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古代当官的,那都是有自己的能力,要么就是通过科举考试晋升的。毕竟在古代,想要有一个好的仕途,那么肯定是要参加科举制度的。如果想要成功晋升二品大员,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那么这个“二品大员”到底属于什么样的官职呢?在现代的话,属于什么职位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清朝二品大员是什么官
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直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依然存在,这也是大多数普通人能够改变人生的唯一机会。一般考取功名的才子都会进行殿试,随后皇帝给这些才子分配相应的官职,任职期间如果表现出色则有机会得到晋升,这也是多年以来的规矩。
不过即便在朝为官也有高下之分,清王朝的官僚等级体系极为森严,总共有九品十八级。那么我们在影视作品中常听到的“二品大员”和今天的什么职务相当呢,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不信。清王朝的官职主要有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种类型,他们都以品级进行区分,分别是从九品到正一品,每个官阶之间地位相差悬殊,对应到今天则是 副国级到正国级。首先我们常常听到的二品大员肯定是十分高级的官阶,一般能称之为大员的在清朝都有着极高的权势,无论是在外还是在朝中,他们每个人都能称得上一方霸主。
而清朝朝政中的正二品也有多个职位对应,在地方以及中央都能找到相关人员,所有官员都分为文职和武职,他们无论是责任还是衣着都大不相同,不过都有对应的二品职位。在朝中正二品主要官职为“侍郎”,“内务府总管”和“三少”。
2、二品大员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三少”,即太子少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为清朝官员加衔之用的“荣誉官职”,大致类似于现今“总工会主席”。“总工会主席”的行政级别虽然为正部级,但因为工会的工作特殊,一般由上级领导班子的副职担任,也就是副国级。
“内务府总管”,执掌皇族大小事务的总机构,但对应起今天的具职务基本类似于“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办公厅主任”,行政级别为副国级!
“侍郎”,即各部行政长官——“尚书”的副职,基本类似于现今的副部长。但清朝时期的“侍郎”拥有直接向皇帝上奏的资格,而且还有参议政务的资格,这就等于拥有了“国务委员”的身份。也就是说,清朝的“侍郎”相当于兼任国务委员的副部长,行政级别为副国级。
在“地方官职”中,“正二品”的官职有两个:未加衔的“总督”和加衔以后的“巡抚”。
“总督”,初始品级为“正二品”,执掌一省或数省行政、军事和经济大权,基本类似于地方局书记;而“巡抚”则是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初始品级为“从二品”,但根据“巡抚加衔制”,“巡抚”可通过加“侍郎衔”或者“副都御使衔”而高配成为“正二品”,成为兼任国务委员的省委书记。地方局书记和兼任国务委员的省委书记,均为副国级。
也就是说,清朝时期的“正二品大员”,基本类似于现今的副国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