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十四本纸质书。实在想不出给本书评取一个合适的名字,我想主要原因是本书很难让我有阅读的兴奋感。忍不住要说几句,大凡国内作者写国外历史,最常见的毛病就是缺图。本书尤甚,全书只在最后附录里放了几张模糊不清,不知道翻印了多少次的地图,这些图还只是示意图而非行政区划图或事件图。读历史怎么可以没图呢?想起毛泽东读二十四史就提出要有一个中国历史地图,也由此诞生了了不起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国外关于古代世界也是有很多地图,可惜国内所谓学者偷懒,只喜欢堆积文字,不愿意花一点力气和金钱去弄图。以前做研究时候就常有一句话:上等文章画图,中等做表,下等写字。这一点对不同领域都适用。
拜占庭帝国,其实就是东罗马帝国的另外一个说法,但是又不能完全等同。因为自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到君士坦丁堡(古拜占庭)后,罗马帝国的重心就由罗马转移到君士坦丁堡,也可以认为此时就是拜占庭帝国的开始。实际上,当时仍然是罗马帝国,到了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很长时间,拜占庭帝国仍然自称(以及被东方部族称呼为)罗马人国家。
从君士坦丁王朝到查士丁尼王朝,是帝国最强大的时期,原罗马帝国的大部分领土都还在拜占庭控制之下。然而随着伊斯兰教兴起,阿拉伯帝国形成并扩张,拜占庭失去了传统的北非(特别是埃及)粮仓,以及西班牙和南意大利的土地;斯拉夫人从北方由对帝国不断侵扰,内部派系林立,外戚擅权,蛮族军队首领将皇冠玩弄于股掌之上,基督教分裂,从维系帝国的精神支柱变成内乱因素。换用我们熟悉的话:内无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拜占庭帝国很快就成为风雨飘摇之中的危房。
突厥人进入小亚细亚后,取代了阿拉伯人的统治。拜占庭帝国萎缩到小亚细亚的黑海沿岸、希腊地区以及爱琴海上的一些岛屿。国家已无帝国气象。十字军东征成为拜占庭续命药,却是饮鸩止渴。200多年的十字军战争,初期虽然占领了圣地以及周围不少地方,但拉丁人与希腊人的矛盾(利益冲突和宗教派别差异)实际上摧毁了拜占庭的基石,冲突到极点就是拉丁人占领同样是基督徒的君士坦丁堡,建立拉丁帝国,引狼入室,让拜占庭国家变得支离破碎,最终走上灭亡道路。
拜占庭帝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文明的守护者。君士坦丁堡地跨欧亚大陆,是重要的贸易商道——直至今天,这里还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与经济中心。黑暗中世纪的欧洲人来到这里,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叫花子到了紫禁城,羡慕嫉妒最后就是掠夺和破坏。教堂里的圣物被带回西欧,图书馆里的藏书被烧毁,居民被肆意杀害。欧洲强盗们的烧杀抢掠在信仰的旗帜下都显得高尚起来。
十字军的侵略和几十年的统治,给拜占庭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即使拜占庭复国,也已经衰落到极点。巨大的城市破蔽不堪,人口大量减少,市区出现很多废墟,甚至开始种地。为了筹钱,君士坦丁堡对面的加拉塔被割让给热那亚人做商栈,于是贸易都被外国人垄断,进一步加剧拜占庭的衰落。直到奥斯曼土耳其人来到城下,给了拜占庭最后一击。
1453年,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领十万大军,水路并进,将君士坦丁堡团团围住。而城内仅有几千名士兵,包括雇佣兵和志愿者。匈牙利人乌尔班将自己发明的大炮献给拜占庭皇帝,可惜拜占庭已经穷到没法买下他的成果,于是这项发明被苏丹买下,造出了毁灭君士坦丁堡的巨炮。
非常推荐大家看看《地中海三部曲》中的《1453》(土耳其拍的电影《1453》也很写实,可以对照着看)。君士坦丁堡的最后时刻,充满了英雄主义的悲壮气息。苏丹允诺士兵攻破城市后抢掠三日,但城破之后劫掠了一天,苏丹就下令禁止破坏,因为这将是他的新首都。圣索非亚大教堂改为清真寺,但城内的基督徒并没有被赶尽杀绝,仍然得到新主人的保护——当然,要交额外的保护费。从此君士坦丁堡就慢慢变成现在的伊斯坦布尔。延续千年的拜占庭帝国自此灭亡。
几年前去土耳其旅游,深感那里的文化古迹和文明遗址之丰富。最心心念念的,自然就是这座君士坦丁堡。尽管这里已经伊斯兰化了五百多年,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许多保存完好的拜占庭帝国遗迹。在索菲亚大教堂,阳光从穹顶上的圆窗投射进来,显得庄严而神圣。教堂内拜占庭帝国帝后们的肖像也并没有被破坏,马赛克依然清晰可辨。地下水宫也是一处很不错的景点(在丹布朗的《炼狱》中,这里是最后决战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