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读到了《真正的慷慨》这本书。读完后我写下了自己的一些感想。
《真正的慷慨》写的是:一场龙卷风袭击了一个小镇,考伯看见报纸上配图文章上给的家庭成员的尺码和家人很接近,所以她决定帮助他们。回到家,考伯向三个孩子们解释他们的困境,让他们把东西捐出来。考伯和两个男孩纷纷把不用的东西捐出来,就在这时,三岁的女儿梅甘抱着她心爱的娃娃走过来,要把它捐出去,她说:“它让我快乐,一定也能让那个小女孩快乐。”受梅甘的启发,我和男孩子们都拿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捐了出去。考伯没想到本想教育孩子的她,却被孩子教育了。
我读了《真正的慷慨》这篇文章后十分惭愧,想起原来捐东西的时候,捐的都是自己已经用不上的东西,我居然还为我做的一切感到光荣,还不如一个三岁的小女孩。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慷慨的人,因为我喜欢送东西给别人。
买了新衣服,穿过几次或根本没穿,不喜欢了就送给表妹。圣诞节、生日聚会收到许多玩具、饰品,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剩下的随手送人。我周围的亲戚、朋友都接受过我的小礼物,他们一定喜欢并感谢我,我以为。
父亲却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这表面上看是慷慨,其实是吝啬。
对此,我不以为然。
有一天,父亲带我去拜访他的上司,过去他们曾是朋友。
上司热情中又多了几分矜持。父亲和他聊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他转身对老伴儿说:“把家里的苹果给他们带点儿。”父亲客气地谢绝,但他们执意要给。回到家,我和父亲把箱子打开,发现里面是一些皱皱巴巴、比鸭蛋大一圈的小苹果。我忍不住大叫:“什么破玩意儿!扔了都没人要!”
“你要永远记住这句话。当你把自己不喜欢、不需要的东西送给别人时,你得到的就是这句话!”我想起以前送给别人的那些穿过的衣服、挑剩的玩具和饰物,当他们回到家打开时,他们也一定说过相同的话。
父亲说:“这些苹果至少告诉我们两个信息:第一,这是别人送的,如果是自己买的就不会放这么久。第二,这是他们吃不了挑剩的,扔了又觉得可惜,就顺便送给我们,想让我们感谢他们,结果却正相反。”
父亲看着我,继续说:“记住,不要把别人当傻瓜。他会和你一样,知道这东西的价值。要么不送,要送就把自己认为最好、最喜欢、最舍不得的东西送给别人。”
父亲当年说的这句话,让我终生受益。现在,我再不随便送东西给别人了。
其实,有时候我们的慷慨只是为了让心灵平静,这些行为对我们来说,并没有一点损失,我们只不过是把不用的东西割裂出来,这的确可以帮助许多人,但是这只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而真正的慷慨莫过于献出自己的一颗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