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身为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位名将,在小说《三国演义》之中更是被宣扬刻画,成为后世崇拜的“关二爷”。
然而,这样一代名将,在小说当中,竟是死在了东吴吕蒙的手下。
在传说中,关羽死后阴魂不散,后来竟然附身到了吕蒙的身上杀了他。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会有这样的深仇大恨呢?
公元219年,三国名将关羽,因为襄樊之战而威震华夏;同一年,他又因为襄樊之战而走向了败亡。不过,他虽然先是败于徐晃之手,又遭到了陆逊的欺骗,糜芳、傅士仁的背叛,以及马忠的擒杀,但是他最终败走麦城,还是因为吕蒙白衣渡江的毒计,于临沮被擒杀,也是因为吕蒙的安排。再加上,他在逃亡的过程中,曾多次主动联系吕蒙,希望对方顾及一下盟友的情分,都没有奏效,因此他在生命终结之时,最痛恨的人,大约非吕蒙莫属了。
真实历史上,人死如灯灭,他做不了什么,百分之七十的内容遵循了历史的《三国演义》中,他却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对吕蒙的痛恨,那就是死都不放过对方。小说第七十七回中写道,孙权在关羽被杀之后,设宴庆祝,在此战中立下大功的吕蒙,自然享受到了更多的荣宠——“(孙权)于是亲酌酒赐吕蒙”。可是吕蒙刚刚接过这杯酒,就发生了怪事,他突然把酒杯掷在了地上,然后大骂孙权是“碧眼小儿!紫髯鼠辈”,之后更是狠狠地斥责了吕蒙一番。
原来,吕蒙竟是被关羽的冤魂附体了,这下东吴君臣都惊恐不已,孙权甚至在关羽表明身份之后,“慌忙率大小将士,皆下拜”。可惜的是,就算孙权把姿态摆的再低,也没能救得了吕蒙的性命,就在关羽的冤魂离开之后,吕蒙立刻就倒在了地上,七窍流血而死。从此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关羽对吕蒙用奸计害死自己一事,怨念有多深。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的是,在此之前,有一个高僧,曾试图救吕蒙性命,只可惜没能成功,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年长的僧长大都是得道高人,他们的话语,有让人幡然醒悟的作用。更何况曾打算劝阻关羽害死吕蒙的高僧,既是关羽的同乡,又是关羽的救命恩人,他的话更容易点化关羽。可是,他最终却未能成功。这位高僧到底是谁,为什么说他是关羽的救命恩人?他又是怎么点化关羽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原来,这位高僧法号普净,是关羽的老乡,他的老家与关羽家只隔着一条河。后来,关羽在护送两位嫂嫂千里寻兄的时候,差点被敌将卞喜算计,幸好有普净提醒,他才没有中计,侥幸逃过了一劫。甚至因为此事,普净还被迫离开了自己修行多年的镇国寺,如此看来,他对关羽的恩情,不可谓不大。
到了关羽遇害之后,魂魄飘荡到了荆州的玉泉山,并一直大呼“还我头来”,普净意识到他的存在之后,唤他按落云头,再一次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并与关羽攀谈。这时关羽也非常的信任他,主动道:“愿求清诲,指点迷途”,这时普净大师道:“昔非今是,一切休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而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
也就是说,在他看来,关羽应该放下生前的旧怨,潜心修行,毕竟关羽本就是一个武将,而且曾斩杀过不少敌将,最终被敌人斩杀,并不算冤屈,不必有什么执念,其魂魄在普净看来,更算不上冤魂。关羽听完之后,“恍然大悟,稽首皈依”,日后经常在玉泉山显圣,看似是受到了点化,真的放下了执念,可是他在此之后,却依旧害得吕蒙七窍流血而死,由此可见,关羽对吕蒙的痛恨,到底有多深——竟然连普净大师都无法完全化解其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