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龙生九子,龙生九子是哪九子

        龙生九子是在我国古代的一个神话传说中存在的一个说法,根据这个说法,古代的龙生有九个儿子,按照排名从老大到老九分别为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螭吻,并且龙生九子在我国历史上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成语,由于在龙生九子九子中,根据对这个传说的描述,龙生九子九子其个性都非常独特,每个儿子的秉性都不同,因此这个成语的意思也是说用来比喻同胞兄弟之间的良莠不齐。那么龙生九子是哪九子呢?下面来看看龙生九子名字及图片。

老大囚牛

        囚牛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龙生的第一个儿子。平生爱好音乐,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雕像。这位有音乐细胞的龙子,不光立在汉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龙头形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明 李东阳 《记龙生九子》:“囚牛,龙种,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渊鉴类函》四三八《鳞介部•龙》四引明陈仁锡《潜确类书》:“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好音,形胡琴上。”一般胡琴上刻有兽形,似龙形,为囚牛。

老二睚眦

        第二个儿子睚眦,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以增加自身的强大威力。睚眦必报这个成语相比都知道,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心胸非常的狭小,任何事情都会计较,形容小恩,叫做“一饭之恩”,形容小怨,叫做“睚眦之怨”;(参看“一饭之恩”)形容心地偏狭,气量狭小,些微嫌隙都不肯相让,就叫做“睚眦必报”。而这个老二睚眦的性格也非常不好。

        睚眦乃拜文王道:“睚眦虽为龙子,然相貌丑陋,亦无呼风唤雨之能,为父所不认,因此实乃山野村夫耳。承蒙文王看重,睚眦不才,当尽力而辅之,以正吾龙子之名。睚眦乃一介武夫,引兵杀敌尚可,若论治理国家则弱。今文王可沿河畔而去,可见一垂钓老者,其名姜尚,号子牙,虽年过花甲,实乃贤者,有经天纬地之才,王可速请之,若得姜子牙,则天下可定矣。”

老三嘲风

        在汉族民俗中,龙三子嘲风象征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辟邪安宅的作用。专门用来化解风水十八煞中的反光煞。

        在汉族民间,嘲风,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常用其形状在殿角上作为房顶角上的嘲风装饰。

老四蒲牢

        蒲牢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好鸣叫。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平时最怕的是鲸鱼。每每遇到鲸鱼袭击时,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们就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人们报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即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的形状。敲钟时,让鲸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

老五狻猊

        狻猊在汉族神话传说中是龙生九子之一,形似狮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能食虎豹的猛兽,亦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常出现在汉族宫殿建筑,佛教佛像,瓷器香炉上。

老六霸下

        在上古时代的汉族传说中,霸下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功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霸下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霸下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霸下又称龙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奋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顽强地撑着,努力地向前走,并且总是不停步。

老七狴犴

        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

        狴犴龙舞原是上虞市上浦镇冯浦村的旧时民俗。南宋年间,冯姓随宋高宗康王南渡定居渔浦庙,是祭祀虞舜大帝的场所,庆典时独特的“狴犴龙舞“颇具地方特色,深受当地群众欢迎。抗战胜利时,在章镇举行的庆典会上,狴犴龙舞最引人注目。

老八负屃

        负屃是汉族神话中龙的第八个儿子。似龙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两旁的文龙是其遗像。中国碑碣的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它们有的造型古朴,碑体细滑、明亮,光可鉴人;有的刻制精致,字字有姿,笔笔生动;也有的是名家诗文石刻,脍炙人口,千古称绝,负屃,似龙形,平生好文,石碑两旁的文龙是其遗像。我国碑碣的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它们有的造型古朴,碑体细滑、明亮,光可鉴人;有的刻制精致,字字有姿,笔笔生动;也有的是名家诗文石刻,脍炙人口,千古称绝。

老九螭吻

        螭吻又叫鱼龙,鱼和龙的结合体,是古代传说龙生九子之一。九子中,螭吻被认为是来源于印度佛教。相传大约在南北朝时,由印度摩羯鱼随佛教传入后变化而来。

        螭吻,其寓意在佛家为护法,有驱凶辟邪的作用。因其性情好望喜吞,人们常把它用作建筑物的装饰,尤以作屋脊镇火的兽头为多,做张口吞脊状,并以一剑以固定之。从远古图腾崇拜的演变来看,鱼变成龙是因古代以鱼为图腾的氏族融合到了龙图腾的民族,作为族徽的图腾形象也跟着起了变化,变成了龙头鱼身的鱼龙。

龙生九子的图腾之说

        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意思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在原始人信仰中,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大多数情况下,被认为与某种动物具有亲缘关系,于是,图腾信仰便与祖先崇拜发生了关系,在许多图腾神话中,认为自己的祖先就来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或是与某种动物或植物发生过亲缘关系,于是某种动、植物便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存在了很多很多的部落,每个部落一般都会有自己的标志,这个标志就被称为是图腾,在中国,最为出名的图腾就是龙,传说龙的图腾是华夏的黄帝做出来的,黄帝当时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在进攻其他的部落之后,就会把其他部落的图腾收集过来,然后加上自己的图腾,最终形成了现在的龙的形象。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了,他们把猎获的野马野牛野猪等等畜养起来;也不单单吃那些是采拾得来的野果了,而是有选择地种植谷物以求收获。

        我们现在所了解的龙生九子之说,虽然说在之前的文章典故中都有记载,但是详细的关于龙生九子中的九子是来自于《中国吉祥图说》,这本书于2008年的时候出版,里面详细的记载了我国的图腾文化以及华夏文明的历史,尽管这九位神头鬼脸的兄弟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脾气,在中国文化中,始终神秘 玄妙,独霸一方。崇拜龙的民族,对“龙生九子”当然非常器重。明代那些文人士大夫,乐于为“云中龙”、“水中龙”后续香烟,经过他们添枝加叶,“龙子”的 谱系便越来越明晰、完善了。

        不过之前的文献记载中都是比较分散的记录了龙生九子中的九子形象,并且关于龙生九子九子存在很多其他的版本,有《菽园杂记》、《怀麓堂集》、《升庵集》、《戒庵老人漫笔》、《玉芝堂谈芸》,各个版本的龙生九子排序不同,并且九子的形象及品行描述也各有不同,比如在杨慎的《升庵外集》记录中,九子分别为老大赑屃、老二螭吻、老三蒲牢、老四狴犴、老五饕餮、老六蚣蝮、老七睚眦、老八狻猊、老九椒图,不过这个版本的说法并没有得到认可,也只是不同的文献记录会有所不同。

        虽然并没有说法,龙生九子是华夏文明的某些部落的图腾,但是龙生九子却在华夏文明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且也是由于这种九子的形象非常神圣,因此九子在我国华夏文明的很多建筑等上面都有体现。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龙生九子龙生九子是哪九子  龙生九子  龙生九子词条  九子  九子词条  
奇事

 中国十大妖男,纯爷们切勿点击

 实现神明,作为小编的我也是个纯爷们,所以我看到这些妖男之后的反应,那就是浑身的鸡皮疙瘩掉了一地,捡都检不起来的那种,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他们就是女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