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5世纪后半叶的佛罗伦萨人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见证了整个意大利文艺复兴最璀璨、最辉煌,但是转眼就来到“末日”的年代。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挥军侵入教宗国治下的罗马。马基雅维利作为这个短命的共和国外交使节的工作也由此告终。在流放途中,马基雅维利依旧潜心学术,念念不忘重返政坛。他将自己治国的方略建议编写成了《君主论》,献给当时的新统治者,美第奇家族。
书中一开始就很纲领明确地区分国家的政体的类型,即是【君主国】或【共和国】(不是通过世袭继承,而是透过分割、不垄断于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股势力,让这个权力某种程度上拥有一种公共性)。君主国又分【继承得来】和【新创建】。新创建的君主国又细分为靠【实力】与靠【运气】。因此,《君主论》主要针对的是靠运气创造君主国的美第奇家族(凭借西班牙的力量,十多年之后重返佛罗伦萨)。
“一位英明的统治者绝不能够,也不应当遵守信义”。
虽然此时教会的传统权威已经崩解,社会道德沦陷,但此翻言论依然可谓惊世骇俗。《君主论》里给出的缺德建议便是为了确保政权稳定、国家能够存活的最高目的,新任君主必须不择手段,因此守信并不重要。此外,但凡一个君主要干坏事,比如征服一块领土,就需猛烈的将坏事就要一次干完,然后对当地的百姓施与恩惠。而这恩惠一开始要特别吝啬小气,使得老百姓习惯了你的吝啬,忽然得到那么一点小恩小惠,对你就会感恩戴德。一个君主又要像狐狸,又要像狮子,要懂得狐狸一般的机智跟狡诈,要像狮子一样以迅雷之势,去拼命地展现出你凶狠的一面来压服大家。与其让人敬你,不如让人怕你。
如此全然不顾【传统道德、抹杀人性】的建议,使得这本书在历史上恶名昭彰。而对那个年代不再信服天主教权威、但仍然信仰天主的那些普通意大利人而言,这简直是太可怕了。
然而,在《君主论》之后,他又写了另外一本书,推断【只有共和国才能长治久安】,因为君主会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他的目标与人民百姓追求他们的利益最大化之间,必然要有冲突,而这种冲突长此以往,必然会让这个国家覆灭。而在共和国里面,大部分的公民们能够分享国家的荣耀,因此他们在保家卫国的时候,就更有动力。此外,罗马共和的【贵族共和制】(“元老院”,由元老共享政治权力,由他们选出执政官)使得这个国家永远处在一种内在紧张的状态,永远有斗争,永远有派系之间的分别,利益冲突表面化,然后在一个机制之内让它们得到处理,这个国家的政策、政治会不断地改进,越来越健康。
所以,马基雅维利欣赏共和制、强调公民德性的重要,却同时认为君主应该具备的德性不是我们传统所讲的私人美德,而是刚才说的那种必要时要欺诈、要凶狠、要残暴、要不守信诺的德性呢?但无论这两本书有多大的矛盾,从头到尾一以贯之、不变的却是【现实主义的态度】。如今大家认为马基雅维利是【现代政治学之父】,因为他终于摆脱了过去道德伦理的意识形态、神学教诲的限制,找到了【从政治现实出发来看政治】这么一种特殊的论述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