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长安十二时辰为什么把皇帝叫圣人?历史上唐朝是怎么称呼皇帝的?

一般很多古装剧中,都会把皇帝叫做“陛下”“皇上”,这也是很多人最熟悉的人们对于皇帝的称呼,但是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却一直都把皇帝叫做“圣人”,就和之前的《知否》中将皇帝称为“官家”一样,因为与寻常的称呼不同,所以很多人就并不了解、那么历史上的唐朝时期,真的是把皇帝叫做圣人吗?剧中的这一处是对是错?

其实在我国历史上,对皇帝的称呼有许多种。比如前段时间热播的宋朝为背景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也将皇帝的称作“官家”。

在最近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里,又将皇帝称作“圣人”。从古至今,对皇帝的称呼远远不止这两个。远古时代,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国家之前,部落的首领都叫酋长。我们所熟知的“黄帝、炎帝、尧、舜其实都是部落首领。夏朝将君主称为帝,商朝称为王。如大名鼎鼎的商纣王。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本应该称王。但诸候们一个个却抢先称王,只好将周天子称作天王。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的功绩前无古人,便发明了皇帝这个称呼,并自称为”始皇帝“。从此以后,后来的统治者们都将自己称作皇帝了。

到了唐朝时期,“圣人”又成为了皇帝的代用词,早在唐高宗时期,武则天和唐高宗就被人合称为“二圣”。沿用至下去,唐玄宗也被称作了圣人

这个圣人出自《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即圣人坐北朝南而治理天下。能治理天下的自然是帝王。唐朝将皇帝称作“圣人”,应该就出自这里。

《长安十二时辰》故事发生的时期是天宝三年,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刚开始看这部剧的时候,我也奇怪这个圣人指的是谁,随着剧情的展开我才发现指的是皇帝。于是特地去查了些资料。发现不仅是李隆基被称为圣人,早在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媚娘共赴朝堂处理政事,就被人们称为“二圣临朝”而这种把皇帝成为圣人的习俗很有可能是与自魏晋南北朝的佛教大兴有关。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人民更容易接受宗教,需求精神上的慰藉。特别是是佛教所宣传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无法验证的来世幸福上,很容易安抚广大劳动人民。所以信仰佛教的人数呈爆发性增长。所以当时的皇帝都喜欢按照自己的容貌身形刻铸佛像,宣告自己天命所归。目的就是让信佛的百姓认为皇帝同时拥有人格与神格,既是帝王也是神佛,所以当时皇帝或皇后就和神佛一样拥有“圣人”的称号。而隋唐二朝的礼仪沿袭前朝,帝后也有“圣人”的称呼。

道德至高者称之为圣人,尧舜为圣人,孔夫子为圣人,孟子称之为亚圣,帝王垂治天下,恩德四海,有德行至高者,为圣人。所以古代帝王都以仁德为典范,有夏多罪,而做汤刑,纣王无道,所以天下讨之,天下奉周,绝非周天子武力强大,而是道德,周礼就是道德,先秦打仗是要列兵阵的,打赢的不可追击打输的那个。所以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圣人,李隆基,论其仁德之名,当之无愧,奉还李唐正朔,征伐高句丽,征伐北方,开创太平盛世,圣人当之无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皇帝  皇帝词条  十二时  十二时词条  长安  长安词条  圣人  圣人词条  唐朝  唐朝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