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意见》正式出台,提出到2020年,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将得到明显提升,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将达到95%以上,形成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地图;到2035年,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水平将大幅跃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随着《意见》的出台,未来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将如何发展,有哪些具体措施?为此,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雅鸣接受记者专访,进行权威解读。
刘雅鸣认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公益性突出、科技性专业性强、关联融合度高、支撑作用显著,是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自然灾害的防、抗、救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精准、高效、权威的气象预报预警是综合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刘雅鸣说,着眼于新形势、新要求,气象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中可以充分发挥“六大作用”,即监测预报先导作用、预警发布枢纽作用、风险管理支撑作用、应急救援保障作用、统筹管理职能作用、国际减灾示范作用。
为此,《意见》提出构建新时代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具体由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组织责任体系和法规标准体系等“五大体系”组成。
“当前,气象部门正在大力推动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充分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推进气象与多领域的深度融合。其成果将成为‘五大体系’的重要支撑,广泛惠及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各环节。”刘雅鸣说。
气象监测是基础,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天基、空基、地基三位一体的气象灾害立体监测网。在新时代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下,这张监测网将“越织越细”,实现对重点区域主要气象灾害的智能感知。在智能预报方面,目前气象预报时效已精细到全国0至10天,空间分辨率达5公里,未来将进一步建立从分钟到年的无缝隙、全覆盖、智能化的预报业务,发展基于位置的全球格点化预报。
刘雅鸣介绍,发展基于影响的预报预警是气象部门面向行业、紧贴用户需求迈出的关键一步,也是智慧气象的重要体现。气象部门近年来针对航空、海洋、交通等多领域建立了影响评估模型和基于天气发生概率的风险矩阵,在防灾减灾救灾中已发挥重要作用,未来还将大力发展基于影响的预报预警,为减轻灾害风险打出更多提前量。同时,发展以用户为中心、面向全媒体的智慧气象服务,力争实现按需自动推送服务。
在应对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方面,截至目前,国家级预警平台已实现16个部门76类预警信息的实时收集、共享和快速发布,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85.8%,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时效缩短到5分钟至8分钟。
“我们将聚焦预警信息汇集与发布两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强化部门合作,更加重视新技术、新媒体在预警发布中的应用,努力实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第一声音、权威声音’,切实提升我国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刘雅鸣指出,尤其是重点加强偏远农村、牧区、山区、海区等区域的预警信息传播和接收能力建设,发挥各类应急信息员队伍作用,通过多途径、多手段完善“叫应”机制,努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围绕国家战略任务,推动建设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五大体系”,为人民群众交出令人满意的气象答卷,刘雅鸣表示,下一步,中国气象局将优先发展气象为农服务,坚持重中之重定位,服务现代农业生产,保障乡村绿色发展,助力精准脱贫。
同时,以国家重点城市群为示范,大力实施重点区域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示范计划。在雄安新区筹建新区防灾减灾救灾气象中心,科学规划建设综合探测网络,建立精细化预报预警系统,开展新区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服务。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将建立协同立体观测网和气象云服务协同工作平台,构建城市群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形成气象灾害风险一张图。(记者 郭静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