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从西周到秦朝统一:民心在,国在,民心失,...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这是书语人间为你解读的第378本书

《中国是部金融史》

大家好呀~

今天,灵遥将为你带来一本新书,名字叫做《中国是部金融史》。

毋庸置疑,当代金融学的研究根基是西方经济学,无论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还是用计量经济检验经济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其目的都在于推导出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金融公式」。

殊不知,我国的先人们早在千年前,便已经开始了对金融的探讨,从《史记》里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再到北宋时期高度发达的小商品市场,无疑不是金融在我国蓬勃发展的证据。

因此,这本书里,我们将从西周说起,来一起聊聊各个朝代的金融政策,也希望你能够以史为鉴,对金融多一分领悟~

01.

此朝无钱胜有钱:

我们为什么会想念西周?

在历史的长焦镜头里,金钱永远可以代表了利益,而,所谓的「民心」则不过是给大多数人一个公平赚钱的机会。

现在,我们回到西周。

这是一个混沌的世界,不要说金钱了,连青铜的产量也不大,于是,人们的物资交易主要都是通过「贝壳」来完成的。

但是,对统治者来说,少量的贝壳根本担负不起驾驭天下的责任。那么,在西周,王室对天下的统治是如何安定下来呢?

相信你已经有所耳闻 —— 「封建」,也就是把封地分给周朝子弟或是下属,让这些人永远忠诚皇室。

但是,这样便产生了两个问题:

一方面,王室对封臣的恩惠和影响是边际递减的。王室如果给诸侯臣子的赏赐越多,诸侯和臣子便会越容易拥兵自重,不把王室给放在眼里;

另一方面,封臣对王室的效忠,取决于王室对封臣的影响力。如果有朝一日王室无法以德服人,便会引发诸侯的叛乱。比如,周幽王因为烽火戏诸侯亡了国,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想要稳定起来,单纯地依靠权力是不够的,而是要创造了一个轻摇薄役的环境,让人民自己去创造财富。

于是,到了东周,也就是春秋时期,一个叫做管仲的人站了出来,除了免除了自耕农的徭役,还把公家的田地给分给了自耕农,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了「均田」对形式。

除此以外,管仲提出了「铸币制度」,由官方出面造了一种名字叫做「造邦刀」的钱币,比当时民间「刀币」重1/5。

在春荒、夏荒的时候,管仲便代表国家向农民低价出售粮食,并规定可以用旧的「刀币」购买,而,在秋收时,则用「造邦刀」高价购买农民手中粮食。

这个行为,便是后来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说的「看不见的手」—— 国家的宏观调控。

但是,只靠着调控,依旧是没有办法来给齐桓公捞来油水的,因此,管仲便跟着提出了「官山海」,也就是由政府垄断食盐和铁器的销售,和现在的国家垄断水电气网有异曲同工之妙。

于是,在管仲的帮助下,齐桓公既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收服了民心,也保证了国库的运转和战争的支出,而会在公元前671年成为「春秋霸主」(区别于皇帝,你可以理解为诸侯的「裁判长」,后面会说)自然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在管仲之后,越国也出了一个精通金融学的大佬 —— 范蠡。

在辅佐越王勾践期间,他同样制作了一种「蚁鼻钱」,来高价收购吴国粮食。

结果,仅仅过了9个月,吴王夫差便因为国内的饥荒,率兵向越王发动了战争,后又因为缺乏粮食,防备空虚,亡了国。

如果问西周和春秋的金融史,都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那么,有一个一定是「合作」了。

正所谓「民贵君轻」,国家只有让民众赚到钱,民众才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国家的统治。因此,好的制度一定是能够让国家和民众同时受益的,任何的统治都不能够违背这一点。

你自己如果要做生意也是如此,宁可自己吃点亏,也不能够让你的合作方和下属吃了闷亏。

02.

商鞅变法 vs 吕不韦出任秦相: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经过了春秋诸霸的百年纷争后,华夏历史步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此时,中原大地上仅剩下七家有能力问鼎中原的强势诸侯 —— 齐、楚、燕、赵、韩、卫、秦。这七家诸侯当然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也都知道想要打赢这场战争,最重要的便是人和钱。

于是,这七家诸侯便先后颁布了各项政策,来壮大自己国家的力量了。

这里面,最引人争议的一次变法,便是秦国的「商鞅变法」了。

商鞅变法,相信有不少朋友都在历史课本上有所耳闻,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便是「重农抑商」,虽然饱受历史诟病,也给商鞅本人带来了「车裂」之灾,但是却让秦国的经济凌驾于六国之上。

首先,我们来看「抑商」。

所谓的「抑商」便是通过加重关税,禁绝货币的方式,来把国家产生的财富全部给聚集到国君手里,由国君来统一调配。

接着,我们再来看「重农」。

所谓的「重农」,也不是重视农业,而是说论军功行赏土地,管理农民。具体来说,便是给每一个上过战场的士兵,按照人头来论功行赏,一个人头值50亩地。

在「重农抑商」的里应外合下,整个秦国便被打造成了一个专门为国君服务的战争机器,虽然壮大了秦国的实力,也激起了其他六国的反抗。

于是,在其他六国的联合声讨,和蝗虫天灾后,秦国差点儿就亡了国。

好在这时,秦国又一次迎来了另一个商业大佬 —— 吕不韦

吕不韦出生在卫国的一个商人世家,自己本来便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人。他心知肚明,想要收拾秦国这个烂摊子,一是需要一个听自己话的国君,二是需要很多、很多、很多钱。

于是,他便选中了秦国的质子子楚,让他认了秦王的正室华阳夫人做嫡母,顺带送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姬妾给他。

果不其然,这个子楚才逃回了秦国后,不仅做了秦庄襄王,还和那个美姬生下了未来的秦始皇 —— 嬴政。

好了,皇子有了。

那么,钱又该从哪里来呢?

吕不韦想出的赚钱法子便是「卖官」—— 能够为国家捐献粮食1000石的人,便可以赏爵位一级。

这样的做法,无疑改变了商鞅时期的用脑袋换爵位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秦人发财致富的途径,把秦国从错误的发展轨迹上给扳了回来。

另外,由于自己是商人出身,吕不韦也明白,贸易才是人们互通有无,维持生活的正常手段,禁绝粮食贸易、对贸易抽取重税是非常愚蠢的行为,只会让人们哀声载道,起兵造反。

于是,他便鼓励大力发展商业,写书立传,下令编纂中国农学史上的四篇开篇之作 —— 《上农》《任地》《辩土》和《审时》,完善了新历法《月历》,来向农人宣讲耕田的经验,提醒农民安排农业生产。

这样的盛况一直持续到了嬴政亲政,吕不韦才因为自己的功高盖主,丢了性命。

03.

始皇临天下,

大一统的货币和度量衡

吕不韦的变法为秦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一统天下的条件。

于是,在公元前230 - 前221年,秦嬴政以百万秦国虎狼之师对六国发动了灭国之战。之后,韩、赵、燕、魏、楚、齐先后灭亡,中国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封建集权国家。

在秦始皇一统中国后,嬴政便设立了36个郡,再直接派遣封建官僚前去管理。

但是,秦始皇对做法,无疑是对「分封制度」的挑战,因为「分封制度」的核心是把国土分封给子孙和有功之臣,由各个诸侯来分别制定符合当地情况的政策,国家只在关键时候出面干预。

但是,「郡县制度」则是由国家来统一安排,统一管理,一切为统治者服务。

结果,一场旷日持久的制度之争便在朝堂上拉开了序幕。

正方以淳于越为代表,极力要求恢复周王朝时期的天子做天下共主,土地分封给王室和功臣「分封制度」,反方则以丞相李斯为代表,认为一旦有了分封,诸侯便会独立,皇帝也就成了空壳子。

毫无疑问,丞相李斯的说法颇对始皇帝嬴政的胃口,于是,他在嬴政的支持下,便展开了「焚书议」,旨在建立起绝对服从于一人管理的封建官僚制度,颠覆了沿用了近千年的「分封制度」。

后来,再加上秦始皇对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以及对货币的统一铸造,国家的权力更是集中到了秦始皇一人手里,一切的做法都是为了满足皇帝个人的私欲。

于是,在传到了秦二世时期,这个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帝国,终于支撑不下去了……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纵观先秦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秦朝以前,人们的社会关系是「封君 - 封臣」的关系,大家靠着血脉相连,一起耕种,一起生活,相安无事。

但是,商鞅变法开始,历史的走向便悄然发生着改变。

秦国走上了一条强权治国的道路上,大笔大笔的财富开始向君主聚集,等级悬殊差距越来越大,君主和百姓的关系也最终演变成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虽然,秦朝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有过举兵反对强权的做法,但是,每一个上位者都延续了上一代的做法,推进了封建化和集权制度的进程,直到新中国的成立。

明天,我们将来看看,有了秦朝中央集权的先例后,后面的朝代又是如何看待这个现象,以及如何制定相关政策的。

敬请期待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民心  民心词条  秦朝  秦朝词条  周到  周到词条  统一  统一词条  
笔记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

1、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展开)

笔记

 《夏洛的网》读书笔记

夏洛的网主要内容100字(一)蜘蛛夏洛在它的网上织出被人们看作神奇的文字,多次拯救小猪威尔伯,没让威尔伯进入杀猪磨坊,让威尔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看到了冬天的雪,...(展开)

笔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在烈火中成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600字:“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呢?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