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仁德王后应该是从韩国电影《霜花店》开始的,宋智孝演绎的仁德王后十分精彩出众,但里面描述的仁德王后与王与侍卫的三角恋就有很大的夸张成分,仁德王后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最后又是怎么死的?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最真实的仁德王后。
仁德王后简介:
孛儿只斤·宝塔失里,汉名王佳珍,是元裕宗真金的玄孙女,元代皇族魏王孛罗帖木儿之女。1349年在漠北与时为高丽江陵府院大君的恭愍王结婚,封承懿公主。1365年,她因难产死亡,元惠宗赐谥号鲁国徽翼大长公主(后高丽改翼为懿),简称鲁国公主;高丽追尊仁德恭明慈睿宣安王太后,简称仁德王后。仁德王后的死使恭愍王变得很消沉,无心理政,将国事托付给了高丽和尚辛旽。她也是元朝唯一一位与高丽王相爱的下嫁公主。
宝塔失里为梵语佛吉祥之意,她是元世祖忽必烈的五世孙女,元惠宗妥懽帖睦尔的再从妹妹。她的高祖父为裕宗真金,曾祖父为顺宗答剌麻八剌,祖父为魏王阿木哥,父亲为魏王孛罗帖木儿。1349年,在元朝做人质的高丽王子王祺亲自到漠北,迎娶元朝承懿公主宝塔失里。王祺与宝塔失里在元朝完婚后,没有立即回国,而是在元朝又生活了两年。
当时正是高丽国王王眡在位期间,由于德宁公主参与朝政,王眡年龄小比较浮躁,很多大臣不满德宁公主的做法,暗中到元朝告状说:“高丽王王眡年龄太小,性格浮躁,有很多的不良嗜好,高丽国人都希望江陵大君王祺做高丽王。”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惠宗将王眡迁到江华,册立王祺为高丽王。同年十二月,王祺与承懿公主一起回高丽国。王祺即位,便是韩国历史上有名的恭愍王。
承懿公主与王祺结婚八年,还没生下儿子,急坏了一些大臣,至正十八年(1358年),高丽宰相以高丽不能没有继承人为由,找到仁德王后商量为王祺挑选“名家女宜子者”以充实后宫,仁德王后和王祺感情非常好,仁德王后也为没有为王祺生下继承人而感到遗憾,所以没加思考就答应下来。之后王祺娶宰相李齐贤的女儿为妃。后来,仁德王后才知道这并非王祺的本意,才如梦大醒,后悔得连续几天茶饭不进。
仁德王后和恭愍王共患难:
在王祺即位的前后,作为高丽的联姻对象——元朝却到处爆发农民起义,各个政治集团之间也明争暗斗。至正八年,方国珍起兵于浙东;至正十一年,刘福通、韩山童等人在白鹿庄宣布起义;同年,罗田布贩徐寿辉在今湖北蕲春西南的蕲州起兵;至正十三年,张士诚举兵造反,以高邮为都城,国号大周,自称诚王。至正十四年,元丞相脱脱奉命出征张士诚,便向高丽征兵。
作为老岳父家的藩属国王祺闻命而动,立即派柳濯、李权、崔莹等40多位将相率领2000人从征。在攻打高邮时,李权等人战死。几乎与此同时,王祺见“中原多故,欲遂收复本国已失旧疆”。通过这次援助元朝镇压农民起义,王祺看清了元朝国内的形势。他认定元朝已经濒临崩溃,王祺想想元朝长久以来牵制着困扰着高丽王室,使高丽王朝的地位显得十分尴尬,如今,机会来了,看来去除其靠山元朝的影响是势在必行了。
至正十六年,恭愍王派柳仁雨、黄天甫、金元凤等人带兵攻陷双城总管府与合兰府,接着,又派精兵强将攻取鸭绿江以西八站中的三站。消息传到元朝,元惠宗勃然大怒,扬言要出动80万大军东征高丽,旋即软化态度,派公主的兄弟魏王太子到鸭绿江边,但王祺只允许他的两个仆人入境。元朝因内乱无暇东顾,最终原谅了高丽。
至正二十年(1360年),“红巾军”关先生(关铎)、破头潘(潘诚)的四万大军渡过鸭绿江,进入高丽,攻克西京。在此危急情况下,承懿公主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勇敢。据《高丽史》卷89《后妃传二》记载,承懿公主“避红贼从王南幸,事出仓卒,去辇而马,见者皆泣下”。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高丽发生了“兴王之变”。承懿公主面对大难,极其沉着、冷静和勇敢,令王祺大为感动。当时,王祺匆忙跑进太后的密室,“蒙毽而匿”,而承懿公主则坐在门口,直到叛乱被平定下去才起身离开。
仁德王后是怎么死的?
王祺和其母亲都笃信佛教,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仁德王后怀孕了,王祺很高兴,为其大赦。仁德王后怀孕时毕竟年龄偏大,结果在次年(1365年)二月生产时出现了麻烦。王祺对仁德王后的难产特别焦虑,不仅急忙派有司到佛宇神祠为她祈祷,而且还亲自“焚香端坐,暂不离侧”。不久,仁德王后母子皆死,王祺悲痛欲绝,有人劝他离开,王祺说:“吾与公主约,不如是,不可远避他处。”
王祺出于佛教的来生观念,为了仁德王后死后的冥福,把她的丧事办得非常隆重,陵墓相当气派。王祺为仁德王后停朝三日,百官都玄冠素服。王祺还“令诸司设奠,赏其丰洁者。于是争务华侈,至有称贷以办者。王素信释教,至是大张佛事,每七日令群僧梵呗随魂舆,自殡殿至寺门,幡幢蔽路,铙鼓喧天,或以锦绣蒙其佛宇,金银彩帛罗列左右。观者眩眼,远近诸僧,闻者皆争赴”。几年后,恭愍王被杀,他的陵墓玄陵紧靠着仁德王后的正陵,故被称为“玄正陵”。
《霜花店》里仁德王后三角恋是真的吗?
《霜花店》的故事脉络取材于高丽王朝的野史,电影中王的原型正是恭愍王,有一点是肯定的,即“王”“蒙古王后”“宠臣”这三角恋的三元素,在恭愍王的统治时期都是真实存在的,编剧将三角恋元素巧妙结合在电影情节中,很多都是根据野史来的,而野史都是有说法没有凭证的说辞,至于恭愍王、仁德王后、侍卫真实性就无从考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