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陕西延安首次发现濒危鸟类朱鹮 朱鹮是一种什么鸟

说到朱鹮这种鸟类,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是一种极其罕见的鸟类。朱鹮原本是一种非常多见的鸟类,而且分布也是很广泛的,不仅在我国地区有分布,就连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地区也曾出现过,在历史上曾是随处可见的鸟类之一。甚至在日本的江户时代还发生过朱鹮数量过多,农户开始捕猎朱鹮的案例。

但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朱鹮数量一直在不断下跌,并在韩国、朝鲜、西伯利亚等地逐渐消失。为了保护这种珍稀的鸟类,1981年12月,日本将境内仅存的5只朱鹮全部捕获,试图在人工环境下保护和拯救朱鹮,但由于各种原因,这5只野生朱鹮没能留下任何后代,2003年10月,随着这5只朱鹮的最后一只朱鹮“阿金”死亡后,日本境内再无朱鹮。

为了寻找和保护朱鹮,我国科学家刘萌增和他的团队分析了朱鹮的历史分布、气候条件以及地理现状,在全国选定了13个省260多个观测地点,逐一寻找野生朱鹮的下落。

经过了3年5万多公里的科学考察,刘萌增和他的团队在1981年5月18日,在陕西南部的汉中洋县发现了仅存的7只朱鹮,其中4只是成年朱鹮,3只是幼鸟,幼鸟的出现意味着这些朱鹮还具有生殖能力,而且这些幼鸟未来也会加入繁殖大军。

辛辛苦苦找到这些朱鹮之后,科学家们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就地保护,另一个则是把它们都捕捉,放在动物园中。其中就地保护的好处是更贴合它们原生态生存环境,但坏处则是科学家们需要留在这里。为了保护朱鹮,科学家们选择了最难的那条路:就地保护

在最初,朱鹮数量比较少,任何一个个体的损失对于朱鹮种群来说都可能是灭顶之灾,所以工作人员可谓是日夜守护在朱鹮的树下。

朱鹮的天敌有很多,除了猛禽之外,蛇和猫也是它们的天敌,为了保护朱鹮,工作人员将塑料布绑在了朱鹮育雏的树下,防止蛇和猫的攀爬。

在野生情况下,朱鹮一窝会生2-6只,其中同一窝中最先孵化的个体有明显的个头优势,它们会排挤体型较小的个体,甚至会把它们推下鸟巢。工作人员在它们的筑巢树下张开网,防止雏鸟掉在地上。结果不久后就在树下捡到了一只被推下鸟巢的小朱鹮,并将它连夜送回北京,在工作人员的努力照顾之下,该雏鸟幸运地存活了下来。

朱鹮每年7月到来年3月会群居生活,而在2月份左右,朱鹮们则会去寻找伴侣,朱鹮属于一夫一妻制的鸟类,每到发情期时,朱鹮会分泌一种灰色的物质,它们会用鸟喙将这些灰色物质涂抹在身上的羽毛上,所以每当发情期时朱鹮会呈现出灰褐色状态,而这又被称之为“婚羽”。

朱鹮非常胆小,很怕人,也害怕响声,然而每年清明节前后正是当地人祭拜先祖的时候,当地人会在朱鹮栖息的森林里放鞭炮,燃烧纸钱。为了保证朱鹮不受打扰,工作人员曾经拜托当地人绕道而行,以及取消放鞭炮的仪式。

寻常时候,工作人员还会到当地学校、村镇等地区进行朱鹮科普,经过多年努力之后,无论是80岁的老人还是8岁的娃娃,都知道保护朱鹮的重要性。

除了这些之外,影响朱鹮的最大问题在于农药,朱鹮喜欢栖息在湿地环境,以小鱼小虾为食,为了保护这些朱鹮,当地提出了4不准:不准在朱鹮活动区捕猎,不准砍伐朱鹮巢穴的树木,不准在朱鹮觅食区域播撒农药和化肥,不许在朱鹮繁殖区域开荒和放炮等。

但是仅仅有这些保护还不够,朱鹮在最初几年数量并没有明显上升,为了更好地保护它们,工作人员将其中一些朱鹮放在人工环境下孵化和养育。

在上个世纪时,我们对朱鹮的认知度并不多,对孵化朱鹮没有经验。但是工作人员凭借着望远镜,硬是观察出了朱鹮育雏的经验,比如:每隔多久会翻卵和晾卵次数,每天喂养幼崽的次数等,并在人工环境下模拟野外生存条件。

鸟类属于恒温动物,为了让鸟蛋受热均匀,它们几乎每隔一小时会站起来翻晾一下鸟蛋,每天大约翻卵和晾卵25-42次。在雏鸟刚孵化的时候,亲鸟每天要喂7-9次,1个月后则要每天喂养14-21次。

鸟儿在出生后50天左右会跟随父母前往捕食地,学习捕猎技巧,以及适应野外生存环境,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它们才能离开父母,独自生活。

在工作人员持之以恒地保护之下,现如今我国境内大约有5000多只朱鹮。而在2001年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朱鹮由极危降低为濒危,之后又降低到易危。

而且在近几十年的努力之下,人工繁殖的朱鹮也逐渐放生到野外,并且放生的地方从朱鹮原产地洋县到河南董寨、浙江德清等,甚至连日本都有我国朱鹮的身影。而在朱鹮的原产地洋县,朱鹮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当地老百姓也已经习惯了有朱鹮陪伴的日子。

由于成功救助朱鹮,我国的朱鹮救助案例也成了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的典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延安  延安词条  濒危  濒危词条  陕西  陕西词条  鸟类  鸟类词条  发现  发现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