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提出了支持外贸保稳定、促提质的多项政策措施。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开局平稳,但也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商务部等27个部门针对当前外贸发展的困难问题采取一些具体举措,以保主体、保订单、保市场、保信心。6月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解答了相关问题。
规模大、亮点多,我国外贸形势稳中向好
今年以来前四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达1.98万亿美元,以美元计外贸增速10.1%。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指出,尽管外贸增速上有所下降,但是是在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的增长,从规模上创造了同期的新高。
同时,今年外贸也呈现不少亮点——外贸主体活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民营企业,前四个月外贸进出口增长15.4%,在外贸进出口比重中达58.5%。外贸质量不断推进,一些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前四个月,电动汽车出口增长137.8%,工程机械出口增长35.3%。外贸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增强,在保主体方面,1至3月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增长5.7%,达43.2万家。
对于外贸下一步的发展形势,王受文说,随着疫情呈现出下降态势,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物流堵点逐步打通,外贸产业链的完整性、外贸产业的竞争性将得到很好发挥。外贸支持政策不断出台,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伙伴越来越多,都将对外贸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当前,与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伙伴的贸易已占全国对外贸易的35%。
保通畅、强服务,各项外贸支持措施不断推出
针对外贸企业遇到的具体困难,各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动外贸领域保通保畅,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帮助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着力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
保通保畅是稳外贸的重要方面。“我们确定了重点外贸企业名录和相关物流企业及人员名录,并对生产、物流、用工等各方面予以保障。同时,将外贸货物运输纳入重要物资范围,全力保障货运物流运输畅通。对重点的海港、空港集疏运,采取措施使他们能够有效运行,提高各类口岸的作业和通关效率。”王受文说。
“海关总署强化监管优化服务,促进进出口物流安全畅通。如扩大海运及内河运输船舶‘联动接卸’、支持开展铁路‘快速通关’等,服务保障口岸通关环节安全畅通,提高进出口物流便利化水平。”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金海说。
针对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海关总署还出台了促进外贸保稳提质10条措施,加快企业急需货物通关,提高进出境物流效率,保障重点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建立完善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支持企业复工达产。
降成本、增效益,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
降低外贸企业成本,将助力外贸企业纾困减负、增加效益。近日,商务部同人民银行、外汇局出台了《关于支持外经贸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的通知》,以降低企业汇率方面成本。前不久,税务总局等多部门出台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的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和成本。
“我们鼓励金融机构和地方商务部门进行政府、银行和外贸企业的对接,使得银行能克服一些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和外贸企业直接对接,解决一些外贸企业的资金问题,进一步降低外贸企业的成本。”王受文说。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负责人周宇表示,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举措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去年年底以来,一年期和五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降低15个基点和20个基点。今年1至4月,企业贷款利率是4.39%,是有统计记录以来的低位,企业融资贵问题持续得到缓解。
今年4月,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共同出台“金融23条”,包括多项稳外贸金融举措,为受疫情影响的外贸企业提供较为精准的帮扶。推出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等货币政策直达工具,满足包括外贸企业在内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帮助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就要优化创新线上办展模式,打造国别展、专业展、特色展,帮助企业获取更多外贸订单。”王受文说,对中小微企业,更要鼓励他们在境内通过线上与国外客户进行对口洽谈,把他们的产品运到境外进行线下商品展览;还要加强广交会与跨境电商平台等联动互促,智能对接供采,便利企业成交。
“我们鼓励创新、绿色、高附加值产品开拓国际市场,支持医药企业注册认证中西药制剂和生物制品,支持企业开展绿色低碳贸易,支持国外消费者购买中国品牌汽车,支持更多地区开展二手汽车对外出口业务。”王受文说。
发挥好出口信用保险作用,能够帮助外贸企业增强接单信心,稳定发展预期。对此,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指出,要更好地发挥出口信用保险防风险的作用,鼓励信用保险机构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举措,加大对外贸企业风险保障力度。更要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支持,进一步扩大承保覆盖面,继续优化承保和理赔条件,缩短理赔时间,扩大保单融资规模,鼓励银行与出口信保机构加强对接。(记者 鲁元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