了,水面上的垃圾明显减少;车上礼让老人的乘客多了起来。笔者两鬓斑白,多次遇到让座于我的乘客,感觉温暖。至于排队上车,时下除了地铁,北京人乘汽车,不再像以前那样蜂拥而上,样子要比过去从容多了。在媒体上,民众开始关注公众人物的言谈举止是否得体,评论的水平也大为提高。如著名主持人董卿在采访一位双腿受伤、坐在轮椅上的民警小哥时,没有如其他主持人那样俯身“垂问”,而是单膝跪下,与之问答,十分感人,网民点赞说“展现出她高尚的情操和对英雄的无比尊重”。董卿在《开学第一课》栏目采访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时,3分钟3次跪着与老人亲切对话,她对嘉宾的尊重以及自谦敬人的良好教养,网上喝彩声迭起,被誉为“跪出了最美的中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