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绛先生的《
我们仨
》,心里充满了温暖的情意。“我们仨”之间的相守相助、不离不弃令人感动,如水的深情荡漾在纸间,并透过平静质朴的语句缓缓流入我的心田。我就是这样自然地爱上了这本书,一拿起来就再也放不下。
每当你抬头仰望天空时,太阳总是温暖地凝视着你,平静、坦荡、自然。而她并没有引起你的特别关注,太阳——只是太阳,不过是大千世界里的一种色彩,不过是天地轮回中的一个存在。尽管这样,谁也无法轻视她,因为我们的每一点温度都来自她。这种感觉和杨绛笔下的“我们仨”极为相像。
“我们仨”的命运紧紧相连。无论是在外求学,还是回国教书,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一家三口的心紧紧相依,从未离弃。小时候,夫妇俩对女儿的深情体现在平凡朴实的每一个细节之中,钟书对女儿的欢迎辞是“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如此简单、如此平实,却又实在如此喜悦。邻居喜欢他们的女儿,将圆圆抱过去睡,圆圆睡得很踏实,夫妻俩却通宵未眠,就是这样的难以割舍。直到女儿长大成人,嫁做人妇,老俩口仍然牵挂着他们唯一的乖女儿,时常劝说女儿工作不要太过劳累,要注意休息;看到女儿成熟能干时,却又沾沾自喜,引以为傲。而女儿对父母的牵挂也从未停止。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杨绛夫妇处境堪忧,然而,圆圆仍然顶着风险探望父母,从未放弃过他们。正是因为这样的深情,才得以支撑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度过重重困境。一家三口,谁也离不开谁,命运的紧密相连源于血液,源于心灵。有对方在,世界便是温暖的,就如同太阳仍然安静地卧在我们的头顶。
“我们仨”都为彼此着想。杨绛先生的内心如此强大,在她平静朴实的叙述中,我们似乎无法体会她先后送走生命中最重要的亲人是怎样的感受,她是那样的强大,似乎生活仍然是充满希望的,至少她给两个病人的感觉就是如此,可是读者们,当你回过头来再看看他们生活的轨迹,一点一滴的温情、一字一句的关怀,尽管平静如水,但在这个时刻,一切回忆都显得那么珍贵,杨绛先生作为一个妻子、一位母亲,怎么能承受这份生离死别的痛苦?然而,杨绛先生就像一轮太阳,平静、坦荡、自然地挂在天空,平和地看着大地,看着离别,静默无语。她用自己的方式无止境的关怀着亲人。而作为丈夫和父亲的钟书本是个不擅长生活技能的人,却学着做早餐、学着照顾家人,即使在自己生病的时候仍然牵挂着女儿,尽管他能做的着实不多,却是用尽一切力量爱着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圆圆是个能干的女儿,这在母亲的笔下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就是她肩膀上的担子的一端,另一端挑的是工作。然而,她终究是抬不起这担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