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明朝的内阁制度,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制度在明朝的时候,权利是非常大的,而且当时有这个制度就是因为想要制衡宰相的权利。在明朝内阁的巅峰期,内阁的权利几乎和宰相是一样的。那么这个内阁制度到底是个什么机构呢?起因又是什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明朝内阁制度是个什么机构
由于皇帝亲自处理政务,国家那么大,事情繁杂,皇帝一个人当然处理不了,这就需要有一个秘书班子来协助皇帝,因此就设立了内阁。内阁中的“秘书”,就叫“内阁大学士”。
明代的内阁起初只是皇帝的秘书处而已,官阶不高,只有五品。朱元璋是开国皇帝,有精力、也有能力来处理政务;朱棣的江山是自己打下的,也有能力处理政务。因此,明初的内阁大学士仅仅是提供建议给皇帝参考而已,决定权在皇帝手里。皇帝批阅奏章,不能亲自一一动笔,就口授内阁大学士写出,他们只是按照皇帝的意见办,权力还在皇帝手里。
但是,朱棣之后的皇帝,能力精力一代不如一代,又成长于深宫,养尊处优惯了,让他们像自己的祖辈那样吃苦很难,加上处理政务的能力一般,国家的事情那么多,总不能拖着不办吧,因此皇帝为了偷懒,就把处理政务的权力逐渐转交给了内阁,内阁的权力也就慢慢大了起来。
2、内阁制度的起因是什么
这个就要从丞相的职责说起了。丞相是百官之首,地位处在皇帝与百官之间,总揽朝政,平日里处理中央六部事务和以及全国各地上报的公文,可以说日理万机。丞相只对皇帝一人负责,每逢大事,丞相便负责向皇帝汇报,起到了上承下达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丞相的作用其实分担皇帝工作,就像是皇帝的助理和秘书。废除丞相后,朝政大事都需要皇帝一人完成。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有多少臣民,每天发生多少事,政界的、军界的,需要全部报往中央,再由六部呈送给皇帝,所有这些事情都等着朱元璋一一阅读和批复,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史料记载,朱元璋在位的31年时间里从未休息过一天,平均每天要批阅200多份奏疏。即使按每天工作18小时计算,也需要在平均5分钟之内看完一封奏疏,且给出决策和批复意见。在遗诏中,朱元璋自己也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 除了吃饭睡觉,没有任何休息和娱乐时间,这皇帝当的得有多累。明朝的后来皇帝使用内阁制来代替宰相制度的原因就在这里。
朱元璋绝对是中国皇帝中的劳模,没几个人能比得过他。可是他的子孙们就没这么勤快了,他们吃不了这个苦。但既然太祖爷明言规定不得设宰相,总不能恢复宰相制,那就等于明目张胆的违背老爷子的意愿。明朝以孝治天下,继任者如果违背先皇的遗愿就是不孝不忠,严重地说会影响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没有谁会去冒这个险。但办法总是有的,那就是用内阁制代替宰相制,实际上换汤不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