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卡扎菲如何对利比亚国民的 为何被称之为狂人卡扎菲

若是说人类最先几百年最大的科学成就是走出地球,进军外太空的话,那么最大的文明成就就肯定是人治走向了法治,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公正。然而法制的光辉并没有照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因为如今世界上仍然有很多地区顶着“法治”名头实行着独裁统治。而今天要说的利比亚前总统卡扎菲就是一位佼佼者。凭借着政治上的铁血手腕在利比亚建立专制王朝,称霸了42年之久。那么这样一个政治“狂人”,为什么会在晚年落得了一个阶下之囚的悲惨结局,他又是如何一步步“自掘坟墓”,最终走向无法挽救的毁灭呢?

1、辗转的“少年路”

1942年,在利比亚的一个普通牧民家庭中,一个哭声响亮的男婴降生,年轻的牧民父亲看着怀中皱巴巴的儿子,怎么也没有想到,几十年后,他会成为走上政坛巅峰,成为这个国家的最高掌权人。

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卡扎菲的父亲十分重视他的教育问题,不仅经常带他去牧师那里学习,还遍寻方法将他送进学校,还和其他孩子一样进行系统的学习。年幼的卡扎菲也十分懂事,对于求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十分珍惜。

不过在“贫穷即是错误”的年代,他备受同学的排挤嘲讽,只能一步步地将自己的懦弱与胆怯掩藏,努力展现出狂傲与不在乎,不让同学小瞧。因此他的朋友少得可怜,只能与他的信仰为伴,成为虔诚的穆斯林教徒。

“是金子总会发光”,虽然饱受贫穷的折磨,但异于常人的政治天赋却在慢慢凸显。当时正值埃及的“七月革命”,纳赛尔带领埃及人民赶走了盘踞已久的英国殖民者,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这让卡扎菲备受触动,既然有着相同遭遇的埃及可以崛起,那么他的祖国也同样可以。

他将纳赛尔视为偶像,想将以西方唯命是从的王国统治者赶下台,将关系国家命脉的石油军事资源掌握在自己手中,做到真正的独立自主。

这时候的卡扎菲还在念中学,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小少年,他秘密纠集了一批思想进步的学生成立组织,策划革命活动和示威游行。“小胳膊拧不过大腿”,他们的组织被学校发现,作为小头目的自然也被学校开除。

不过他有一个爱他包容他的好父亲,多处奔走后,终于又被新的学校收留。爱国的热情怎么会轻易熄灭,只是有了之前的教训,他的秘密组织管理和活动更加地严密。

后来他考取了大学,并且在两年后成功进入班加西军事学院,开始了系统地学习政治军事理论与实践课程。

1965年,年仅23岁的卡扎菲获得“少尉”军衔,后来又凭借优异的成绩进入了英国皇家军事学院,追随着偶像纳赛尔的脚步建立“自由军官组织”,开始为自己年少时的梦想而积极筹谋。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的沉淀积累,他对利比亚军队的内部情况已经了如指掌,于是在1969年9月1日发动了著名的军事政变,仅用四个小时就将统治利比亚的伊德里斯王朝覆灭,取得了革命胜利,而这一年卡扎菲才27岁。

2、狂傲的“从政路”

夺取政权并不是终点,而是他奔赴梦想之路的起点。他率先组成了以12人为核心的“革命指挥委员会”,进行全国要务处理,并且任命自己为总秘书长,立誓要做一名一心为利比亚服务奉献的秘书。

他初期的政治政策也确实符合这一定位,不仅拆除了美军在利比亚设立的相关军事机构,赶走了美国驻扎在利比亚的美军,还在西方人的手中夺回本国的石油使用权,让利比亚的财政收入得到了稳定持久的供给,改变了新政府资金短缺的窘境。

并且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将取得的很大一部分收入都投入到民生当中,加强了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免费医疗”,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给他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据统计卡扎菲在位期间,国民的人均GDP可以达到14000美元,很多欧美的发达国家都望尘莫及。可以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利比亚的百姓都很满意卡扎菲这个领导人,对于他的领导能力十分信服。

安逸的日子过久了总会膨胀,总会产生更大的野心,卡扎菲也一样。面对国民的爱戴和同僚的吹捧,他体内的狂傲因子被再次激发,开始疯狂地集权和奢靡享受,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首先卡扎菲的性格十分狂妄自大,无论对待国内的政要还是他国首脑都一样。在2000年访问意大利的时候,就将被意大利绞死的反英英雄照片悬挂于胸前,明晃晃地打了意大利政府一巴掌,让在场的意大利官员十分愤怒。

除了意大利,他也不将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放在眼里,在他执政24周年的纪念日上,他让表演人员拿着本国的国旗从英法的国旗上擦过。这可以说是一个极具侮辱性的行为,是对英国和法国国家尊严的践踏。他本人却看得十分开怀,觉得彰显了本国的实力,觉得自己领导有方。

其次他的疑心病也很重,由于自己是通过政变夺取政权,所以他看谁都觉得有反意,一定要将政权兵权的主导攥在自己手里。为此他屠杀了大量“异己”,拒绝听取任何反对的声音,把利比亚政府的重要岗位全部换成自己人,俨然把“国家”变成了“家”。

此外,他还有“迷”之自信,一直坚信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拥戴自己,永远不会背叛自己,即使自己沉溺于金钱和美女,不再将民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民众也会不离不弃,没有异心。

可他忘了,人心都是会变的,他变了,民众也变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此时的利比亚如此富有,可民众的待遇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眼看着卡扎菲挥霍享受,又怎么会满足于现状,想把他赶下台的人越来越多,最终积聚成一股力量,只等时机的到来。

3、无法挽救的“末路”

或许是气数已尽,或许是英雄迟暮,卡扎菲的半生风光终于在2011年终结。由于2010年突尼斯爆发“茉莉花革命”,将作威作福了20余年的本.阿里赶出了政权核心,让叙利亚人民受到极大鼓舞。

在2011年2月15日,几座大城市联合开展了反对卡扎菲的示威游行,想要逼迫他主动退位。然而一直认为自己深受民众爱戴的卡扎菲怎么会相信他的祖国和人民会背叛他,不仅拒绝了幕僚提出的逃离利比亚的建议,还表示要誓死捍卫主权,捍卫国家,永不离开。

态度坚决,言论诚恳,可最终却没有一个人买账。被他视为兄弟,一心联合的阿拉伯世界国家更是在背后捅了一刀,一致决定暂停叙利亚参加阿盟会议的权利,撤去他身后的保障。

被国民背叛,又遭同盟剔除,此时的卡扎菲狼狈至极,这让一众被他奚落被他藐视的西方国家有了可乘之机。

从三月开始,英法等国家共同联合,开始以军事手段围攻利比亚,让整个国家都陷入内忧外患之中。同年8月,反政府主张趁乱攻占首都黎波里,彻底推翻卡扎菲政权,走投无路的卡扎菲极其心腹只能选择出逃。

可大厦已经倾倒,完卵安存?卡扎菲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济于事。10月20日,反对派在卡扎菲的最后一个据点苏尔特将其逮捕,据报道,当时的卡扎菲正狼狈地躲在一条肮脏的下水道中。

曾经敢和北约叫板,誓要建立更加强大的阿拉伯联盟的利比亚总统,竟然也会有如此悲惨的一天,这让他的反对者们感到了变态的兴奋,他们对他及其他的接班人穆塔西姆进行了一轮又一轮非人的折磨,鞭打辱骂,无所不用其极,最终在一个无名小卒的手中结束了他跌宕的一生。

可死亡也不是卡扎菲痛苦的终结,此时利比亚的执政当局将他的尸体放入冷库给市民进行展示,让所有国民都可以看到他死前的狼狈与悲惨。

将近70年的人生路,40余载的执政生涯,辉煌时不到而立就可以成为一国的掌权者呼风唤雨;及至鼎盛被二百余位酋长领袖授予“万王之王”的荣誉,可以说风光无二。落魄如“丧家之犬”人人喊打众叛亲离;被对头极尽羞辱,即使死后也难得安宁。

无可否认,他的辉煌也罢,落魄也好,都是他的能力所制,性格所导,无需感谢谁,也无需怨恨谁。抛却最后一年的凄惨,他的人生依旧被艳羡,被称道,所以无需过多的评判。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他死后的故事,是他引以为傲的祖国与人民。

自从卡扎菲去世,利比亚的战火就从未停歇,被各方势力划分奴役,它的人民也饱受煎熬。“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被愤怒和欲望蒙蔽了双眼的利比亚人民忘记了比卡扎菲更可怕更可恨的外敌,忘记了内政的不稳定会导致国家的分裂。

面对不公面对独裁,我们要反抗,也要看准时机反抗,只有在能保证国家团结无损的情况下才能伺机而动。

如果时间可以重来一次,希望卡扎菲记住一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多考虑一下百姓的疾苦,多寻找一些自身的不足,也许利比亚会一直如同一朵坚毅的蔷薇,在莽莽黄沙之中瑰丽绽放。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卡扎菲  卡扎菲词条  利比亚  利比亚词条  狂人  狂人词条  称之为  称之为词条  国民  国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