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河道现场进行挖掘。 记者 尚洪涛摄
发现骨头
在汤峪小河道玩时,三人发现一些动物骨头,“不会是课本里说的化石吧?”三人一合计求助114,打通了陕西自然博物馆的电话
专家判定
这是新生代第三纪中新世早期距今1000万年左右的犀牛、羚羊、三趾马、原始鹿等哺乳动物化石群
研究价值
对恢复古生物的原型、了解哺乳动物的进化和陕西地域气候的演变过程,具有极高研究价值
本来是去田间小河沟玩,没想到却发现了1000万年前的“大犀牛”!日前,蓝田县焦岱镇三个农村孩子,就因为一次戏水,在汤峪河道发现了犀牛等大型哺乳动物化石群。经专家初步判定,这是一片约1000万年前的哺乳动物化石群。这一化石群的发现,对恢复古生物的原型、了解哺乳动物的进化和陕西地域气候的演变过程具有极高研究价值。
三个发现化石的少年获得表彰和奖励。
昨日,负责对化石群进行勘探的陕西自然博物馆正式展开化石发掘工作,并专门赶往焦岱镇,向这三名农村少年送上锦旗及奖金。
奖励有功三少年
昨日文物部门为他们颁发奖金
8月4日下午,天气闷热异常,蓝田县焦岱镇的雷佳、商黎明、梁诚三个少年约好到汤峪田间的小河道中戏水。玩耍时,无意发现一些奇怪的“动物骨头”:这“骨头”很奇怪,硬得像石头,还有几块很明显是动物牙齿。
“当时我们就猜,这不会就是课本里说的化石吧?”昨日向记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13岁的雷佳说。三人激动又好奇,一合计,先拨114寻求帮助,随后打通了陕西自然博物馆的电话。三个男孩约定,在工作人员到来前一定要保护好化石。
陕西自然博物馆馆长李占岐昨日介绍,接到三个孩子提供的线索后,他们立刻派出7名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采集部分化石标本进行研究,随后又与西北大学古生物专家李永项教授和赵聚发高工多次奔赴现场,“经过半个月的勘测,我们已初步断定,这是新生代第三纪中新世早期距今1000万年左右的哺乳动物化石群。
推荐文章:水怪之谜 火山爆发 动物性行为 摩天大楼 #p#分页标题#e#”
1000万年前的化石群!这是雷佳和他的伙伴们没想到的。昨日,当每人捧着锦旗和千元奖金,三个男孩连说:“特激动!”他们也希望,这些化石能早日进入博物馆或研究机构,让更多人了解它们的价值。
考古挖掘现场。
掘出犀牛原始鹿化石
可推测陕西地区原属亚热带气候
昨天,记者随专家一起来到发掘现场,河道里一些黄色或白色的古生物化石裸露在红土层中,而已发掘出的化石被整块摆放在河道旁的油布毡上。正在进行发掘的技工赵东红介绍说,已发掘出的化石中,分别有原始鹿的鹿角,三趾马的完整上颌,以及犀牛的下颌、跟骨、右边距骨、臼齿、股部和右肩胛的部分。
今年已八旬高龄的赵聚发高工,曾参与了多项大型动物化石的发掘工作,根据他的判断,犀牛、羚羊、三趾马、原始鹿这些物种都生活在亚热带地区,因此通过蓝田这处化石点的发现,可以推测:在1000万年前,陕西地区应属于热带或者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丰富,水源充足,很适宜大型动物在此地生存。”
发现的化石动物种类多
期待河道底下能掘出更多化石
目前,专家们正在发掘的裸露化石分布面积约为200平方米。但专家估计,实际化石存在面积会大于此。
“河道底下可能有更多化石,我们也期待通过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获得更多的信息。”李永项教授对这片大型哺乳动物化石群的“现身”非常欣喜,“这次发现的化石不仅动物种类多,而且相对完整,将给今后的自然科学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极有可能恢复古生物的原型,对专家研究哺乳动物的进化和陕西地域气候的演变过程具有较高价值。”
了解一下
河床受冲刷让沉睡化石“浮出水面”
在很多人印象里,化石都是深埋在地下的,更别说距今1000万年前的化石,“这次怎么这么轻易就被孩子在河床上发现了呢?”
赵东红这样解释,“千万年前,地壳运动使生物们被深深埋到了地下,随着时间的延续,生物们变成了包裹在地底的化石。而在此后,又经过多次地壳变化、河床迁移、河水冲刷河床,化石就极有可能颠覆位置,‘重见天日’了。”
推荐文章:51区 彩虹图片 美国黄石公园 奇闻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