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彼得·C.布朗《认知天性》的这本书,让我们看清了以往的学习误区,提出了“后刻意练习”的概念,并总结了很多学霸也说不出来的学习方法。不管你现在是一个准备考试的孩子,还是一个苦于提高班级成绩的老师,又或许你只是一个想提升自我的职场人,你都可以在本书中认清学习的本质,找到有效的学习法。这本《认知天性》是由国外11位认知心理学家耗费10年心血总结出的人类普遍学习规律,打破原有的学习误区,获取复杂时代最有利于大脑的简单学习方法。如果你还在沿用传统的记笔记,划线,背十遍,抄十遍的土办法?请停下“看起来很努力的”行为,和我一起读读《认知天性》这本书,一定会带给前所未有的体验。
精 华 内 容
一, 认清学习的本来面目
第一、心智模型
我们对自己的知识感到自信是一回事,把对知识的熟练掌握表现出来,又是另一回事,即在学习某种技能的时候,让它最后能够成为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本能操作,这才是有价值的学习,形成这种条件反射的过程就是打造心智模型的过程。从新知识中提取关键概念,并把这些概念组织成为一个心智模型,同时把这种模型和已知联系起来,能够做到这些,才算学会了一门知识或是掌握了某项技能。
第二,那些看起来很努力的学习方法
反复阅读,认真做笔记,数十遍 的抄写背诵等填鸭式的学习方式让人产生已经记住了的错觉,但实际上这种记忆无法持久,只是浪费时间而已,重复阅读基本没有效果,但孩子还是会继续使用这个方法,那是因为大脑里的元认知占了上风。所谓元认知就是我们自己对知识掌握的判断,在重复中误以为自己掌握。例如:这一点在学校“填鸭式”的教学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孩子们认真地记笔记,用荧光笔画了各种各样漂亮的线,然后站在墙角一遍又一遍地背诵或者在深夜里一遍又一遍地抄写。如果有人站在旁边看的话,他一定会说:“这孩子可真努力啊!”
第三,知识链与记忆结
上完一堂课,看完一本书,你有没有试着闭着眼睛,合起书本回顾下所学的知识,复述下书本内容,在接触新知识时,你有没试着把他们和已知联系起来,或者找找书本外的例子,如果答案是没有,那么对不起,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的样子。如果你向上面这样做了,你会发现这是把我们的大脑比作一条链子,把知识比作一颗颗的串珠,那么学习的过程就是往细链上串珠,却任由他们从链条的另一端掉落,那么怎么才能让串珠留在上面呢,答案是打一个结。为自己的知识链打上记忆的结,你需要检索。检索就是主动回忆某个事情的过程,最好的检索就是考试。尽量地多主动去检索,记忆就会得到强化。而考试是提升学习效果的最好方式,检索不需要高科技,却对孩子们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很多人都反感检索,因为检索是对大脑的审判和挑战,这无疑会带来痛苦,但学习越轻松效果越不好,只有耗费心血的学习才是深层次的,效果更持久。
第四,书中分析的学习三个步骤
1)编码,看着演练的过程不用笔记本记录,通过大脑把感知的东西转化成化学与生物形式的信息,形成一种心理表征,这个过程叫编码。大脑中的这些心理表征书中称谓记忆痕迹,它们就像是我们记在笔记本上的几句话,只是短期记忆。
2)巩固,简单来说就是重复练习,得到纠正,然后再练习,这个过程都是在短期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不花费太多的脑力。前面提到的“看起来很努力”的学习行为,其实都止步于巩固,而没有继续到第三个步骤--检索。
3)检索,把短期记忆巩固成长期记忆,就必须把练习做扎实,同时不断地自我监测,逼迫我们把所有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行成一个“检索线”,最终形成心智模型。
二、“后刻意练习”的时代来了。
第一,频繁的集中练习只会产生短期记忆,对于长期记忆以及真正掌握某项技能来说无益。举个案例,训练两组投沙包的学员,一组一直站在三英尺的位置集中练习,另一组从来不投三英尺的位置,而是先练习投两英尺,再练习投四英尺,如此交替进行。12周过后,另一组的成绩远远高于前组。
第二,间隔练习有奇效。作者在研究了刻意练习之后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有间隔地练习有奇效。
第三,穿插不同内容的练习有助于长期记忆。在练习中插入两个以上的主题和技能,也是一种胜过集中练习的方法。举个案例,老师教两组大学生计算4种几何体的体积,一组按照几何体的类目编排,如先解椭球体,再解锥球体以此类推,另一组的类型是将所有球体混合穿插。一开始,第一组解题正确率89%,第二组60%。然而奇迹出现在一周的测试上,按照同一类解题的学生正确率只有20%,穿插练习的学生正确率63%,把问题的不同类型混搭起来,在最初的学习阶段会产生一点阻碍,学习效果来得慢,但从掌握知识和长期记忆上看,穿插练习比集中练习效果好,这种方法让最终的测验成绩提高了惊人的215%。
三, 好好学习的心理学规律。
第一,欲求新知,先忘旧事,遗忘掉已经成为心智模型的检索线,而不是彻底删除,暂时存放在潜意识中,用新知识替换掉旧知识。
第二,越容易想起,越容易被忘记,意思就是一件事你忘记的越多,重新学习就更为有效,能更好地形成永久记忆。
第三, 给学习者的五条建议:
1)学会巩固记忆
2)打造自己的心智模型
3)学会举一反三
4)学会构建概念
5)注重学习迁移
第四,良性干扰能提升学习效果,比如阅读一篇排版字迹模糊,单词缺少字母等的文章要比阅读一篇正常排版的文章速度慢,干扰了学习的流畅性,但记忆会更牢固。
第五,合意困难VS难得要死,在别人教你答案之前,先尝试自己解答问题,这样效果会更好,哪怕会犯下错误。
四, 打造自己的心智模型。
第一,小心大脑中的系统一。《思考,快与慢》中提到的系统一是无意识的,直觉式的,瞬发式的,它会调用我们的感觉与记忆,在一瞬间评估形势。系统二十有意识的,参与逻辑和理性的分析。
第二, 学习时要避免“记忆扭曲”,对于一件事我们通常只会记住对于自己情感影响最大的因素,剩余的细节则有自己填补。
第三,用实践和测验评估自己,测试是最好的自我检索方式,和专长互补的人组成团队,可以帮助校准自己对已知和未知的感觉。日常练习尽量模拟真实环境。
第四,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技巧,找到自己的记忆诀窍对日后的检索有很大的帮助。
第五,智商和智商测试,智商分为三类:分析性,创新性,实践性。但智商是会变化的。
五、 怎样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第一,终身学习对大脑有益,大脑整合记忆的区域--海马体,会通过学习产生新的神经元。
第二,影响学习的几个因素,教育文化营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基因仅决定了一个孩子的求知欲更旺盛一些。
第三, 如何放大你的智力
1)抱有成长心态
2)学习的执行力
3)向专家一样思考,自律,严谨,加强自我锻炼,树立目标。
最后给学生和爱学习者的建议:
1)要练习从记忆中检索新知识,不要总是一遍一遍地重复阅读,要多用回忆来挑战自己。
2)有间隔地安排检索练习,学习某些知识后,过一段时间再做测试,给出一定的间隔。
3)穿插安排不同类型的问题,比如各项科目穿插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