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9月8日,网名为“霞光玫子”的半岛网网友发帖说,地铁前期探测的工作人员王师傅在广西路打洞探测时渗出很多水。有附近的居民称,这是因为洞连通了广西路14号的“地下水牢”,随后,这名网友来到广西路14号大院,拍下了“水牢”。王师傅挖到的是“地下水牢”吗?9月8日,记者来到广西路14号,现场探访了“地下水牢”。
9月8日,网名为“霞光玫子”的半岛网网友发帖说,地铁前期探测的工作人员王师傅在广西路打洞探测时渗出很多水。有附近的居民称,这是因为洞连通了广西路14号的“地下水牢”,随后,这名网友来到广西路14号大院,拍下了“水牢”。王师傅挖到的是“地下水牢”吗?9月8日,记者来到广西路14号,现场探访了“地下水牢”。
地铁打洞挖到“地下水牢”
8日中午,记者来到广西路,在广西路南侧,广西路14号西向20米左右,记者看到王师傅打洞留下的痕迹,洞周边湿漉漉的,有一袋泥土堵着头天打好的洞眼,记者搬开袋子,听到落下的石块打击水的声音,洞中现在还有很多水。随后,记者联系了市地矿局负责勘察工作的项目经理王忠胜,王经理表示,广西路前期探测并没有挖到什么水牢,每个洞都要挖二十多米,都会挖到地下水,当然,位于广西路上的探测洞也可能是水文探测洞。 #p#分页标题#e#
地铁前期探洞挖到的到底是不是所谓的“地下水牢”?记者来到了广西路14号。广西路14号是一个大院,进入院子,是几栋比较古老的建筑,记者通过居民了解到,广西路14号大院里面的建筑有当年德国建造的,还有日本人留下的,都改造成了宿舍和住宅房。
进入大院,记者看到大院的右侧有一个菜园,菜园里有一个建筑很像碉堡。碉堡高约4米,南面是用砖砌的墙,东面有一个木门,已被植物遮挡住,西面、北面和顶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西面还有一个门,已经用砖堵住,顶部有一米高的圆形护墙,可下到底部。记者通过大院内居民了解到,这个碉堡就是“地下水牢”的地面部分,下面全是水,里面还有很复杂的构造。
这个水牢我下去过
“这就是日本当年侵略青岛的时候留下的地下水牢,十几年前怕小孩掉下去,就用砖头把西门给堵住了。”住在14号大院的段女士指着堵住的“水牢”西门,向记者介绍。段女士今年75岁,一直住在广西路14号大院,对于大院里的“地下水牢”的历史,段女士很是了解。
段女士向记者介绍说,外面地铁探洞挖到的水十有八九就是“地下水牢”里的水了。“我是很了解这个水牢的,我以前也下去过。从西门进去,是一个向下的台阶,大概有三四十级阶梯,然后就下到一个大房间,又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伸展,延伸几十米。”段女士说道。 #p#分页标题#e#
“水牢里全都是水,下去后长长的坑道两边分成多个房间,这些房间就是用来关押‘犯人’的。”段女士表示,“新中国成立后,这个水牢就一直空置了,附近都种上了蔬菜,人们从里面抽水浇地,后来,又怕小孩玩耍时掉下去,就用砖头将门给封死了。”
“大概在1992年吧,水牢的西门被封堵。”同时家住14号大院的79岁高龄的侯先生向记者说道,侯先生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工作、生活都在这个院里。
大院里的房子是监狱?
据侯先生介绍,“水牢”台阶有就有一两米高,下去是一个大房间,里面全都是水,“水牢”里为什么一直有水呢?侯先生向记者解释道,可能是有的坑道坍塌,海水或地下水侵入,只要不抽水就淹没。
“这个院里除了有水牢以外,还有一个监狱,也是日本人留下的。”侯先生指着旁边的一座房子,向记者介绍道,“现在改造成职工宿舍了,是院里的7号楼,以前那里还是我的办公楼。”
侯先生向记者介绍道,这座楼以前是关押比较高级的官员的,没有窗户,每个房间就有一个小洞,用来通风,现在的窗户都是后期通开的。后来,这里有一阵被用作办公楼。“我就在这个‘监狱’里工作过,里面设计得很独特,它的东面是保卫室,在保卫室里可以听到其他房间的动静。” #p#分页标题#e#
文物部门将现场调查
广西路14号大院里的碉堡到底是不是日本人当年留下的“水牢”出入口?记者采访了青岛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和青岛市社科院研究员张树峰先生,青岛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表示,广西路14号记载的文物只有德华银行建筑和矿务公司办公楼,并没有“地下水牢”的记载,而张树峰研究员也表示对“地下水牢”并不知情。
同时,青岛市文物局有关人员表示,对广西路14号是否存有“地下水牢”,他们将派专人前去调查。
广西路14号坑道口的“碉堡”,静静地矗立在院中,几十年来未曾对其真正探询过,其坑道的结构、施工及用途至今仍是个谜。如果您了解它的历史,您可以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80889088,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