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最初的朝霞和最后的晚霞
文/晏凌羊
1:
金庸小说人物中,有很多亦正亦邪的人物,《倚天屠龙记》里的谢逊绝对可以算一个。
黄药师虽然号称是“黄老邪”,也曾经做过很多任性的事儿,但他的任性主要是“窝里横”。
比如,陈玄风、梅超风偷走半卷师娘默写下来的《九阴真经》,他就迁怒于其他徒弟,把他们的脚筋都挑断,赶出桃花岛。
整体而言,黄老邪任性归任性,但他依然算是一个正派人物,从来不滥杀无辜。被抓到桃花岛上做哑仆的人,也不是无辜的人,大多是鸡鸣狗盗、偷奸耍滑、十恶不赦之辈。
黄药师平生没受到过什么冷遇,在小说中一出场就武功盖世、才情无双,还拥有大批房地产。最令他恼羞成怒的事儿,不过就是徒弟偷东西、老婆死。老婆的主要死因,也是因为身体太差。明明扛不住风霜,偏要逞强,非要再去默写《九阴真经》。至于徒弟偷东西,顶多只能算是一个诱因而已。
相比之下,谢逊就惨多了,因为他有一个武功强于他的师父:成昆。
在成昆没有“变态”之前,谢逊的日子是过得挺爽的。他是明教的四大法王之一,江湖人称“金毛狮王”。在明教中,他的地位虽然不如杨逍、范遥这两个光明左右使,但他却很受教主阳顶天的重用。
金花婆婆年轻时名叫黛绮丝,那时她的性情是何等的刚烈孤傲。当年,她誓死追随爱情,要跟向明教下战书的韩千叶结合,可只有阳顶天和谢逊支持她。这一点,金花婆婆记了一辈子。
再次遇到谢逊,她说:
“昔年光明顶上,只有阳教主和你谢三哥,我才瞧着顺眼。做妹子的嫁了银叶先生,唯有你们二人,没怪我所托非人。”谢逊也说:“韩大哥虽非本教中人,却也英雄了得。众兄弟力持异议,未免胸襟窄了。”
在很多事情上,谢逊坚持的想法、路线、方针,和阳顶天是一致的。阳顶天在遗书中提到,由重获圣火令者为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并由谢逊暂摄副教主之位,处分明教重务。
阳顶天知道谢逊是自己的情敌成昆的徒弟,还要做此安排,说明他对谢逊的人品、能力都足够信任。杨逍性格太过孤傲,不善团结人;范遥有点“闷葫芦”,行事不按套路出牌;明教除谢逊外的其他三大法王(紫衫龙王·黛绮丝、白眉鹰王·殷天正、青翼蝠王·韦一笑)一个比一个有个性,难以服众。唯有谢逊性格最圆融,心胸气度最宽,能把所有人团结到一块。
只可惜,成昆为了一己私欲,为了达到摧毁明教的目的,竟杀害了谢逊全家,连襁褓中的婴儿都没放过,引得谢逊价值观、信仰全面崩塌,心性大变,秒变“杀人魔王”。
家庭发生惨剧那一年,谢逊也不过就是二十七八岁。前一天,他还是明教威风凛凛的四大法王之一,在教中威望甚高;后一天,他家里发生灭门惨案,除了他自己之外,无一人得以存活。
成昆、阳顶天、阳夫人那场乱七八糟的三角恋,跟他有什么关系呢?成昆和阳顶天就是斗得你死我活,又关他什么事呢?他甚至都没啥权力欲,最大的梦想不过就是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而已。
岂料,一夜之间,他最看重的家人全部惨死,而杀人凶手竟是他最敬重、最信任的师父,你让他如何能承受?
成昆躲了起来,谢逊就大杀四方并在墙上留下“杀人者混元霹雳手成昆”,想要把成昆给找出来。结果,后来武林中人发现杀人的并非成昆而是谢逊,于是,各门各派就把这笔账算在明教的头上。
少林寺的空见神僧为了化解这场仇怨,找到谢逊,甘愿挨他十三记七伤拳,结果却死在了谢逊拳下。此时的谢逊,大受触动,已经有了忏悔之心。
后来,谢逊在得知屠龙刀落到天鹰教手里的消息后赶到王盘山,将屠龙刀抢到手中,试图参破屠龙刀里的秘密,伺机报仇雪恨。
就这样,谢逊不仅因为滥杀无辜成为全江湖人的仇敌,又因为手持屠龙刀成为了全江湖人追踪的对象。
我们甚至有理由怀疑,这一切都是成昆设下的圈套。成昆太了解这个徒弟了,不管是谢逊的武功还是性情,他都了如指掌。
成昆这辈子最爱的女人便是阳顶天的老婆阳夫人,不料阳夫人却嫁给了阳顶天,两人情不自禁,经常在明教密道相会,终被阳顶天发现。
阳顶天走火入魔而死,阳夫人则又羞又悲,自刎殉夫。阳夫人死后,成昆就变成了一个变态。他的复仇方式,就是要把阳顶天辛辛苦苦支撑的明教毁灭。为此,他不惜精心筹划多年,还把徒弟谢逊也变成了自己复仇的一步棋子。
成昆为何会奸杀谢逊的妻子?他很爱好色么?不是。
以他对阳夫人的痴情,恐怕这辈子他没法跟第二个女人媾和。他那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激起谢逊的愤怒。为了能复仇,勉强自己去强奸一个自己并不真想强奸的人,成昆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被愤怒冲昏头脑的谢逊,一路滥杀无辜,随后去到了冰火岛。张无忌出生时的啼哭,再次唤醒了他的人性(第一次则是空见大师的死)、父性。他的心终于开始变柔软,再之后,他终于慢慢变回一个情绪有波动但整体上不再滥杀无辜的正常人。
金花婆婆找到他,为让他交出屠龙刀,骗他张无忌有难。谢逊说:“你不肯为我探访无忌,那也由你;谢逊唯有重入江湖,再闹个天翻地覆。”
后一次,他重出江湖,更大的动因不再是因为要报仇雪恨,而是挂念“无忌孩儿”。
2:
看《倚天屠龙记》一书,我时常会因为谢逊对张无忌的感情而触动。
张无忌有张翠山这个亲生父亲,但后来还是认了谢逊为“义父”,一开始只是殷素素为防止谢逊再次发狂,伤害到自己亲儿子,可谢逊后来却认真了,还把父亲这个角色当得特别认真。
按理来说,殷素素刺瞎了他的眼睛,可能会让他记恨于心,但此时的谢逊,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杀人如麻的魔头。他一点点从过去那个狭隘逼仄的世界中走了出来,心量也慢慢变大了。眼睛瞎了之后,他反而学会了用“心”去看世界。
在冰火岛上,张无忌学到的“硬核”功夫口诀,大多数是谢逊教给他的。张无忌后来之所以能为义父屡次闯入险窟,甚至不惜在大喜之日逃婚,也是因为对义父情深义重。这些情义,基本上也都是在冰火岛那几年培养起来的。
张翠山这个父亲,实际上是当得不大称职的。
他是个大侠,非常正直的大侠,却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家庭事业难以兼顾,名声私利不能独占,他想替妻子向三哥及龙门镖局惨案谢罪,也想替义兄金毛狮王向曾受其害的武林人士赎罪,他不想连累武当,又想保护所有自己爱的人。
他杀不了殷素素,又被逼到那个份上,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自刎,让张无忌成为“没爹的孩子”。只是,他没想到殷素素也会跟着他殉情,让张无忌彻底成为了一个孤儿。
张翠山、殷素素和张无忌一家三口离开冰火岛时,谢逊曾对张翠山有过一段临别赠言:
“你心地仁厚,原该福泽无尽,但于是非善恶之际太过固执,你一切小心。无忌胸襟宽广,看来日后行事处世,比你圆通随和得多。五妹虽是女子,却不会吃人的亏。我所担心的,反倒是你。”
你看,谢逊看人还是准的。跟这一家三口朝夕相处那么多年,他摸透了每个人的性格,知道张无忌的性情随和圆融,能原谅一切,而张翠山却连自己都原谅不了。
张翠山死后,张无忌就把谢逊当成了自己的“替代父亲”。每一次义父有难,他就什么也顾不得了,说什么也要救回他。在整部《倚天屠龙记》中,能让张无忌如此牵肠挂肚的,不是赵敏,而是“义父”。
金庸小说中,这样“不是亲父子却胜似亲父子”的父子关系只此一例。
谢逊的儿子死了,他把自己儿子的名字给了张无忌;张无忌的父亲死了,他把对父亲的感情都给了谢逊。两者之间的感情,早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你抚育我长大,等你老了我就孝敬你”,而是发自肺腑的互相牵挂,是人间至情。
谢逊的下半生,是一个回归人性、偿还血债、迷途知返的半生。皈依佛门之后,他的人生也达成了圆满。
青少年时期,他是有血有肉、心性纯钢的正常人,走的是“人”道;全家惨遭灭门后,他成为了杀人魔鬼,堕入魔道;杀死空见大师、收了张无忌做义子之后,他迷途知返,人性复苏;大仇得报,追回心中公义之后,他看破尘世,自废武功,出家为僧。
至此,他终于与自己、与过去和解,也看淡了未来,看淡了生死。
金庸每次写到这种曾经堕入魔道但还有得救的人,总喜欢给他们安排一个出家“得大解脱”的结局。萧远山如此,慕容博如此,甚至连裘千仞也是如此。
这是金庸先生的慈悲。
对于张无忌来说,曾经杀人如麻的“义父”最后有这样的结局,心里大概也会觉得快慰。
此后,即便与谢逊有过血海深仇的人,大概率上也不会再找他的麻烦,一方面是大家都知道他是拥有盖世武功的明教前教主张无忌的义父;另一方面,他早已自废武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谁要再来找他寻仇,反而显得有违道义了。
张无忌退隐之后,估计时不时也会带着赵敏、孩儿们去少林寺偷望下那个叫了他二十几年“无忌孩儿”的“僧人”。毕竟,那个曾经威震江湖、人人喊打的谢逊,才是他一生之中最初的朝霞和最后的晚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