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与说服力成正比。能说服的,都好说;不能说服的,在反制影响力。
说服是中性的。坏人拿来,能让人上当。好人拿来,取得共识,为了崇高的目的,争取一致性行动。
相同的说辞,对有些人有效,对有些人无效。一套说辞,或得到顺从,或遭到拒绝,取决于说者和听者。
说者没有针对性,唤不醒听者。听者的认知和逻辑超越了说者,说者说了白说,继而引起反感、反弹、反抗。
教条主义一钱不值。说者依赖经验和惯性,解决不了说的难题。
广告的效应,必然是递减的。说来头头是道,一旦背后的逻辑经不起推敲,完了,谁还愿意只信广告而不看疗效?
假冒真诚和崇高,不是风景,而是坑——不说破,并不等于没有看破。
态度比说辞更重要。说辞指向说服,而态度难以隐藏。态度与说辞不一致,不要侥幸,很容易被捕捉到。
海量信息,对说辞是一种对冲。好的说辞,激荡情绪、观点和事实,使其正向叠加,而不是互为消蚀。
爱因斯坦有个说法:“凡是都应当尽可能地简单,而不是较为简单。”解决难题,最有效的钥匙,是抓点——找不到找不准,就成了打乱仗。
突破固有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是点与点的对抗、较量。从极简入手,何需多言?
挑剔的听者,比挑剔顾客还多。挑剔,只是在寻找捷径。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能力,要做判断和选择,趋向于把未知拉入已知,把不确定变成确定。
精准的判断,需要分类、鉴别和校准。走捷径的结果,往往不认同、不接受、不容忍任何不完美,甚至与想象不一致,也成为批评、反对、责难的借口。
共处、互利、依存,是认识的起点。拒绝思考、匆忙决断,正在成为一种现象。这不是进步,却有现代性。
一旦进入言行不一的模式,用说辞证明说辞,存在极大的风险,说辞并不代表善行。承诺无法证明行为,行为无法印证承诺,善行也将无法唤醒善行。
判断听从认同,听从喜好,过度依赖榜样和权威,能否经受持久的考验?
熟人社会有软约束,那就是信用。当你说服邻居时,邻居的判断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倒带子”。听其言,观其行——不是以后的行,而是以往如何如何。
每个自然人,都有品牌价值。信用的“黑匣子”,对于言行是一把利剑。对于言行非相关方,“黑匣子”是封闭的,也是无意义的。相反,当你想发挥影响力时,言行所及,“黑匣子”会自动醒来,变得透明——它狰狞一笑,所有说辞都会失效。
说辞的边界,不在于一定如何如何,也不在于必然趋利避害,而在于激发行动、点燃良善——这正是影响力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