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尽可能‘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努力营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这样一种环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孙梅君23日一席话,受到各方关注。
在当天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孙梅君向大家介绍《支持复工复产十条》和《关于应对疫情影响 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的落实情况。
“复工就是稳就业,复产就是稳经济,复工复产是当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迫切任务,也是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她说,党中央、国务院对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作出了部署,上述两个文件围绕市场主体复工复产的难点、痛点、堵点,推出一系列举措,包括建立绿色通道、实行告知承诺、压缩审批时限、减免费用支出、提供技术帮扶、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
文件发下去,落实怎么样?孙梅君以压缩审批时限举例,过去,疫情防控所需的5类消毒用品原料许可证办个证得30天,现在只需要一天。保障春耕两类化肥产品的许可办证时间,则由过去的10天同样降到了一天。
另外,在前期减免相关费用基础上,市场监管总局要求下属检定、检测机构,对市场主体提供技术服务的收费全部减免50%,对湖北省企业的各类检验费用、检测费用全部免收。对进入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入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程序,与新冠肺炎相关的医用产品,免收注册费用。
当前,我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有8353万户,带动了超过2亿人的就业。应该看到,疫情对个体工商户的冲击相当大,如何进一步为他们纾困解难?孙梅君介绍,除了加大财税、金融、社保、租金减免政策以外,在营商环境方面,还要督促各地落实相关政策措施。
“比如,符合各地复工复产规定的个体工商户,无需批准就可以依法依规开展经营活动。对于从事基本生活保障零售业的个体经营者,依法予以豁免登记,帮助他们进一步拓宽经营活动场所。”她说,还有一条是对个体工商户的年报时间,过去要求每年6月底之前填报,如今延长到今年年底。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是近年来我国政府持续抓的一件大事。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在前一年提升32个名次的基础上,中国2019年又进步15名,升至全球第31位。
在孙梅君看来,企业是稳定就业的主体,只有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够滋养企业成长壮大,企业才有创业创新的热情,才能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从这个意义上讲,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
她表示,下一步还将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高效规范的监管环境、新业态审慎监管的制度环境。
此前,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在大力推进行政许可“一网办理”。孙梅君说,疫情发生以后,市场监管总局又提出了“不见面”办理,范围由过去主要是企业登记注册方面的一些做法,扩大到低风险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许可办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的认定,还有反垄断审查等。
服务要提质增效,监管同样要跟得上节奏。她介绍,针对疫情期间个别不法分子哄抬口罩、熔喷布、额温枪等产品价格,发“国难财”、赚“黑心钱”,市场监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出重拳、下猛手,给予了严厉打击,公布了10批典型案件,形成强大震慑。
不只要“严管”,更要“巧管”,通过“放、管、服”综合施策,同向发力,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她特别提到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开展的“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行动,即“三保”行动。
“50天来,参与‘三保’行动的企业已经有15000多家,涉及很多连锁经营企业,他们的门店有30多万家。”孙梅君说,“三保”行动在保供稳价、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同时,稳住了企业、稳住了岗位、稳住了就业。
政企各司其职、良性互动,才能更好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活力。在孙梅君看来,做到这点,归根结底,还是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