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是2018年李尚龙的新作,这是他送给这个社会的惊喜,也是送给每一个还在成长中的孩子的礼物。
书中主要从当下社会现实入手,着眼于“校园暴力”,“职场暴力”和“网络暴力”。围绕韩晓婷,刘涛等人的经历展开故事情节。从校园到职场再到网络,三个故事,环环相扣。
第一个故事所描写的校园暴力,那不是“纯属虚构”的小说,不是添油加醋的夸大,那是真相,是很多人亲眼目睹或者亲身经历的事实。“韩晓婷”和“刘涛”不是固定的主人公,而是千千万万的“我们”,那些恶语相向,那些行为举止,都不是初闻初见,而是回忆曾经:
那是还是我初二的时候,因为放学值日所以才目睹一场“女生之间的单挑”。说白了就是两个人互扇耳光,看谁扇的更狠。我没有围观,也没有制止,我只是安静的擦黑板,教室最后同学的哄声大笑,清脆响亮的耳光声,是我这辈子无法忘记的“邪恶之音”。
看书的时候我就在想,或许当时有人在韩晓婷受辱之后给她温暖,多年以后就会少一个“魔鬼”出现。所以这个世界的善恶都是相辅相成的,从善作恶,一念之间,不是夸张,只是没有出现让自己改变念头的人和事,以至于未来在仇恨的路上越走越远。
我多庆幸这么多年我一直在爱的教育里行走在阳光下,我喜欢读书,热爱生活,努力学习,用心对待身边的人。我知道黑白,明辨是非,清楚善恶,我没有选择在黑暗的沼泽越陷越深,我行走在阳光下缓步前行。所以我同情多年以后的韩晓婷,她抛却了爱与善,选择让仇恨成为她前进的动力,所以她才能那么成功。她对刘涛的报复,我不做对错的评价。
因为生活总是用残酷的现实逼迫每一个人成长,而逼着一个人去原谅是最丑陋的无理取闹。本来相安无事的彼此却因为一个伤害纠缠一生,然后就是无止境的“冤冤相报”。我们永远没有办法让曾经受伤的人去原谅那个伤害自己的人,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感同身受,说“原谅”总归太过轻巧。
但你可以不去原谅,但不能用自己的方法实施报复,没有谁能代表正义,法律才是,没有人可以滥用暴力,因为社会需要井然有序。法律才是悬挂在每个人头顶的那把剑,因为有所敬畏,社会才有秩序可言。
我并非法律科班出身,法律方面的追本溯源不是我的长项,我只知道,由于未到责任年龄,对于那些没有包含其中的人本意是一种保护,却被有心之人利用,让其成为作恶的开始。邪恶之花从不会因为年龄幼小就拒绝开放。所以我和作者的诉求一样,关于这种暴力,可以立法规范。
对网络暴力也样如此,那些恶语相加的人不是不知道自己所言恶毒,而是因为没有约束,人性的恶就会疯长。作者书中所述的那些情节不是2050年的故事,这就是现在的真相,死于网络暴力的人不在少数,赤裸裸的攻击到了每一个“凶手”的口中都会变成“说几句话又不犯法。”
我们可以去评价,但不能因为一件事我们就让谁去死,就恶语中伤,那和那些作恶之人有何区别?
后来老师上课谈到对这些热点事件的看法,我第一个说的观点就是“立法”。毕竟我们是执法之人,愤怒之余不能忘却理智,如果我们都没有理性,还有谁来明辨这个社会的是非?
书中第三章的主人公是一个警察。因为我的专业总会让我对警察有一种亲近感,也会有一些理解和包容。而作者选择警察来主持正义,是一种信任。这个时代没有侠客,只能让维持正义的警察来终结这些暴力。
之前老师关于审讯犯罪嫌疑人时说过一句话我记忆犹新:“你得让犯罪嫌疑人感受到你宽广的胸怀,你得用爱去感化罪恶。”书中的小柯无疑是一个好的榜样,也是龙哥所说的“能终结伤害的,只能是爱。”最好的写照。
但其实看到最后才明白,主人公不只是警察,是千千万万还有人性与良知,有爱有善,会原谅,懂宽容的人。
走进犯罪,掉进魔窟,泯灭人性的背后,无一例外都是自诩正义。但是,谁都不能代表正义。我们都太容易以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判断他人善恶了。这世界上有黑暗的阴隅,自然就有光明照进的地方。我们可以去批判罪恶,可以去向往光明,不要轻易去挑战底线。
“天使不登台,魔鬼不退场”,我愿意在这里承诺未来,一心有爱,一路向善,一生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