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不会提问题,读再多书也过不好这一生
1/5
如何让一次阅读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人生就是这么戏剧化,一次偶然的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
十年前,我看了一本另类科学史的书——《万物简史》,并推荐给了一个朋友。前几天,这位朋友无意说起这本书其中的一章改变了他的人生信念。
我很好奇,周末在家把这章重新看了一遍,回想当年自己看到这一章的感受。
常常有读者大人问我,怎么读书才能更有效,才能改变思维,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更牛逼的人?
我的答案是,一次提升自我的阅读一定包括两个部分——解决了一个问题,引发了无数问题。
一次偶然的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并非是这本书本身有多震撼,而是因为它把你之前和之后的知识与思考串了起来。
今天,我就以《万物简史》的第22章为例,分享一个“问题式读书”的经验。
2/5
比书单重要一万倍的阅读方法
先介绍一下比尔布莱森所著的科普类图书《万物简史》,这本书的特点是用八卦的方式讲科学史,以科学家的八卦为主,其中也不乏严谨的科学思维,特别是全书都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气质,第22章“多灾多难的生命进程”属于偏认识论的观点,提供给我们一个看问题的角度,而不是生物知识:
作为人类,我们往往觉得生命必须有个目的。我们有计划,有志向,有欲望。我们想要不断利用赋予我们的整个令人陶醉的生命。但是,生命对于地衣来说是什么?它的生存冲动、活着的欲望和我们一样强烈——有可能更加强烈。要是我被告知,我不得不当几十年林中岩石上的地衣,我认为我会失去继续活下去的愿望。地衣不会。实际上像所有生物一样,它们蒙受苦难,忍受侮辱,只是为了多活一会儿。
地球上的生命有着另一个极其相似的特点:生命会灭绝。而且相当经常。尽管物种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聚集起来保存自己,但它们经常崩溃和死亡。它们变得越复杂,好像灭绝得越快。为什么那么多生命没有雄心壮志,这也许是一个原因。
今天人类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特定的家族从来没有中断过——在10亿个有可能把我们从历史上抹掉的关键时刻一次也没有中断过。
——《万物简史》第22章
大部分读者读完一本好书后,都有一种“学到知识”“get到重点”的幻觉,作者写的越通俗,这种幻觉越强烈。为什么说是幻觉呢?因为仅仅“读懂一段内容”,你付出的心智活动相当有限,收获自然也有限。
读懂一段内容,是阅读的暂停,也是学习的开始——甚至不是开始,真正的开始是你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这一段内容提供了什么新观点/新方法/新知识?
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本书的作者实在是贴心,甚至直接给出了三点结论:
生命想存在;
生命并不总是想大有作为;
生命不时灭绝。
好了,总结完了,甚至还可以画个思维导图,学习结束了吗?
不,问题的真正意义不是答案,而是由此引出的第二个问题:它跟我们过去的什么已知观念/方法/知识有联系与区别?
很多人认为物种进化就是从低等生物发展为高等生物,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人这种复杂的动物。而这一章打破了这个错觉,因为生命的目的就是多活一会儿,所以进化也没有方向,只要是能多活一会儿的方向,就是好方向。
再接下来,你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底哪一种观点更有道理呢?或者说,这两种看法各自的适应范围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本次阅读你可能解决不了,但它给了你一个方向,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你可以主动搜索,也可以把问题放在脑子里,等待下一次阅读的激活。
接下来,才是阅读的核心环节。
3/5
问题的第一个方向
通常“提问题”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从理论到理论”,另一个是“从理论到现实”。
如果《万物简史》的这一章,激发了你的兴趣,想知道进化到底有没有方向,那么,沿着这个问题找,你早晚会读到一本书——理查德 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
这本书实际上解答了上一节的那个问题,进化的方向的确不是“从简单到复杂”,人的出现只是一个偶然;但进化也不是“生命体为了生存”。
进化是群体的选择,而生存是个体的目的,这两者之间常常是冲突的,“母爱”是对于人类群体是有利的,但“母爱”对于母亲这个个体却是危险的,不管是生孩子,还是养育孩子。
这个冲突是如何解决的呢?以前我们把母爱看成是一种无私而崇高的东西,但《自私的基因》认为,这是人被自己的基因“操纵”了,
生命体是基因创造的生存机器,生命短暂,基因不朽。
基因颗粒性的另一个方面是,它不会衰老,即使是活了100万年的基因也不会比它仅活了100年更有可能死去。它一代一代地从一个个体转到另一个个体,用它自己的方式和为了它自己的目的,操纵着一个又一个的个体;它在一代接一代的个体陷入衰老死亡之前抛弃这些将要死亡的个体。 (《自私的基因》)
这就是“从理论到理论”,理论之间的相互对比,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找到它们的继承关系,发现他们之间的区别,以及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
如果你的思考方式偏感性,学习方式偏经验主义,也可以“从理论到现实再回到理论”。
日本科幻作家濑名秀明写过一本科幻恐怖小说《寄生前夜》,把“基因容器”的概念具像化,把“基因控制人体,将其作为自我复制的工具”的过程变成“线粒体叛变”这个小说情节,还纠正了道金斯对基因的错误认知,借用了“线粒体共生起源”这个更科学的概念。
如果你还感兴趣,想知道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对现代人的某些行为的影响,沿着这个问题,你会看到《进化心理学》。
一本书在解决了一个问题后,又会带来N多的问题,只要你感兴趣,在这些问题的指引下,你会渐渐建立这个大方向的知识框架,有了这个框架,你可以更有效率的处理相关领域的信息,也可以将其中的逻辑“工具化”,去解决其他领域的问题。
这个《进化心理学》又被很多情感分析专家拿来做分析工具,有人借用了其中的“亲子不确定性”理论,将其变成“如何利用男人的本能,控制男人对自己进行亲职投资”,这就是 “从理论到理论又回到现实生活”的方法。
当然,大部分人都不会深入研究进化论,那好,我们还是回到起点,回到“生命想存在;生命并不总是想大有作为”上,这一次,我们把问题“链接”到一些实用主义的方法论上。
4/5
问题的第二个方向
前面说了,在进化的方向上,有两种策略:
第一种是“防御策略”,是古菌一类最古老的生命形态,保持最简单的身体结构不变化,因为结构越简单,能适合的环境也越多;
另一种是“竞争策略”,采用不停进化的策略,让自己越来越复杂,虽然越复杂越脆弱,但复杂也代表基因突变可选择的方向大大增加,也就大大增加了适应新环境的可能。
理论就到此为止,这两个策略让我们想到了什么呢?回到我的老本行——职场生存策略也有两种:
第一种我称之为“绝地求生策略”,在那些惨烈的、高淘汰的生存环境中,你首先要考虑安全问题。因为不管你之前赢了多次,一旦损失,就全盘皆输。
最典型的就是“办公室政治”,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防守”,这种策略对应着进化中的“防御策略”。
第二种我称之为“彩票策略”:在一般程度的竞争中,别怕犯错,最重要的是争取机会。为什么叫“彩票策略”呢?彩票中彩的概率虽小,但好在2元一注,损失是固定的,所以不如放手一博。
重复犯错误可以算一种独特的生存策略,选择收益最高的错误,重复犯几次,找到控制风险的方法。
什么样的竞争算是“一般程度”呢?
很多读者很好奇,为什么我能把两种不相关的事件扯在一起呢?这就是一种“框架思维”方式,要求你凡事别太在意表象,都要多想想它的内在规律。
这种思维方式还能帮助我们理解那些比较抽象的书 。比如《孙子兵法》,偏军事哲学,很枯燥,如果你带着一些问题,看法就不一样。比如“竞争策略”和“防御策略”,书中处处可见: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在职场上,你首先要立于不败之地,至于会不会赢,这就取决对手会不会犯错误。
有人觉得《孙子兵法》太含糊,到底怎么判断“可胜”和“不可胜”呢?沿着这个问题,我们找到了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解释我们何时喜欢冒险,何时喜欢保守的理论。
保守策略:在“确定的收益”和“有风险的亏损”之间,做一个选择,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收益”。例子就是考试时,要把容易的题拿到手,剩下的时间再攻克难题。
冒险策略:在“确定的损失”和“有风险的利益”之间,做一个选择,多数人会选择“冒险赌一把”,例子就是买彩票。
这就是说,我们平时的直觉方向是对的,但在做决策时,判断因素太多太复杂时,需要缩减成“确定因素的量”和“不确定因素的概率”这两项,再估算其中的利益得失。
我们的阅读视野还可以扩展到历史领域——吴思的《血酬定理》,看看人们如何计算暴力的收益与风险,在“民”、“盗”、“官”这三种角色中转换,看看应该如何给“权力”、“暴力”、“忍耐力”定价。
有人说,读经典的好处是你每次读都有新发现,其实这个新发现正是原来的知识和你在这段时间的新认识,发生了新联系。
沿着“这两种进化策略”,我们还可以看到“尼采”和“叔本华”的对立;理解这个问题,也可以帮助你理解古典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
如果我们把兴趣点集中在“个体选择与群体选择的矛盾”上,有社会学的经典名著《乌合之众》,还有博弈论中的“进化稳定策略”。
我们还能在这一段内容中思考“自由意志是否只是幻觉”这个命题,这也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永恒的大命题,还是现在科幻小说和电影的常见主题,或者能帮助你理解《失控》《创新者的尴尬》《哥德尔、艾舍尔、巴赫》等经典著作。
5/5
阅读没不会提问题,读再多书也过不好这一生
如果给一个认识上的进步打100分的话,那么,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找到答案顶多只能得10分——因为只要有一个问题,你总能找到答案,只要你有足够的好奇,也不懒。
所以,提出一个新问题=90分,但这并不容易。我总结了“提出一个好问题的几个方法”:
1、最常见的方法:找到让你困惑的地方,总结成几个问题。
2、找到那个让你惊叹的地方,想一想它为什么让你惊叹?
3、找到与以往知识冲突(或印证)的地方,思考谁更有道理(或有什么不同),或者想一想,如何让它们各自成立的条件
4、它有没有可能在你的生活或工作中被“工具化”?
5、如果它是一个观点,找到这个观点成立的前提;如果它是一个知识点,找到这个知识点的边界;
最后两种是我最经常用的:
6、如果你实在找不出问题,可以“输出学习法”——用这个知识或观点去知乎上回答几个问题,80%的情况下,你会发现那些看似完美的逻辑,中间还是有问题的,或者是你的理解偏差,或者是一个你尚未掌握的新领域。
方法肯定不止这七种,重要的是不要做“伸手党”,别在意答案本身,答案没那么重要,甚至很多问题没有答案,重要的是沿着问题寻找“新大陆”的过程。
答案只对问题有用,只有过程才是对你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