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三国的人都应该知道,在三国时代走向后期的时候,东吴以及蜀国的势力逐渐的被削弱,而魏国的势力却在逐渐的壮大,并且慢慢的吞并了其他的地方,天下最终也成为了魏国的所属,虽然说最后曹魏成了司马家族所有,但是魏国的壮大是离不开魏国的那些能人异士的帮助,其中就有魏国四聪的帮扶,魏国四聪分别是夏侯玄、诸葛诞、邓飏、田畴,古代人对“聪”的定义是明哲之士,但是有人会问,郭嘉作为魏国最强的谋臣,为何没有被列入魏国四聪的行列,其实关于这一点是很好理解的,郭嘉作为曹操手下的鬼才,对于曹操平定北方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魏国四聪之所以不包括郭嘉,是由于郭嘉属于谋臣的行列,和四聪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在魏国,存在很多比魏国四聪的智慧更加强的谋臣存在,那么关于魏国四聪有什么故事呢,本文就来为大家进行详细的介绍一下。
诸葛诞简介
诸葛诞字公休,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魏国将领,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族弟。在魏官至征东大将军。曾与司马师一同平定毌丘俭、文钦的叛乱。之后因与被诛的夏侯玄、邓飏交厚,且见到王淩、毌丘俭等人的覆灭而心不自安,于甘露二年(257)起兵,并得到东吴的支援,但于次年被镇压,诸葛诞被大将军司马胡奋所斩,夷三族。诸葛诞麾下数百人,全部拒绝投降而被杀。
诸葛诞为何被称为“狗”
诸葛瑾、诸葛亮以及诸葛诞被称为诸葛三兄弟,其中诸葛瑾效忠于东吴,而诸葛亮效忠于西蜀,诸葛诞效忠于北魏,诸葛亮被称为龙,诸葛瑾被称为虎,而诸葛诞被称为狗,但是这里的狗并不是骂人的意思,而是效忠的意思,祸端在256年来了。诸葛诞的好友邓飏、夏侯玄等先后被诛杀,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他在当地收买人心,又蓄养数千死士自保。
257年,司马昭以皇帝的名义,升诸葛诞为司空,入朝任职。诸葛诞接得诏命后十分清楚,于是杀死支持司马氏的扬州刺史乐綝(乐进之子),并派自己的儿子诸葛靓到东吴求援,然后征集淮南将士正式倒戈。
司马昭则亲率大军征伐诸葛诞,并派王基、陈骞领兵围困寿春。258年正月,寿春城中粮食枯竭,军心不稳。2月,寿春城被攻克,诸葛诞在出逃时,被魏将胡奋手下士兵杀死。
回过头去,说说纳兰这首诗。在我看来,纳兰是在为诸葛诞翻案,诸葛涎以魏国重臣的身份投降吴国,世上对他的褒贬不一,纳兰认为诸葛涎他背叛的不是魏朝,而是司马氏篡位之后的晋朝,他希望借助吴国的兵力去为曹氏政权复仇。所以他觉得后人把诸葛涎比喻成狗,有失公平。
作为一个满族人,能不受历史定论左右,用自己的视角去评论历史的人物,发表属于自己的意见,实属难能可贵。
但是,毕竟是满人,对博大精深的汉文化还是略显力不从心,其实史上称诸葛涎为狗也没有贬责之意,相反是赞扬他忠诚和机智。
尽管,诸葛诞被诛灭三族,但有一子留在吴国,就是奉父命到东吴求援的诸葛靓。幸亏堂哥诸葛恪早在253年就被夷灭三族,否则可能连诸葛靓也得死。
诸葛诞的艺术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司马昭阴谋代魏,谴贾充试探诸葛诞态度。诸葛诞厉绝反对。贾充回京告变。司马昭暗通扬州刺史乐綝准备讨伐。诸葛诞夺扬州、杀乐綝,谴子为质降吴,结外援。发檄文举兵讨伐司马昭。司马昭分重兵围困寿春城。诸葛诞城内粮绝,军心散变。突围逃走时,被胡奋所杀。诸葛诞麾下数百人,决意不降赴死 。后人有诗赞曰:忠臣矢志不偷生,诸葛公休帐下兵,《薤露》歌声应未断,遗踪直欲继田横!”。
魏国四聪之邓飏(邓禹后人)
邓飏简介
邓飏字玄茂,南阳新野人,曹魏大臣,台中三狗之一。东汉名将邓禹之后。权臣曹爽的亲信之一。
邓飏为人贪财好色。曾许诺授臧艾官职,其以父亲的侍妾送与邓飏,所以京师为之语:“以官易妇邓玄茂。”
正始十年(249年),曹爽兄弟陪同皇帝曹芳到明帝高平陵扫墓,此时司马懿发动政变,封锁洛阳城和接管曹爽和中护军曹羲的军队。曹爽兄弟最终都决定向司马懿投降。事后曹爽被控告谋反,邓飏等党羽与曹爽一同被捕,被指控与曹爽同谋,其后被诛杀、夷三族。
邓飏是怎么死的
正始十年,曹爽兄弟陪同皇帝曹芳到明帝高平陵扫墓,此时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封锁洛阳城和接管曹爽和中护军曹羲的军队。曹爽兄弟最终都决定向司马懿投降。事后曹爽被控告谋反,邓飏等党羽与曹爽一同被捕,被指控与曹爽同谋,其后被诛杀、夷三族。
历史对邓飏的评价
傅嘏:“邓玄茂有为而无终,外要名利,内无关钥,贵同恶异,多言而妒前;多言多衅,妒前无亲。”[10]
杨伟:“飏、胜将败国家事。”
王肃:“此辈即弘恭、石显之属,复称说邪!”
王广:“曹爽以骄奢失民,何平叔虚华不治,丁、毕、桓、邓虽并有宿望,皆专竞于世。”
伏滔:“邓禹卓茂无敌于天下,管幼安不胜庞公,庞士元不推华子鱼,何邓二尚书独步于魏朝,乐令无对于晋世。”
苏辙:“何晏、邓飏导其源,阮籍父子涨其流,而王衍兄弟卒以乱天下。”
魏国四聪之夏侯玄
夏侯玄生平
在政治上,他提出“审官择人”、“除重官”、“改服制”等制度,司马懿认为“皆大善”。此后夏侯玄因卷入谋杀司马师的阴谋之中而被司马师杀害,惨遭夷灭三族之祸。
夏侯玄有一次靠着柱子写字,当时下着大雨,雷电击坏了他靠着的柱子,衣服烧焦了,他神色不变,照样写字。而宾客和随从都跌跌撞撞,站立不稳。
当时的人评论夏侯玄好像怀里揣着日月一样光彩照人,李丰精神不振的时候,就像玉山将要崩塌一样。
夏侯玄被逮捕时,钟毓任廷尉,他弟弟钟会先前和夏侯玄不相交好,这时趁机对夏侯玄表示狎昵。夏侯玄说:“我虽然是罪人,也还不敢遵命。”经受刑讯拷打,始终不出一声,临到解赴法场行刑,也依然面不改色。
夏侯玄的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夏侯玄形象与正史相似。是曹爽的亲族,魏征西将军,镇守雍州。曹爽被杀后,夏侯玄被司马懿调回洛阳,改任太常。后司马师专权,魏帝曹芳将血诏偷偷授予夏侯玄、李丰、张缉三人,图谋征讨司马师。三人在宫门处被司马师带人拦截,搜出诏书,皆被腰斩于市,夷灭三族。
夏侯玄在文学上的成就
夏侯玄在文学上颇有造诣,著有《乐毅论》,因后来为“书圣”王羲之所书写而传于天下。与何晏、王弼二人同属当时社会所称的“士派”。
据《隋书·经籍志》载,夏侯玄有文集三卷(《唐书·经籍志》作二卷)已佚。今存有《时事议》、《答司马宣王书》、《皇胤赋》、《乐毅论》、《肉刑论》、《答李胜难肉刑论》、《辨乐论》、《夏侯子》等文,在《艺文类聚》及《全三国文》均有记载。
魏国四聪之田畴
田畴简介
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今河北省玉田县人,现玉田县为古无终国)人,东汉末年隐士。好读书。初为幽州牧刘虞从事。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征乌桓时投曹操,任司空户曹掾。因为向导平定乌丸有功,封亭侯,不受。后从征荆州,有功,以前爵封之,仍不受,拜为议郎。建安十九年(214)去世,年四十六。
田畴定乌丸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丸。还没到乌丸就派使者召田畴。田畴催促门人尽快准备行李。门人不解的问:“以前袁绍父子仰慕您,屡次前来请您,您没有去。这次曹公就派了一个使者来,您就迫不及待,唯恐赶不上了,这是为何?”田畴笑着说:“这您就不知道了。”到了曹操军中,拜为蓚县县令,田畴没有去上任,而是随大军到了无终。
当时正当夏季,雨水多,路上低洼难以行军,而敌人又谨守要塞,曹大军寸步难行,曹操很烦恼。田畴说:“这条路在夏季常常积水,浅处不能通车走马,深处又载不动船只。原先的北平郡在平岗县,从卢龙塞直通柳城;从光武帝建武年间以来,断绝近二百年了,但还是有隐蔽的小路可行。现在敌将正在通向无终的路上,肯定不进而退,毫无准备。如果我们率军悄悄返回,从卢龙口越过白檀,路又近又好走,乘其不备,蹋顿可擒。”
曹操赞赏,就带领军队返回,并在路旁竖起大木头,写上:“现在夏季,道路不通,等到秋冬两季再进军。”乌丸侦察兵看到,相信曹军已走。曹操命令田畴带领他的部下作向导,走上徐无山,过了卢龙,经过平岗,登上白狼城,离柳城二百多里时,踏顿这才警觉起来,亲自上阵,袁尚、袁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带数万骑兵来战。
由于一路上翻山越岭,兵士大都轻装简行,所以当时曹操“车重在后,被甲者少”,而乌丸军队数量众多,以至于曹操左右皆惧。关键时刻,张辽要求主动出击,最终大破乌丸。(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平诸豪,弃其种人,与尚、熙奔辽东)自此,乌丸平定,三郡收复。
北征乌丸,如果没有田畴,可以说曹操必将是无功而返,而乌丸也不会被平定,曹操的“安内必先攘外”的战略也就无法实现,因此田畴功劳最大,所以曹操把田畴从一个县令直接封侯,并封邑五百,虽然田畴没有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