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很多古装剧中,往往都会出现皇帝和太后的指令同时出现,也就是所谓的“圣旨”和“懿旨”。那么这个时候,应该听谁的呢?在古代圣旨和懿旨之间哪个权利更大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皇帝的圣旨是皇权的象征,体现整个国家的最高行政权、最高裁判权,具备最高等级的效力,任何其他人的旨意都不得凌驾于圣旨之上,更不允许替代圣旨。
正常情况下,皇帝继位时,前一任皇帝已经驾崩了,历史上主动退休禅位的“太上皇”很少,因此很少会出现太上皇和皇帝圣旨冲突的情况。
皇帝和皇太后就不一样了,经常会同时并存,但大多数情况,只要是成年皇帝继位,皇太后是不会也不能干预朝政的,也不存在圣旨和懿旨的冲突,有的皇帝比较尊重皇太后,在颁布圣旨前可能会征求皇太后的意见,但不可能允许皇太后发布懿旨代替圣旨。
只有在一些特殊时期,比如老皇帝去世,新皇帝还没选出,皇位空缺,无法发布圣旨时,皇太后的懿旨可以替代圣旨决定大事,起到暂时性的替补作用。
如果皇帝年幼,皇太后辅政,对朝政有绝对话语权和控制权,一般仍会通过圣旨以皇帝的名义发布旨意,因为只有圣旨具备最高等级的效力,哪怕只是走形式,也必须走。
慈禧太后掌握朝政时,光绪帝是个傀儡,他发布的每一道圣旨开头都有“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懿旨”这句话,大家都知道这实际是慈禧老佛爷的意思。
有的皇太后(比如慈禧)完全压制皇帝,有时也会直接发布懿旨决定一些事务,但仅限于一些非正式事务,诸如册封嫔妃、晋升爵位、任免官员这类大事,无论皇太后权力多大,都必须通过圣旨下达,这是古代礼法制度使然。
万一皇太后和皇帝不对付(比如慈禧和光绪),同时降下懿旨和圣旨且内容冲突,就要看当事官员的本事,如何权衡利弊,选择执行哪个了,这个时候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旨意的形式,而是看双方的实力较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