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对这个陈化成的吴淞之战比较感兴趣,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吴淞之战非常值得去研究,也是鸦片战争之一,所以还是非常值得去讨论的,所以下面也简单的给大家说下这个陈化成吴淞抗英事件的简述,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
吴淞之战简介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鸦片战争中吴淞抗英战役。鸦片战争中的战斗之一。1842 年(道光二十二年)6 月13日英国军舰三十余艘侵入长江口,迫近吴淤。清两江总督牛鉴派人向英军求和,提督陈化成坚持抗战。16 日拂晓英舰向吴淞炮台进攻。陈化成下令开炮,击伤英舰多艘。因牛鉴从宝山溃逃,英军登陆,陈化成孤军奋战,和所部官兵英勇战死。
吴淞之战兵力
位于江苏宝山县境黄浦江与吴淞江汇入长江的出口处,是保卫上海和长江门户的首要阵地,东西两岸筑有炮台共安炮250余门,。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爆发后,由江南提督陈化成(1776―1842,字业章,福建同安人,出生于金门)驻守。由江南提督陈化成等率4000余人驻守西炮台迎战。他在前任两江总督裕谦的支持下,积极备战,大力加强吴淞阵地防御。从吴淞镇到宝山县城六七里长的江岸上,共筑土塘26座,既可御敌,又能藏身,俨如一道长城,共安炮154门,统称西炮台。由陈化成亲率苏松镇总兵周世荣部1300人防守。在吴淞口的东岸筑有一略成圆形的炮台,安炮27门,称为东炮台。由署理川沙营参将崔吉瑞带兵1000多人防守。击伤敌舰4艘,毙伤数十人。正当炮战激烈之际,驻宝山县城的两江总督牛鉴和防守西炮台侧后的徐州镇总兵王志元弃阵逃走。在东、西炮台之后,另有徐州镇总兵王志元带兵700人,防守宝山县城西北的沙背,以防英军迂回包抄。守军前后受敌,大部阵亡,陈化成壮烈殉国。英军从小沙背和蕰藻浜登陆,西炮台失陷。英军继占宝山和东炮台。两江总督牛鉴带兵2000余人防守宝山县城,以为后援。陈化成亲临校场,指挥士兵操练演习,并经常对士兵进行爱国教育,他说:“人莫不有一死,为国而死,死亦何妨?我无畏死之心,则贼无不灭矣!”陈化成在吴淞深得将士敬佩拥戴,连侵略者也畏其威名,有所谓:“不怕江南百万兵,只怕江南陈化成。”
吴淞之战经过
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八(公元1842年6月16日)晨,在经历了1842年5月18日中英乍浦之战以后,英军以军舰7艘、轮船5艘(共载炮200余门)及陆军两团(不足额),分攻东、西土塘及江面清军船只,炮击东、西炮台,掩护步兵在吴淞镇四周登陆。二十二年四月,英国从印度派来的援军大小舰船100余艘,载有陆军万余人,陆续到达中国。
1842年6月,英国舰队来到长江口,准备大举进犯。陈化成和全体官兵都表示同侵略者决一死战。三十日(6月8日)英舰27艘,陆续集结在长江口外的鸡骨礁附近,并闯入吴淞口内测量水道。五月初八清晨6时,英舰分批驶入沿江,向吴淞进犯。未等敌舰全部泊定,陈化成亲自指挥西炮台最先开炮击敌,战斗空前激烈,达两个半小时,英军旗舰“皋华丽”号及其它各舰被击中多次,死伤20余人。英军感到:这是“自与中国军队作战以来,中国人的炮火以这次最厉害”。炮战自清晨至中午,陈化成一直出帐挥旗发炮,与敌军对击。但守小沙背的王志元按兵不动。守东炮台的崔吉瑞则作壁上观,不发炮。而牛鉴见炮战初胜,竟大摆仪仗,耀武扬威,前来观战。英军发现后,一阵炮轰,牛鉴十分惊恐,急檄陈化成退兵,陈化成不从,牛鉴溃逃太仓。英舰炮火并力轰击西炮台。周世荣贪生怕死,劝陈化成撤兵,陈化成拔剑怒斥:“向谓尔诚,荐拔若是,今尔负我,以至负国!”周世荣顾自逃命。陈化成带领亲兵数十人坚守孤立无援的西炮台阵地。他操炮发射,连发数十炮。炮震手伤,血流至胫,还坚持指挥抬枪队、鸟枪队,向登岸侵略军射击。登陆英军大队蜂拥而至,他身中7弹不能支,血流如注。6月16日,天刚亮,英舰蜂拥而来,猛攻炮台。大炮不停乱轰,硝烟弥漫,烈焰腾腾,弹片横飞。战争最激烈时,陈化成亲自上前开炮。把冲在最前面的一艘敌舰打沉,炮战连续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共击沉,击伤敌舰四艘,打死、打伤侵略者乱成一团时,驻守宝山的两江总督牛被敌人的炮弹吓得临阵逃脱,引起全军大乱。敌军趁机从宝山一带登陆,使陈化成腹背受敌。在这危机时刻,部将请陈化成迅速撤离炮台。陈化成仰望青天,豪迈的说:“奉命卸贼,有进无退,我将以死报国。”他拔出佩刀,带领士兵与爬上炮台的敌人肉搏。搏斗中陈化成多处负伤,鲜血染红了战袍。在杀退了几个敌人,陈化成终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在炮台上。最后和所部官兵80余人全部壮烈牺牲,西炮台失守。东炮台守军溃散。宝山未战而失。
吴淞之战经过结果
19日,英军水陆两路进犯上海县城。上海县城守军望风而逃,英军未遇抵挡占领上海县城。英军占领苏松太道道台衙门和上海县衙门,将司令部设在城隍庙。英军在上海县城大肆抢掠,豫园亦遭到严峻破坏。英军于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十五(公元1842年6月23日)勒索赎城费50万元后,方才离开上海县城,然后直逼南京。英军于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公元1842年8月29日)迫使清政府签定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