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这条被称为“二线”的管理线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更多积极信号。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为便于管理,1982年,在特区和非特区之间用铁丝网修筑了一道管理线,沿线路面用花岗岩石板铺成,路北侧用高达3米的铁丝网隔离。这道线将深圳分为特区内与特区外,俗称“关内”和“关外”。非深圳户籍人员需办理“边防证”,接受广东边防官兵检查后方可通过。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特区管理线发挥了积极作用。当时特区对外实行的一系列税收减免政策,为外商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从而保证了改革开放政策在特区内的顺利实施,既减轻边境一线的压力,也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由“二线”产生的“关内”“关外”之分,却形成了深圳“一市两法”的两重世界:特区内是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特区外则是非城非村的大工地。
一些深圳市民去关外办事,交通往往令人头痛。去的时候,关内的“红的”(红色出租车)师傅不熟悉关外的路况;回来的时候,“绿的”(绿色出租车)又不能进关内,必须打车到关口换上“红的”。这些“红的”“绿的”目前正在被新能源出租车所取代。
2010年,国务院批复深圳经济特区扩大到深圳全市,这直接加快了特区内外一体化的速度。深圳经济特区的面积也由罗湖、福田、南山和盐田四区共300多平方公里,扩大到包括宝安、龙岗等在内的近2000平方公里,深圳正式进入“大特区”时代,原特区关内关外发展差距开始不断缩小。不过,已有的特区管理线暂时保留,不再新设。这意味着政策上的分界线已撤,形式上的障碍仍然存在。
由于相关物理设施依然存在,不仅造成了空间资源浪费,更成为深圳交通的“肠梗塞”,还带来了道路、给排水、污水处理等城市建设的统一规划难题。
近期,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为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结合特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深圳市委全会近期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的目标任务。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智库研究与信息部部长郑宇劼说,深圳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肩负着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探路的使命。从特区建设,到撤销“二线关”,到“全球城市”定位,中国开始摒弃“政策洼地”,核心是打造“制度高地”,释放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