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怎样发明的呢?为了传递信息和方便交流,上古时先民结绳记事,《易经·系辞》中说:“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绳记事起源于旧石器时代后期,当时原始人不仅用绳索捆束东西、捆绑野兽、遮盖装饰身体等,还用来记录大事。古代没有“记”字,最早为“纪”字。古字“纪”就是结绳记事的象形。此后的甲骨文中还保留着结绳记数的图像,如一条横列的结绳表示 “一”,二条为“二”,三条为“三”,四条为“四”,交叉结绳为“五”。竖列的结绳,一条为“一十”,二条为“二十”等。我们的祖先还用粗细、长短、颜色不同的绳子来记很多事。结绳可以传给后代。鲁迅在《门外文谈》中写到:“我们那里(绍兴)的乡下人,碰到明天要做一件紧要事,怕会忘记时,也常常说 ‘裤带上打一个结!’”浙东一带农民请别人办一件事情时,常说这句话,意思是请对方不要忘记。
上古时期除了结绳记事外,还有刻木记事。有关人员曾在云南发现了一块刻木,上面刻着“×”的符号,意思是三个人月圆时会面和三包礼物。刻木记事就是在木头上刻出许多不同的符号,用来帮助记忆、传递信息。刻痕深表示重大事件,刻痕浅表示较小事件,刻有直线、斜线、交叉线等表示复杂的事情。
我们的先民还用一些实物来表达某种含义。如选用一尺细长的木棍,一头劈开,夹着鸡毛,或者一小节点着火的绳子和红辣椒,作为通报紧急事情的书信;为了把信息传递得更久远,人们用坟堆、陵墓等作为记忆的符号;用地界、石板、围墙等作为财产范围的标记。
远古的文字符号是从象形图画开始的,例如有人猎获到一头牛,想把这件事告诉他人,他就把牛的模样刻画在山崖或器具上。这样的图画成为语言符号,起到了文字的作用。画图记事、画图示意的方法流传了很久,传说清朝大臣曾国藩的部将鲍超被太平军围困,他画了一张图,辗转送到曾国藩手中,得到救援。鲍超画了一个大圆圈,圈里歪歪斜斜写着“鲍”字,圈外画了几条狗。
在文字产生之前,岩画是一种重要的记事方式。江苏锦屏山南麓的将军崖岩画有“东方天书”之称,其主要内容有人面、兽面、农作物、日、月、网、鱼等。岩画中有3个圆形的太阳,各刻20条光芒线,附近还有一条6米多长磨得发白的“银河”,其中许多人工凿磨的圆窝,好似天上的点点繁星。还有类似禾苗的线条与大地相连,下面还有三角形的根部,好像是一些站在田间的人。
墨西哥发现西半球最古老文字
虽然这块石头上的图案像随意的涂鸦之作,它所要表达的意思也不甚了了,但是考古学家仍然可以确定,上面的图案是西半球最古老的文字。
考古学家斯蒂芬·休斯顿表示:“我们把它当成是西半球最早的文字证据……它的线条,图案的规则性和顺序都告诉我们这是一种文字,但是我们不知道它要表达什么意思。”
虽然考古学家还未破解这些文字,但是他们认为出现在这块矩形石头上的图案揭示了一种此前不为人们所知的古代文字书写系统。
据报道,在这块35厘米长、20厘米宽和12厘米厚的石头上刻着62个精致的图案,其中包括昆虫、鱼、玉米等,一部分图案重复出现过3、4次。研究人员认为,这上面的文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00年前,甚至更早。这个结果使得人类发现的西半球最古老文字的时间提早了400年。
1999年,修路工人在墨西哥东部韦拉克鲁斯的一个村庄发现了这块石头,那里被考古学家誉“奥尔麦克文明的腹地”。在经过6年的研究后,考古学家最终认定这块石头上的图案正是西半球最古老的文字。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了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
神奇的古文字 红崖天书谁能破解?
在贵州关岭县龙爪村晒甲山的一岩壁上,分布着20多个怪异而神奇的古文字,其内容无人能解,人称“天书”,因刻有“天书”的岩壁呈红色,又被称为“红崖天书”。
在贵州关岭县龙爪村晒甲山的一岩壁上,分布着20多个怪异而神奇的古文字,其内容无人能解,人称“天书”,因刻有“天书”的岩壁呈红色,又被称为“红崖天书”。
是谁在这荒山野岭开凿石壁?是谁在壁上写下了如此文字?这些文字记录了什么故事?人们对此展开了无尽的猜想。
天书似篆非篆,若隶非隶,非镌非刻,横不成列,竖不成行,大者如斗,小者如升。
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关岭因境内的关索岭得名。关索岭地势险峻,是古代兵家必争地,“红崖天书”隶属关岭县,距黄果树瀑布仅数里之遥。
在距黄果树瀑布约7公里的红崖山的半山上,有一块巨大的浅红色绝壁,壁长100米,高达30多米,在山峦的一片绿色中,格外耀眼夺目,好似镶嵌在碧绿地毯中的红宝石。石壁上有20余个深红色的形似古文的符号,似篆非篆,若隶非隶,非镌非刻,横不成列,竖不成行,大者如斗,小者如升,均透出一种古朴苍劲的韵味。
关岭县外宣中心主任张定文说,有关“红崖天书”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公元1500年前后,那时“红崖天书”被人们称为“红岩碑”,晒甲山被当地人称为红岩山。
据《贵州图经新志》记载:“红岩山,在永宁州西北八十里。山间居民,间闻洞中有铜鼓声,或岩上红光如火,则是年必有瘴疠。世传以为诸葛武侯驻兵息鼓之所。”
据介绍,“红崖天书”的发现者并非地理学家、考古学家或探险者,而是一位古代诗人。明代的黔籍文人邵元善,游山玩水之余写了一首《红崖诗》,由此,“天书”被世人所知,史学家、考古学家蜂拥而至。
清光绪末年,日本学者德丸作藏、鸟居龙藏不远万里到黔考察,并将“红崖天书”摹本带回国内,在日本学术界引起轰动,“红崖天书”扬名海内外。
考过专家至今还未破解的6种历史文字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有很多古老的文明兴衰,而我们想要去考证这些历史中的文明,只能通过其遗留下来的文字记录,才能了解一二。而一些古文化对我们来说,如今仍旧是个未知的谜团,因为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无法找到破译其文字的密码。以下6种文字,就是如今的考古学家还未能破解的古老文字。
1,苏萨的原始埃兰文字
原始埃兰文字与人类最早使用的文字系统一样古老。换言之,这种文字与被视为人类最早的文字系统的苏美尔文字属于同一时期。原始埃兰文字发源于新月沃地。记载详实的埃兰文字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西南部。但是在埃兰文字出现之前大约500年,原始埃兰文字就在埃兰王朝的首都苏萨出现了。
考古学家发现了大约1600块刻着原始埃兰文字的刻板。这种文字很可能与苏美尔楔形文字的直接前身——原始楔形文字存在某种关联,因为二者在某些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与苏美尔楔形文字不同,原始埃兰文字存在的时间较短,大约只有一两个世纪。很难判断这两个文字系统到底哪个更早出现。无论如何,在已知的文字当中,原始埃兰文字都是尚未破译的最古老文字。这个文字系统包含的象形文字和抽象符号依然是个未解之谜。从这些文字的粗糙程度来看,其作者似乎并非专业人士。这或许也是原始埃兰文字存在时间较短的原因之一。
2,原始西奈文字系统
#p#分页标题#e#
作为希腊字母的起源,中东地区的腓尼基字母到底源于何处一直存在争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过去有关最早的字母系统诞生于公元前1600年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的观点已经发生了改变。美国埃及学家1999年在埃及中部的底比斯和帝王谷附近发现了一批刻有字迹的石板。石板上的符号类似闪米特文字,发现者认为其可追溯到公元前1900年至公元前1800年。当时很多闪米特人迁往富庶的古埃及谋生,同时也将文字传了过去。这种文字和上个世纪在西奈半岛发现的原始西奈文字非常相近,但诞生得更早。
1904年至1905年英国埃及学家在西奈半岛的一个绿松石矿遗址发现了一种诞生于公元前1600年的字母文字,使用者是几千年前为法老工作的迦南矿工。1999年发现的文字和这种字母文字非常相似。新发现的是一种以闪米特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系统,但也受到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影响。这种字母系统比腓尼基字母的诞生要早6个世纪。由于与原始迦南字母和象形文字类似,科学家破译了一小部分字母,但大部分依然未解。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的迦南矿工很可能将这些字母传到了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而后来的腓尼基字母就诞生在这里。这些迦南矿工在人类文化传播的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1952年语言学家破译了线形文字B。在克里特岛克诺索斯宫发现 的泥板上,那蛛丝般的文字之谜由此被揭开。而克诺索斯宫正是公元前第二个千年爱琴海地区的米诺斯文明的发源地。克里特岛是连接古希腊和中东地区的桥梁。为 了便于在贸易和祭祀中记录,腓尼基文字从克里特岛这个入口传入了古希腊。
但是关于希腊文字与中东的早期文字之间的联系,还存在着不少未解谜 团。目前可以确定的是,线形文字B是希腊文字的直接前身,而不像过去认为的那样,是纯粹的克里特文字。它很可能是一种更加古老并且同样来源于克里特岛的语 言在受到希腊语言影响之后演变出来的文字,而这种更加古老的文字被称为线形文字A。
线形文字A发现于克里特岛的阿基亚特里亚达宫,是线形文 字B的直接前身。其传播过程与新宫殿时代(公元前1700年至公元前1350年)正相符,并且是古希腊时期地中海地区的第一种音节文字。线形文字A与线形 文字B之间有很多明显的相似之处,因此可以通过后者推测前者某些文字的含义,但线形文字A迄今为止尚未完全破解。#p#分页标题#e#
线形文字A是从一种起源于中东的原始象形文字演化而来。在克里特岛发现的斐斯托斯圆盘上的这种象形文字可能记录着一次宗教仪式。和线形文字A一样,克里特象形文字在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心目中依然是个谜。
伊比利亚半岛的前罗马帝国时期文化充满了神秘的色彩。经典著作中有关伊比利亚和凯尔特伊比利亚文明的描述少之又少。直到公元前3世纪末,也就是迦太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以及迦太基与罗马为了在地中海地区争夺霸权而爆发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相关的文献才多了起来。
在历史学家眼中,伊比利亚半岛在这个时间点之前的历史一直是一片模糊。要重建这段历史十分困难。只有从考古学中才能获得对在此之前居住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的一知半解。目前已经发现超过2000件刻有伊比利亚文字的不同形式——南方形式、黎凡特形式和西南形式的铜板或陶片,这些铭文资料可谓相当丰富。
伊比利亚字母来源于腓尼基字母。从公元前9世纪末开始,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与腓尼基航海家和黎凡特商人往来越来越频繁,到了公元前5世纪伊比利亚文字应运而生,并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传入凯尔特伊比利亚人居住的埃布罗河流域。凯尔特伊比利亚人的文字和伊比利亚文字截然不同,来源于印欧语系。伊比利亚文字是半音节文字,拥有28个符号,对了解伊比利亚和凯尔特伊比利亚文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22年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曼努埃尔·戈麦斯·莫雷诺根据铭文资料,发现了伊比利亚文字和西班牙语之间的联系。换言之,公元前3世纪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就可以用伊比利亚文字的黎凡特形式阅读和书写了。他们通常用锥子将文字刻在铅板上。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没能破译这种文字。
5,奥尔梅克象形文字
多年来专家一直认为中部美洲几大文明有着共同的核心内容。虽然这一观点的反对者甚多,但几乎所有人都赞同多姿多彩的中部美洲文明来源于奥尔梅克文明。公元前第二个千年至公元前5世纪,奥尔梅克文明在现在的墨西哥东南部经历了诞生、繁盛到衰亡的过程。#p#分页标题#e#
奥 尔梅克人建立了一个结构复杂的社会,在接下来的数百年内成为玛雅社会和阿兹台克社会的模板。在原始社会,出现文字往往是一个民族兴旺强盛的象征。直到10 年前,历史学家还认为是萨波特克人创造了中部美洲的文字。然而,大量证据显示,奥尔梅克人的文字为中部美洲的文字奠定了基础。在位于墨西哥南部的拉文塔遗 址发现了大量刻有象形文字的陶片和石碑。
然而,这些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第一个千年中叶的文字很难破译,因为很难将象形文字和画像区分开来。这些所谓的奥尔梅克象形文字与玛雅象形文字非常相似,而这也印证了中部美洲的所有文字都曾受到奥尔梅克文字启发的观点。
玛雅文化与外星人有关? 文字无法破解
玛雅文化和天外来客是当代两个不解之谜。为了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世界上许多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了大量的探索。艾利克和克瑞希·乌姆兰根据现代宇航和考古方面的新发现,作出了一个大胆而离奇的结论:玛雅文化和天外来客是联系的。
敲不开的“硬壳果”
十六世纪中叶,西班牙殖民主义者,顺着哥伦布的足迹,踏上中美土地,来到了玛雅部落。玛雅人委派通译者佳觉,向西班牙第一任主教兰多介绍了自己的文明。兰多被玛雅典籍中记载的事情吓坏了,认为这是“魔鬼干的活儿”,于是下令全部焚毁。经过这番浩劫之后,玛雅主人一下子神奇地失踪了,他们灿烂的文化也随之成了一个谜。
300年后,年轻的美国外交官斯蒂文写了一本《旅行纪实——中美加帕斯和尤卡坦》激起了人们研究玛雅文化的热潮,于是不少人致力于研究十六世纪中叶的那场浩劫后,仅留下的三部玛雅典籍和一些石碑、壁画等,然而,玛雅的文字是那样古怪,那样难懂。数百年来,这三部像天书一样的玛雅典籍,吸引着无数想要“打开”这“硬壳果”的人,但到头来,他们都只能望洋兴叹。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研究玛雅文化,美国和苏联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甚至还使用了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即使如此,到目前为止,据说也仅仅认出其中的三分之一。
1966年,有人根据已认出的这些玛雅文字,试译了奎瑞瓜山顶上的一块玛雅石碑,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它竟是一部编年史。据透露,编年史中记有发生于九千万年前,甚至四亿年前的事情。可是四亿年前,地球还处在中生代,根本没有人类的痕迹,难怪那些欧洲的宗教狂人要认为通译者佳觉所介绍的玛雅文明是“魔鬼干的活儿”了。
玛雅的文字连现代电子计算机都“敲”不开,而且他们的历史要上溯到四万万年以前。可见,他们绝不是一个落后的民族。
数系、纪年和古怪的历法
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数系中的“0”这个符号的发明和应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者从玛雅文化的研究中发现,至少在公元前4-3世纪,玛雅人已应用了“0”这个数学概念,而且玛雅数系的特点是20进位的,在石碑中竟出现了有长达十一位的大数字。例如,在计时上,玛雅人有一个称为阿劳东的单位,就相当于23040000000个日。这样巨大的单位,只有在测量星际距离和星际航行时才需要到。因而,玛雅的数系被人们誉为“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每个民族一般都有一个纪元。罗马帝国的纪元以它的建立为起点;希腊以第一次古奥林匹克竞技为起点;基督教国家则以耶稣的诞辰为起点。但在玛雅的传说中,他们有好几个纪元,每个纪元都是以地球毁灭性破坏的结束为起点的。玛雅的最后一个纪元开始于公元前3113年,这正是他们在中美定居下来的日子;玛雅的上一个纪元开始于公元前11000年,那时正好地球上冰河期结束;再往前推,他们还有三个纪元,每个纪元的时间都要以几十万年或几百万年来计算。
玛雅人的历法也非常精确。他们精确地计算出太阳年的长度,即一年为365.2420日。这是十六世纪的欧洲殖民主义者所望尘莫及的,因为那时的欧洲,普遍使用的还是粗糙得多的恺撒历。不仅如此,玛雅人还制定了太阴历,算出了金星公转一周的时间,并找出了纠正太阳历和太阴历积累误差的方法。
尽管当时的玛雅人有如此精确的太阳历和太阴历,但他们却十分珍视一个由十三个月组成一年、每个月为二十天的奇怪日历。显然,连中美其他土著都知道,这种二百六十天为一年的日历是毫无使用价值的,他们都有比这奇怪日历更符合年月、四季、昼夜运转规律的日历。那么,这个奇怪的日历是否是玛雅祖先从另外“世界”带来的一部分遗产呢?与埃及的金字塔不同,尤卡坦半岛上的金字塔更像一个祭坛,因此看来它的功用不仅仅是国王或首领的坟墓
6,复活节岛的象形文字
1770年西班牙航海家、制图师费利佩·冈萨雷斯·德阿埃多登上了复活节岛,随即强迫岛上居民签署协议,向西班牙国王俯首称臣。岛民在协议上签下了一些奇怪的符号,这些符号属于一种可能起源于南岛语系的原始文字系统。而复活节岛岛民很可能就是南岛语族波利尼西亚人的后代。
19 世纪中叶,法国传教士欧仁·埃罗成为定居在复活节岛上的第一个欧洲人。正是他让岛外的世界了解了朗格朗格——一套在复活节岛上发现的符号。朗格朗格包括 21个符号,可能是一种使用鲨鱼牙齿刻在模板上的象形文字。在复活节岛的历史上,岛民创造了这种状似人形、天体和 #p#分页标题#e#动物的象形文字,使用牛耕式转行书写法 ——下一行接在上一行文字的末尾反方向书写。这些象形文字书写在使用托罗密罗树木材制成的木板上,但就是这个细节导致很难分析其诞生年代,因为只能根据碳 14年代测定法分析木材的年代,而无法确定书写者到底是什么时候把文字刻在木板上的。
有些专家认为,朗格朗格诞生于欧洲人登岛之后。然而, 岛上的岩洞中也有类似的象形文字出现,而这些显然是在欧洲人登岛之前就存在了。这似乎暗示着朗格朗格是发源于复活节岛本土的文字。还有专家认为,这种文字 与印度河流域的古文字有着亲缘关系,但这种假设尚无确凿证据支持。无论如何,如果能够破译朗格朗格,必然有利于了解复活节岛神秘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