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完邱总著的《美的人》这本书,让我对美有了新的认知。
以前我对美的认知只是单面性,在阅读《美的人》后,通过学习书中对美的多面性阐述,让我更透彻地认识到美的灵魂点,从中获益良多。
美的修炼
《美的人》以本来美为引子,导出精神到灵魂的修缮路径,让我想到了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里提出的习武之人三重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但本来美理念传达给我的更像是这三重境界的循环:最初的“见自己”并不全面也不透彻,只是见到了表象,而经过“见天地”、“见众生”,即见过各种花的姿态,领略千姿百态不同的美之后,又回到了“见自己”,这时候才真正修炼到“美”,或者说真正见到独属于自己的美。
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在说美的时候,其实都只是一个随性的判断,靠得是自己粗疏的经验,至于为什么会觉得美,我们都没有意识进行仔细的考量。”
我们要欣赏、判断美,其实是不能离开理论支撑的。如果我们没有评判标准怎样才是美,就没有理由说这幅画比那幅画更美;如果我们没有明白艺术的本质,就没有理由说这件是艺术品,那件作品不是艺术品。只有当我们明白美的本质的时候,才能在欣赏和创造美的过程获得更准确的力量。”最初我并不能理解这段理论的意思,在读完本书后,感受到关于美的理论碰撞后,顿时有种茅塞顿开之感。
只要芸芸众生之地还没有毁灭,人的心灵与情感存在,美,就会坚定不移地存在。相信美,相信这个世界的本来美,其实也是漫漫人生修炼的过程。
美是雕琢的过程
书中给我的另一层启发是:美是雕琢的过程,就像藏在石中的翡翠,历经雕琢之后才得以呈现给世人,但翡翠的本质其实并没有改变,翡翠的美一直在那里。这是我理解到的“本来美”。
本来美,在美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都会需要大量外在的资源来助力,又或如身份、地位、名头、财富这些他物来装饰,因此我们也会去追求这些,如书中所说,所有用来滋养美的东西,一经所用,必是枯骨,石榴,天浆,由枯骨滋养而来,但枯骨并不是天浆,我们时刻需要记住的是自己的根性和初心,而那些看似我们需要去追求的不过是终将成为枯骨的,不要乱了心乱了方向,方向都错了,又如何能达到自己想追求的极致呢?所以邱总说,成长的方向至关重要,本来美的发现,正是确立一种根本的方向,自己的、他人的,剩下的就只是相互补益,学会选择和拒绝,不断滋养,不断修缮,终会获得全息的美。
结语
最后,我更深层地理解到,我们在中脉美丽这个大平台成长的过程中,其实就是通过对美的追求,不断修缮,达到自我成长的目的,我们都是在本来美这样一颗天赋种子的基础上,努力去除灰尘,了解自己的根性,不断地从外界求得各种营养,不断学习,去追寻获得每个人所要的全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