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军迷朋友们来说,每一次提起与军事有关的武器装备、战争、史实等,往往都会比较专注于事物的本身,而忽略了其背后所蕴藏的一些东西。无论是各型武器装备,还是正义或非正义的战争,会牵扯到军人和无辜生命的伤亡,巨额的经济损失和巨大的破坏。因此,我国古代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提出“不战屈人之兵”,正是看到了战争的这些问题……
今天,“玻羊车界”换一个角度,以人类各阶段的平均寿命为前提,跟大家形象的探讨一下战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深刻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始末时间是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始末时间是1939年9月1日(国内目前从1931年9月18日起算)~1945年9月2日,两次世界大战的时间跨度长达31年!
根据相关资料,我国夏代的人口平均寿命只有18岁;就是说,一位夏商时期的中国人,如果他在1914年出生,参考数据赋予他的寿命平均值,他一生的1/4在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要用一生的约1/3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假如他想为我中华民族抗击日寇,他要赶在1931年出生,4岁参军,才能在理论上打满全程,一生的7/9都是在打仗中度过的,剩下的只有童年......
其实,即便是跃过秦朝的20岁、东汉的22岁、唐的27岁、宋的30岁、清代的33岁,即便是民国时期的中国人,平均寿命也只有35岁,也是有近一半的人生在打仗!
由以上的比较我们也不难看出,虽然人类的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杀伤效率越来越高,但是人类的战争时间有越来越长的趋势,比如长达十年的两伊战争、苏军入侵阿富汗以及美军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后的治安战、叙利亚内战等等。也可以这么讲:武器先进与否,并没有本质上缩短人类战争的进程,左右人类战争长短的主要原因,依旧是人类的寿命!
咱们再来看看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策源地,欧洲的寿命情况。自18世纪开始,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其各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保健措施得到改善,欧洲人口的平均寿命到了19世纪中叶超过了40岁;至20世纪末,欧美等发达国家男女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达到71.1岁和78.7岁。
也就是说,在1850年前后出生的很多人,因为各种不幸,有幸没有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而1890年-1900年出生的欧洲人,尤其是男婴,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军事力量。这些经历“一战”并在战争中幸存的人,以及在1850年左右出生的那些比较长寿的人,会经历“一战”、“二战”之苦。
而且,1900年出生的任何一位欧洲人,只要超出欧洲平均寿命指标,无论是参军还是仅作为一介平民,都会受到“一战”、“二战”的波及!
如果我们以10年为一代人计算。时间跨度31年的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有3代人伴着枪林弹雨来到这个世界!假如以14岁-30岁作为参军入伍的适龄,那么就会把时间追溯到1884年,而1914年出生的男婴,不仅生于战火之中,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上各国厮杀的主力军!
那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幸存的军人,除了枪炮造成的残疾,还会有一部分人饱受化学武器留下的终生痛苦......那些在原子弹下幸存的日本人,会受到烧伤、辐射的伤害,会在皮肤性疾病、血液病变、癌的折磨中慢慢死去……
也因为如此,有人说,“一个人是一座墓碑,一百个人是一百座墓碑,而一万个人,仅是数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