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1年5月,即农历辛卯年四月,江淮干旱,洪泽湖几近死水位,没于泽国三百余载的明祖陵地宫露出水面,引发了外界对于此神秘皇陵的高度兴奋。
明祖陵为何在水下
出南京向北,沿205国道拐入121省道,即宁徐路向北,穿过盱眙县城,经过淮河大桥后不久,即可见风景名胜指示牌—明祖陵。而盱眙县在此处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也被命名为明祖陵。打开盱眙县的政府网站,有一栏便称为“帝王故里”。
此次明祖陵地宫献身,可见地宫甬道和9座大小不一的石拱门及石门前的汉白玉围栏,600年前的朱砂颜色依然可见,透过石拱门地宫内部的石门也清晰可见,石拱门内积水触手可及。被洪泽湖埋没的明祖陵外城墙也露出水面。
为了确保地宫内的文物不被氧化风化,明祖陵文物管理处向地宫注水,以保持地宫内外湿度一致。明祖陵地宫惊鸿一现后,重归寂静。
盱眙县与朱元璋有相当的渊源,当地流传一个故事。当年朱元璋打下天下后,曾经想定都盱眙,他在一座山头数周围的山头的数量,数来数去少一座,觉得甚是不吉利,后来改定都南京。当地人笑说,朱洪武忘了数自己屁股下的那一座了,否则明都将会在盱眙了。
世人皆知朱元璋祖籍凤阳,为何明祖陵会在盱眙,这里面史学界也是各说各话。《明史•太祖本纪》里说:太祖……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
这里所说的濠州之钟离,在如今凤阳县的东侧数十里处。
从《明史》的记载里可以看出,朱元璋祖上应当是相当贫困,四处迁徙。他的祖父朱初一,60多岁时,流落在古泗州境内,为双沟镇一个财主家放猪。朱初一带着全家搭个窝棚,就住在洪泽湖边孙家岗为水财主放猪、垦荒,以维持生计。
《明史》载:“(洪武)六年……六月壬午,盱眙献瑞麦,荐宗庙……十九年……八月甲辰,命皇太子修泗州盱眙祖陵,葬德祖以下帝后冕服。”朱元璋将其曾祖父、高祖父的衣冠冢、祖父朱初一的实际葬地合祀于此。追封并重葬其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和高祖朱百六三代帝后,次年在陵前建享殿,前后历时近30年。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后,在陵东不断增修堤防。
据当地百姓介绍,明祖陵周围八成人都姓朱,据说是当年朱元璋的赐姓,让他们在周围可以保护祖陵不受破坏。
在1963年的洪泽湖大旱时,明祖陵古城墙以及部分建筑物的墙基就曾经裸露出来,当时被江苏省文管会考察古徐国遗址的专家发现,并确认为明祖陵。往后,又在1993年、2001年先后发生旱灾,特别是2001年的大旱,使明祖陵的外墙露出1178米,是历次干旱中陵墓裸露最多的一次。
从《明史》的记载可以看出,盱眙的明祖陵应该是确凿无疑的。但是,为什么朱元璋会把祖陵修在了水下呢?这里就不能不提及黄河夺淮的旧事。
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刘大夏筑太行堤阻断黄河北支,使南支夺淮入海后,河道开始紊乱,淮河中、下游连年洪水泛滥,祖陵不断遭受水患。明万历年间总理河道的工部尚书潘季驯提出了“蓄淮刷黄”的治水方略。他主张筑堤纳水归于一道,反对疏浚支流另开新河,而应当“筑堤束水,以水攻沙”、“借水攻沙,以水治水”,最终潘季驯取得了明神宗的支持。
但很快清河口泥沙高淤,靠近这里的淮河河床也被黄水倒灌而增高了,这又使淮水的冲击力减弱,遇阻即回,沙随波停,淮水所带泥沙又在清河口停淤。淮水无力刷黄,又无法从清河口入海,而入湖故道又尽筑高堰,淮水上溢泛滥,“不得不久潴旁溢,汪汇浩荡,始犹淹漫两岸,会合诸湖,继而夏秋泛涨,一望无际,浩荡龙沙,震惊陵寝,而泗洲之祸岁烈一岁矣。”
潘季驯的治水方针在实践中被“检验”得头破血流,但他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与权威,不仅革除了反对意见的阻挠,而且甚至编造谎言,说祖陵“松柏之郁茂,护沙之如故”。就是到了万历二十年仍然上疏坚持自己的主张,把分流之议列为病议,痛加指陈。而这时淮泗一带水患频仍,早已成不争的事实。
连年的天灾加上人祸,到了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六月,淮河上下游地区,连续70天阴雨,随着黄河夺淮的决定性一役,泗州城倾覆与滔天洪水之中,明祖陵也就此沉入水下。
朱元璋祖籍争夺战
明祖陵没于水中后,并未得到安宁,有人甚至怀疑朱元璋根本就记不清自己的祖籍地在哪里,修建明祖陵也只是受了当地人的欺骗而修建在此,最后,连朱元璋自己的出生地都成了悬疑。近些年来,史学界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由地方为代表,对朱元璋的祖籍展开了争夺战,比较著名的由“凤阳说”、“嘉山(明光)说”、“盱眙说”。实际上,这几个地方,在元代属于淮安道和安丰道交界地方,人口流动相当频繁,一个人究竟属于淮安道还是安丰道,有时候自己未必都很清楚。
实际上,在明代时,也有对朱元璋的祖籍的争夺,“无利不起早”,无不是想借机上位,争夺利益。早在明正德年间以后,泗州盱眙官员就开始向凤阳争夺朱元璋的出生地,到万历年间止,在长达近100年的“争夺战”中,凤阳一枪未发,全是泗州盱眙的枪炮声。但在官方史料记载中,朱元璋出生地,“凤阳说”仍是明代史家们的主流声音。清代至新中国成立之初,“盱眙说”自动销声匿迹,“凤阳说”成为中国史学家们的唯一声音。
改革开放以来,朱元璋祖籍争夺再现:在“嘉山说”“盱眙说”“明光说”沸沸扬扬的日子里,“凤阳说”不仅一声未发,甚至连凤阳当地的文人、凤阳方志在争论之初亦为“嘉山说”帮腔。当多位史学家介入这一专题研究领域后,立即得出完全相同的结论:“朱元璋出生地‘凤阳说’反映了历史事实,故‘盱眙说’等另类说法可以休矣!” 这是因为,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其历史距今仅600余年,由于身份特殊,记载他的事迹不仅文献多,而且时间并不遥远。其中关于他的出生地,不仅有文献记载,而且有本人多次口述记录,十分清楚。而所谓“盱眙说”“明光说”,或以民间传说来替代史料,或在历史文献中搞“躲猫猫”,无法得到史学家们的认同。
《明史•太祖本纪》内明确记载:(元)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即凤阳陵也。
朱元璋究竟给凤阳人民又带去了什么呢—“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
洪泽湖与泗州城的浮沉
说到明祖陵的历史,就不能不提到于此紧密相关的两个概念—洪泽湖、泗州城。可以说,这三者非发源于一时,然终归于一水。
在洪泽湖北岸的泗洪县地区,历来有一个传说,据说沉没于洪泽湖底的泗州城60年会现一次,届时可以看到泗州城内的人们栩栩如生的样子,有的人正在家里休息,有的人顶着个锅在街上行走。
在老百姓的传说里,洪泽湖是这样形成的:
有一年,不知道什么原因,西王母决定要将淮河地区的人全部淹死,城池毁掉。于是她派了一个人挑了一担水,这两只桶里的水,是四海一半的水量。这事被八仙之一的张果老知道了,他觉得这样做太残忍了,决定救泗州城人。于是他骑上了小毛驴直奔泗州城。见到了那个担水的人,借口说,自己的毛驴口渴,是不是能让毛驴喝口水好赶路。那个担水的人就答应了,谁知道毛驴一口将一桶水喝光,张嘴就去喝另外一桶。担水的人一看,急了,伸腿就将水桶踢翻,顿时巨浪滔天,泗州城转眼限于洪水之下。
传说毕竟是传说,那么洪泽湖究竟是怎么来的,泗州城又是如何被淹没的呢?
洪泽湖在五大淡水湖泊中排名第4位,位于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原为浅水小湖群,古称富陵湖,两汉以后称破釜塘,隋称洪泽浦,唐(618—907年)始名洪泽湖。淮河是入湖的最大河流和水量的补给源,淮河来水占入湖总水量的70%以上。
洪泽湖区开发历史很久,在洪泽湖形成之前,这里是一个河湖相间的洼地,湖群众多。在这块水草茂盛土地肥沃的地方,自古就是淮夷民族居住的地方。
泗州城始建于北周,隋朝时毁于战乱,唐代重新兴建。由于泗州城地处淮河下游,汴河之口,为中原区域之襟喉,南北交通之要冲,政治、经济、军事地位十分重要。至宋代,泗州城已十分繁华,历史上称为“奔驰马骤无间时”。每年的各类“祭祀”活动使泗州城成为朱明王朝的“行宫”,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唐代著名大将李光弼被封为临淮王,驻守今泗洪故地。唐代韩偓作有《过临淮故里》诗:“交游昔岁已凋零,第宅今来亦变更。旧庙荒凉时飨绝,诸孙饥冻一官成。五湖竟负他年志,百战空垂异代名。荣盛几何流落久,遣人襟抱薄浮生。”
宋代秦少游还在泗州完成了他的诗歌代表作《泗州东城晚望》:“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1194年,随着黄河夺淮河下游入海,黄河对淮河的影响加剧,大量的黄水入淮,使黄淮汇流处的清口以上河段水位抬高,导致淮水下泄受阻,致使洪泽洼地积水扩大,洪泽湖形成加快,同时使得洪泽湖边上“水陆都会”的泗州城遭受水灾也随着逐年加剧。#p#分页标题#e#
据《明史•河渠志》、《淮系年表》、《泗州志》、《帝乡纪略》等史籍记载统计,从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至金明昌五年(1194年),共1059年,泗州城被淹事件29次,平均36年发生一次水灾。从1194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洪泽湖水库初步建成以前,共计384年,泗州城被淹事件达43次,平均8.9年发生一次严重淹城水灾。黄河夺淮后比夺淮前,泗州城遭淹频次增加4倍。从明万历六年(1578年)至康熙十九年(1680年),共102年,在这个期间,泗州城遭水灾淹城事件达29次,平均3.5年就发生一次淹城事件。每次大水淹城,都会发生街巷行舟,房舍顷颓、民多逃亡的惨景。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六月,淮河上下游地区,连续70天阴雨,最终繁荣了900多年的泗州城,被湮没在浩浩的洪水之中,
古泗州城当年并没有受到洪水毁灭性的破坏,而是随后逐年为泥沙淤积所掩埋,较容易恢复原貌。由于意大利的庞贝城是因火山爆发而埋入地下的,发掘之后引起世界轰动。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专家把古泗州城称为“中国的庞贝城”。
明朝祖陵埋葬水底:背后藏一骇人秘密
苍天并不在乎帝王祖宗的高贵,浩大的洪水依旧滚滚而来,让这方樵夫牧童望而生畏的神圣的土地顷刻间沦为泽国,那些无比忠诚的文臣武将也在这场洪水中相继倒下,在淤泥中酣睡,渐至湮没无闻。明祖陵就成了一个遥远的传说,洪泽湖中有个“大墓头”,这就是那一带人民偶尔提起的故事……
水底古墓之谜
桑田变沧海,沧海又变桑田,明祖陵从一发现开始,周遭就充满了传奇色彩。
明祖陵外景
1963年,洪泽湖遇到了特大干旱,水位下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一批大型石像露出水面,这些石像东倒西歪,躺在了淤泥之中,他们被雕塑成麒麟、雄狮、带鞍子的马和牵马侍从、还有文臣、武将、太监等形象,根据专家的研究,被确认为明祖陵,此时,距明祖陵成为水下皇陵已整整近300年。
图为露出真身的明祖陵地宫拱门和甬道
明祖陵位于江苏省盱眙县洪泽湖的西岸,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说实话,明祖陵所在的位置并不理想,它并不处于高山大阜之侧,而是在有“九岗十八洼”之称的丘岗之地。#p#分页标题#e#
当时的堪舆大师刘基等,就知道明祖陵所在地并不是完美的万年吉壤。根据古代堪舆术的定义,一块风水宝地的地势地形地貌,要穴前有明堂,要看三奇四应。三奇即山、水、案;前、后、左、右、为四应;左右有护砂,所谓“砂”即山丘土石之物;要有罗城,罗城由山或水组成,相绕四周;远有朝山,近有案山。
以山为罗城,形成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种态势为佳;如果周围无山,一马平川,则借水势成龙(水龙),以泽国环抱为上。明祖陵四周除了一片水国,并无多少妙贵可言。
既然此处风水不好,朱元璋为何不另寻吉壤安葬祖宗呢?
其实朱元璋何尝不想呢,但是这是他祖父的实际葬地所在,如果要移墓,势必会泄了王气,影响大明江山社稷。所以只能在此修建了祖陵。为了解决风水欠佳的问题,在当年筑陵时进行了大规模的地理改造,填埋洼地,补修不足,挖地成河,堆土为山,人工整出了砂、水、近案、明堂等风水要素必具的景观,这才形成了一块标准的风水宝地。
都成了风水宝地了,何以明祖陵会被没在湖底长达300余年? 是先天风水不足,没能保佑明祖陵免去天地的沉沦?
明祖陵地宫所在地
是偶然的自然灾难,还是人为的必然导致了这滔滔洪水? 有人认为,明祖陵的被淹,天灾其实只有三分,还有七分就是人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刘大夏筑太行堤阻断黄河北支,使南支夺淮入海后,河道开始紊乱,淮河中、下游连年洪水泛滥,祖陵不断遭受水患。明万历年间总理河道的工部尚书潘季驯提出了“蓄淮刷黄”,的治水方略。他主张筑堤纳水归于一道,反对疏浚支流另开新河,而应当“筑堤束水,以水攻沙”、“借水攻沙,以水治水”。
明祖陵
他认为“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尺寸之水皆由沙面,止见其高。水合则势猛,势猛则沙刷,沙刷则河深,寻丈之水皆由河底,止见其卑。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于两旁,则必直刷乎河底。一定之理,必然之势。此合之所以愈以分也”。多好的理论,省钱省力,省人省心,大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味道,因而廷争面折中很能打动人心,并且最终取得了明神宗的支持。#p#分页标题#e#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任你怎么集淮水之力也不敌黄水,汹涌澎湃的黄河仅凭一点淮水之力就被挡回去,那还能叫什么奔流到海不复回?很快的清河口泥沙高淤,靠近这里的淮河河床也被黄水倒灌而增高了,这又使淮水的冲击力减弱,遇阻即回,沙随波停,淮水所带泥沙又在清河口停淤。
淮水无力刷黄,又无法从清河口入海,而入湖故道又尽筑高堰,淮水不得不上溢泛滥,“不得不久潴旁溢,汪汇浩荡,始犹淹漫两岸,会合诸湖,继而夏秋泛涨,一望无际,浩荡龙沙,震惊陵寝,而泗洲之祸岁烈一岁矣。”。
潘季驯的治水方针在实践中被“检验”得头破血流,照理应当重新检点,这时如果改弦更张,为时未晚。可惜这时候,治水方略已不再是为了治理水患了,而是成了庭争的工具,成了维护自己的权力与权威的凛然不让侵犯的武器,为此他不仅革除了反对意见的阻挠,而且甚至编造谎言,说祖陵“松柏之郁茂,护沙之如故”。就是到了万历二十年仍然上疏坚持自己的主张,把分流之议列为病议,痛加指陈。而这时淮泗一带水患濒仍,早已成不争的事实。
真不知朱元璋的祖宗到底是否有灵,在水中煎熬着为什么眼睁睁地看着潘季驯这样的大臣作出几乎是不臣的胡作非为?祖宗埋到地下后无声无息,不言不语,忍气吞声,这就注定了明祖陵要到水下沉沦300多年,也注定了后人像哀六国哀阿房宫一样去浩叹它的沉浮。
陵墓内石像
寻觅陵址的曲折过程
按常理说,朱元璋的祖先们既然被追尊为皇帝,皇后,其葬处就应该建陵,并应依制建造帝陵建筑。但根据历史记载,朱元璋在洪武初年只追加封号,没有营建祖陵建筑,这背后有什么样的历史原因呢?原来朱元璋少时家贫,居住地一迁再迁,使他根本不知道其三代祖考的确切葬地。因此,他为寻找祖陵葬地颇费了一番周折。
陵墓内的石像群
根据史料记载,刚开始有人告诉朱元璋他家的祖陵在句容通德乡朱家巷,朱元璋信以为真,即“命筑万岁山,有司修砌路,太祖躬临拜祭”。不料,他才只磕了一个头,万岁山竟然中间分为深涧!他不禁恼怒异常——这岂是我家祖茔,怎能经不起我一拜?于是“重罚言者”,认为这不是自己的祖茔所在。#p#分页标题#e#
后来,朱元璋经过回忆,想起二姐曾说过祖父的坟墓在泗州旧陵嘴一带,但具体位置仍无从考察。到了洪武十七年(1384),一个偶然的机会,终于使朱元璋弄清了祖陵的真实位置所在。话说朱元璋的同宗朱贵,他祖父与朱元璋的祖父一起从朱家巷迁到了泗州城北的孙家岗,通过他回乡查访,朱元璋终于知道了自己的祖父母葬在泗州城北的杨家墩。这座古墓,因宋朝保议大夫杨浚墓而得名。
这是否真的就是朱元璋祖父母真实的葬地呢?还是因为政治需要而凭空建造的呢?在有明一代以至后来的几百年中,有一个现象被人们有意或者无意地忽略了,或者没有任何人敢于说将出来,那就是既然朱元璋那么急切地找寻祖父的安葬地,找到了又花费那么多时间与财力来大规模营建,甚至竟然让不能随便动用的国储来当这个祖陵的总管与总监,为什么在祖陵建成后竟然没有来这里一次进行祭祀并像在句容那样磕头呢?
是怕一个头磕下去又会分为深涧吗?朱元璋是不是对这个祖茔也产生什么怀疑?朱贵献的图是真的吗?朱贵说杨家墩就是祖陵所在地是得到多个族人证明的,那么这些族人呢?他是不是也是来邀宠或混个世袭之职的?唯一的与人不同之处,大概就是这个朱贵做得比较聪明比较认真比较像那么回事。但一向多疑又心机聪慧,特别是深知祖上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死无葬地的朱元璋恐怕不会看不出来。
那么他为什么还要相信朱贵,还要封杨家墩为万岁山并将祖陵定在这悠悠淮水之滨呢?或许朱元璋心中也是十分苦闷的,因为他很清楚,那个句容的万岁山不是假的吗?但是,为了证明大明王朝是祖上“积功累善,天之报施,茂于厥后”,为了蛊惑与欺骗人民,为了证明他这个皇帝是有祖传“基因”的,是由上天钦定的,不是其他人想当就能当得的。于是他不得不这样将错就错。
陵墓内的石像群,前两对是麒麟,后四对是雄师,然后是华表,天马,侍者等
明祖陵的传说
打开中国历史的大门,你会发现中国历史上皇帝玩弄政治传说的事列比比皆是,陈胜的夜半神示、刘邦的剑斩白蛇、刘备的白胪脱险、赵匡胤的祥龙瑞生等等。朱元璋的明祖陵只是以上历史政治家高明手段的延续。
朱元漳祖上几代非常穷困,四处漂流,真乃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他的祖父朱初一,六十多岁时,流落在古泅州境内,为双沟镇一个性水的财主家放猪。这水员外号称水半湖,双沟东去印里洪泽湖边全是他家的地。朱初一带着全家搭个窝棚,就住在湖边孙家岗为水财主放猪、垦荒,以维持生计。#p#分页标题#e#
这孙家岗庄后有个墩子,人称杨家墩,墩上有个凹窝。一年深秋,在这里放猪的朱初一躲在墩上的凹窝内避风,
意外得知这座山背山面水,后面青山雄壮葱郁,前面洪泽湖宽广博大,其实是一块龙脉,谁死后葬在这里,谁的后世就一定有人会出皇帝。老人欲将此地占为己有,从此隐藏了这个秘密,
即使对家里人也没有透露半分, 直到临死前,才告诉了儿子要把自己葬在这里。
传说终归是传说,但有一点却是值得我们仔细思考的.杨家墩的地理位置,在风水学上明明不是个风水宝地,为何在传说里就成了龙脉之地了呢?朱元璋登上宝座之后,朱氏坟冢葬于龙脉的传说很快就流传了开来。
先是从洪泽湖畔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像水银泻地般的遍布全国。这是一种明显的穿凿附会,朱元璋为什么要创造这样一个传说呢?这还是和他的出身有关,他的帝位是由自己和众兄弟从最低层打下来的,他并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值得炫耀的血统资本。历史上开千古帝业的几乎都比他这个放牛的、打扫庙院的朱和尚强。
秦始王嬴政、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元世祖忽必烈哪一个不是帝王之后或名门望族,即使是汉高祖刘邦这个亭长好歹也是地方一号人物,蜀主刘备尽管以卖草鞋为生但是宣扬时总是以大汉皇室后裔自居——刘皇叔。曹操、孙权一个是官宦之后,一个是军旅世家。对于朱元璋来说,那#p#分页标题#e#种感觉就像被人唾弃的乞丐突然有一天发了一笔财开始身着华服,但是心理还是总觉得别人的眼光是那么怪怪的。
无奈之下,为了给自己的登帝塑造天地之功,证明自己是天意所授,标榜自己血统是天之相承;
明祖陵南红门
为了击溃当时旧贵世家的心理优势,改变政治方面的意识劣势,草根皇帝朱元璋最终也只能把自己的老祖宗请出来进行一番神化宣扬。
当太祖将这自家神奇传说不断灌输社会各个阶层时,为了表示对祖先的推崇和孝敬,更为了向天下显示皇家的威严,太祖就在依稀寻到的埋有祖父的小山包前开始建造了规模宏大,尽显皇家雄壮气派的明祖陵,将其曾祖父、高祖父、祖父的衣冠等凡能收集到的或者认为是的遗留之物一起葬在了这里。如此一来,
皇家的威严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自己的血统更是让世人所推崇,社会上也就再也没有谁会乱加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