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小微企业发展的难题。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采取减税、定向降准等五项举措,激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专家表示,此次出台的一系列举措有利于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
小微企业若能获得更好的金融服务,可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对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但小微企业盈利较低、风险较高,金融机构在服务小微企业常常有所顾虑。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并非‘死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董希淼说,小微企业发展离不开财政金融支持,需要激励金融机构发力小微业务。
2013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措施,加大差异化政策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强化小微企业融资服务,2017年6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6万亿元,是2012年末的1.95倍,占全部企业贷款的32%。 此次会议决定,在狠抓现有政策落实的同时,采取减税、定向降准等手段,激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
会议决定,从2017年12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将金融机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范围由农户扩大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享受免税的贷款额度上限从单户授信10万元扩大到100万元。同时,将小微企业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的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两项政策优惠期限延长至2020年。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减税的措施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改善其生存环境,从而带动融资的增长。
大型商业银行一直是普惠金融领域的主力军和国家队,今年以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在总行层级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
会议提出,推动国有大型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在基层落地,对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及农户生产经营、创业担保等贷款增量或余额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实施定向降准,并适当给予再贷款支持。
专家表示,对小微企业贷款、三农贷款等达标的商业银行采取差别化监管,实施定向降准,给予再贷款支持,扩大专项金融债券发行规模,有助于商业银行增加资金来源,增强为小微企业服务的能力。
会议还提出,大力支持发展政策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尽快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适度放宽对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申请人有关商业贷款记录的限制条件等。
董希淼表示,这些举措可以优化对于小微企业的风险防控,建立起与小微企业相适应的融资担保、风险处理等机制,打消金融机构后顾之忧,提高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意愿。
专家认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要协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一起发力。此次会议提出的五项措施为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有利于促进创业创新和新动能成长、扩大就业,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