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特云又被译为欧特云,它是一个假设包围着太阳系的一个球体云团,因为它曾经布满着不少不活跃的一些彗星,从而距离太阳约50,000至100,000个天文单位,最大的半径差不多为一光年,即太阳与比邻星距离的四分之一。天文学家则普遍认为奥尔特云是50亿年前所形成的太阳及其行星的星云之残余物质,并包围着一个太阳系。虽然人们未曾对奥尔特星云作为一些直接的观测,但却从所观测得出彗星的一条椭圆轨道,因此认为不少彗星皆是从奥尔特星云进入内太阳系的,因此一些短周期的彗星很可能会来自柯伊伯带。
奥尔特云的发现在1932年,它是由爱沙尼亚的天文学家提出彗星主要是来自太阳系外层边缘的一些云团。但在1950年,荷兰的天文学家奥尔特(Jan Hendrick Oort) 便指出这个推论有矛盾的一个地方,即一个彗星并不能不停的来回在太阳系内部与外部,终会被多种因素所摧毁,其生命的周期也决不会如太阳系的年龄长。因为该云团所受的太阳辐射较弱,而且也非常稳定,同时还存在数百万颗以上的一些彗星核,同时还可以不停的产生一些新的彗星,去取代被摧毁的。另外人们一直相信,所有奥尔特云彗星的总质量,会是地球的5至100倍。
奥尔特云是50亿年前所形成的太阳及其行星的星云之残余物质,并包围着太阳系。而最广为人们接受的假设,就是奥尔特云的天体在较接近太阳的地方而形成,与其他行星及小行星十分相似,及后给仍年轻的一些大型气体行星。人们认为太阳外其他恒星也会有自己的奥尔特星云存在,又如果两颗距离十分近的恒星,其奥尔特云则会出现重叠,导致彗星走进另一颗恒星的太阳系内部。预计在1000万年以内,最有可能摄动奥尔特云的恒星是Gliese 710。
奥尔特云被人们认为如果彗星仅仅是快速飞行的一些冰块,那么它们从哪儿来,又是怎样到达这里的呢?在1950年,荷兰的天文学家简·奥尔特从而推断,在太阳系外沿就有大量的彗星,后来被称为奥尔特星云。在望远镜发明后的四个世纪里,奥尔特星云中只有很小一部分彗星进入过太阳系。因此彗星受到寒冷的高层宇宙空间的保护,就被认为是太阳系形成时早期星云的一些主要残骸。
奥尔特云的主要理论是建立于对彗星的多年观察之上。彗星所出现的时间间隔意味着大多数彗星都有一些很长的环形运动轨迹。奥尔特认为彗星主要源于带外行星亿万英里以外的一个云状区域。该区域非常遥远,太阳根本就无法将其纳入太阳系中。因此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些研究者们开始修正奥尔特的一些主要理论。并根据他们的一些理解,奥尔特星云经常浮游在太阳系边缘,因此极易受到附近恒星引力作用的直接影响。
奥尔特云则根据他们的计算,有时这些力量会将彗星从奥尔特星云拖至星际的空间。这样,它们更靠近太阳。这时,木星的引力作用要么将它们推至更小的一些轨道,要么将它们逐出太阳系。只有百分之五的彗星曾返回过它们的家园,而且那里的彗星将日渐减少。但这一理论似乎与每年所看到的稳定划过地球上空的一串串彗星并不一致。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矛盾,科学家们1991年在奥尔特理论上又加了另外一种观点。根据这种观点,奥尔特星云内层外有一个更大的天体,内环犹如一个水库,并且会源源不断的为外环提供一些新的彗星。
奥尔特云有待人类去发现,但大多数天文学家都认为它确实存在。他们还认为它是由太阳系所形成时遗留下的一些残片所组成的。因此在航天探测器到达之前,奥尔特星云的存在将是一个谜。奥尔特云被提出,对于它们的形成,科学界也各有不同学说,但如今,天文学家们则认为奥尔特云是50亿年前形成太阳及其行星的星云之残余物质,并包围着太阳系。
奥尔特云最广为人们接受的假设,就是奥尔特云物体其实是在比柯伊柏带更接近太阳的一些地区而形成的,与其它行星及小行星十分相似,但是由于它们经常被大行星的引力直接影响,此后仍然为年轻的大型气体行星,诸如木星等天体的强大引力将之逐出太阳系内部,同时使它们拥有极为椭圆或者抛物线状的轨道,并且散布于太阳系的最外层。同时,这个过程也把它们的一些轨道偏离至黄道面,并形成奥尔特云呈球状的一些形态。一些在远处的天体之轨道又被附近的恒星所摄动,使之变为圆浑,并能够长期处于太阳的远方。而远离八大行星的物体因不受到大行星的直接影响,并且散布于接近黄道面的一些盘状区中,形成柯尔柏带。这个理论同时也解释了为何奥尔特云不像柯尔柏带和八大行星的轨道一样接近黄道面,而是呈独特的一个圆球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