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读书这件小事 2019-03-11 15:13
有人说,婴幼儿时期对大脑的改造才有效,成年后再想改造大脑,作用就是微乎其微了。
事实真的如此吗?大脑也像我们的骨骼一样,成年后就会停止生长吗?
答案是否定的。根据脑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人的大脑潜力无限,不管是少年、成年还是老年时期,都可以对大脑进行改造,让我们变得更聪明。
那这种改造大脑的做法会不会很困难呢?从日本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撰写的《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一书中可知,坚持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就是改造大脑最简单、最实用、也最长效的方法。
茂木健一郎不仅是日本著名的脑科学家和脑科学创意经济的领跑者,也是日本脑科学应用的第一人。他毕业于东京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剑桥大学,专门研究以“主观感觉”为关键词的大脑与心的关系,已经出版了好几本脑科学方面的著作,包括《创意脑》《大脑活用学习法》《大脑活用工作术》等。
在《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这本书里,作者认为对比影视、音乐等形式来说,书籍的信息浓缩度最高,因为语言是人脑信息表达中最浓缩的部分,同时对比网络的“快餐式阅读”来说,书籍的出版通过层层审核把关,具有更精巧和优质的语言结构,所以读书可以更好地磨练语言能力,让人更深入地了解人类自身和世界的发展与变化,从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读书和不读书之间,是质的差别,将造成大脑决定性的差异。
这些道理听起来浅显易懂,但关键点在于如何阅读,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才能更好地改造我们的大脑。
下面我就把这本书最精华的内容与大家一起分享。
正确选择阅读的书籍
关于如何选择书籍,作者茂木健一郎提出了两点建议。
一是阅读各个领域“世界冠军”级别的书。
“世界冠军”级别的书指的是世代流传的经典著作。比如,文学领域首推我国四大名著,科学领域推荐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等。
为什么要选择阅读“世界冠军”级别的书呢?
首先是因为这些著作的作家本身具有高水平的文化素养,有些甚至是文化素养之王,他们笔下的作品凝聚了最深刻的思想,当我们阅读这些作品,就相当于在跟“绝世高手”过招。
试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机会能跟一位国学大师对话呢?唯一方法就是阅读他们作品。
这些优秀作家把他们的天才、灵感、人生感悟都凝聚在文字中,并通过冥思苦想、多次筛选和修改才出版成书,其中花费的心血是无法计算的,但我们只要花很少的钱就可以将这些书籍据为己有,然后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充分调动自己的大脑去理解书中的含义。比起阅读那些快餐式的网络小说或八卦新闻来说,当然更能锻炼语言能力和思考能力。
其次,因为我们活在当下,在阅读古代经典作品的时候,可以用我们现代的背景去解读书籍的思想。
比如,我们在阅读《西游记》的时候,结合我们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会得到“有后台的妖怪都被接走了,没后台的被一棒子打死了”这种充满了寓意的结论。或者猜想一下,如果作家吴承恩来到我们现在的世界,会怎么写《西游记》呢?这种结合现代背景思考作品的解读法,能让我们获得极大的阅读乐趣,大脑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二是阅读那些能够成为聊天话题的书。茂木健一郎认为,判断一本书好不好的的标准是你“会不会想要谈论此书”。你试着回想一下曾经读过的书,有哪些是你愿意拿出来跟大家聊聊的?哪些既是你愿意讲出来、别人也愿意听的书?
比如《红楼梦》,从曹雪芹的手抄稿开始,就是社会上的“热门话题”。直到现在,仍然占据着文学作品话题榜的冠军,还专门成立有“红学会”等组织。两百多年过去了,人们还在热烈讨论着“黛玉和宝钗谁更好”“秦可卿是怎么死的”“宝玉最后的结局是什么”等话题。
在脑科学家看来,聊天的能力是只有人类才具有的“绝对智慧”,其他物种和人工智能都无法比拟。脑科学家们也做过相关的测试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在智力竞赛中,比如围棋,已经可以战胜人类,但是在“聊天”这项技能的掌握上,人工智能的表现就完全是“鸡同鸭讲”。
为什么?因为“聊天”这项活动,是绝对没有标准答案的。人们聊天大多数时候纯粹只是为了“开心”,里面的决定因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比如,当我们想跟朋友分享一本书的内容时,并不会把书的字面内容原原本本讲出来,而会把阅读时产生的“感觉”用我们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出来。这种“感觉”是人工智能永远学不会的。
会聊天的人,往往都是“胸中有墨水”的人,每个人都喜欢跟有内涵的人聊天交流。而分享读过的书,就是一种让聊天变得更有内涵的方法。
那么,如果我们想更好地分享一本书,就得积累大量的阅读,从中锤炼自己的语言能力,强化自己的理解能力,以及捕捉那种微妙的“读后感”,这些都是对大脑很好的锻炼方式。因此,一本能激发你去谈论它的书,就是一本值得你阅读的好书。
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
懂得怎么选择书籍之后,要掌握的就是怎么阅读书籍,方法正确,才能让阅读效果更好。
对此,茂木健一郎在《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这本书中给出了几点小建议。
一是不分领域地“杂读”。根据脑科学家的研究,“杂食”更适合人类的大脑,也就是多种类、多角度、多领域地吸收各种信息。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不要只读某一种类型或某一领域的书籍,而要勇敢挑战那些你很少接触的书。
比如,你平时喜欢看言情小说,那就尝试读一读心理学方面的经典,平时喜欢看实用类工具书的话,那就读一读经典文学作品。
因为我们无法预知哪一种知识对自己有用,世界上也不存在“绝对正确”的教科书,大量的“杂读”不但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还可以强化思考能力。
不管是小说、漫画、哲学、科学还是历史,阅读涉及面越广,大脑得到的锻炼也会越全面。
二是降低阅读难度。据我所知,很多人都有一颗想要阅读的“心”,但往往坚持不下去,要么是读了一半就读不下去,要么是迟迟都不愿意翻开一本书。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比起浏览网页、刷朋友圈、看小视频来说,阅读书籍要耗费更多的脑细胞,也就是说难度更大。
所以要降低阅读的难度,让坚持阅读变得简单一点。技巧就在于:同时阅读多本书,一天只读10页。这样能避免因为某本书特别枯燥而放弃阅读的情况,也更适合大脑吸收信息的模式,更容易养成阅读的习惯。
你想想,一天读10页,一个月就是300页,通常一本书也就300页左右,那么一年就能读完12本书了。当你看到自己的阅读成绩之后,也会更容易坚持。
三是找到一本属于你的人生“教典”。当你阅读的书籍越来越多的时候,会有所偏爱,这个时候可以慢慢锁定你的那本人生“教典”了。
对我来说,雨果的《悲惨世界》是我的人生“教典”,因为它蕴含的人道主义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也是我为人处事、看待世界的原则。
又比如,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最喜欢的书是《堂吉柯德》,据说在他生病卧床的时候还在坚持阅读这本书。也许是堂吉柯德那种一往无前的勇气鼓励了爱因斯坦,唐吉坷德那些匪夷所思的妄想也促成了爱因斯坦的灵感。于是,这本书就相当于爱因斯坦的人生“教典”了。
找到你的人生“教典”,就是找到你的人生故事。
四是结交“万事通”朋友。在不知道该读什么书或读了之后不太理解书的内容时,多听听别人的推荐,比如请教身边比较博学的朋友、老师、长辈等,也可以上豆瓣读书上,看看网友们的分享,当然也可以看看我这个头条号的书评。
有些朋友可能会担心看了书评后,书的内容就被剧透了,其实这是最不需要担心的地方,因为这就是书和影视作品最大的区别。
一部电视剧,如果把剧情提前告诉你,那在观看时确实会丧失许多趣味,但是看书不一样,一本好书不论泄露多少内容,都是同样有趣的。比如《红楼梦》,比如《百年孤独》,比如《安娜卡列尼娜》,比如《飘》,这些书的故事情节,大家早已熟悉了,但丝毫不会影响你亲自阅读原著所得到的乐趣。
五是不光要读,还要学会写。经常有人问,读完一本书很快就会忘记,用什么办法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书中内容呢?
作为一个经常的写书评的人,我必须告诉你,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书中内容以书评或读后感的方式写出来。现在是网络时代了,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复制粘贴自己需要的信息,甚至有很多“搬运”或“抄袭”的文章还很受欢迎。然而,这种复制粘贴的方式会让大脑逐渐退化,因为复制粘贴几乎不需要耗费脑力。
写作则不同,茂木健一郎告诉我们:“因为将文字从大脑中提炼出来的行为会加重人的负荷,使人疲劳,也许效率并不高。但正是因此,在完成之际大脑才会无比开心,并得到成长。”
更别说写作能力本身也是一种很吃香的技能,如果你很能写,在各行各业都会深受欢迎。
除了以上五点阅读方法之外,《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这本书里还推荐了其他几种阅读方法,包括根据书的内容选择快速阅读、在读电子书的时间之外多读纸质书、保持逛实体书店的习惯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有兴趣的话,可以直接看原书,许多地方都会带给你很多启发。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我们阅读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欲,我们通过阅读最想实现的,应该是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更智慧,去领悟生命的意义、感悟生活的真谛,从中获得自我的最大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