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女尸棺液之谜:百年棺椁开棺一幕吓坏众人

 一般在正常情况下,尸体一般入土半月不到就会腐烂,为何这些尸体经过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之久仍然尸身不腐,有的甚至栩栩如生呢?简直不可思议!

  一、泰州出土不腐女尸 几百年容貌未变

  2011年3月1日,江苏省泰州市发现明代不腐女尸。该女尸紧缠于裹尸布、被子和衣服之中,几乎全部浸在黄褐色的棺液里.尸体僵硬、皮肤完整,五官、毛发、睫毛等清晰可见...女屍长在1.5米左右。

  有的古尸一出土,容颜就大变。但考古学家惊奇地发现,尽管“重现天日”已经两天,但女尸的容颜几乎和刚出土差不多。

 

泰州出土不腐女尸 几百年容貌未变

  泰州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王为刚介绍,古尸出土,之所以容颜有变化,是因为出土后的环境(比如温度、湿度等)与地下存在较大差别,比如,古尸出土恰逢高温,或烈日曝晒,容颜就会大变。泰州女尸之所以变化小,是因为近来气温较低,天气湿润,与地下环境差异不大。

  二、清代女尸香气浓郁疑是香妃 去世百年尸身不朽

  说起汉代马王堆女尸,可能大家都有所耳闻,但如果要说安徽砀山2001年出土的清代女尸,可能很少有人了解。

  2001年3月,在砀山城西关梨园小区建筑工地,一辆挖土机作业时,在4米多深的地下突然发现一座清代古墓。让人惊奇的是,人们在打开古棺时,棺内一股奇特、浓郁的香味扑面而出,方圆几百米都能闻到。

  更令人惊讶的是,棺内一具女尸居然保存完好,就像刚刚入葬时一样。头发乌黑,脑后盘有发髻,皮肤白皙,肌肉丰满并富有弹性,而且关节仍可曲伸,肌肉尚可注射针剂。尸体的完好程度是安徽甚至中国整个考古史上都难得一见。

 

清代女尸香气浓郁疑是传闻中的“香妃”

  该女尸长164公分,重44公斤,肢体匀称,身材修长,椭圆形瓜子脸,裹足、足长不到15公分,可谓“三寸金莲”。指甲涂有红色指甲油。是一位绝色的年轻女子。

  传奇女尸一挖出,在当地立刻掀起轩然大波。各种传说纷至踏来,许多人相信她就是传说中乾隆皇帝的香妃。

  三、马王堆汉墓长沙国丞相夫人 两千多年尸身完好如初

  1972年1月16日,震惊考古界的长沙马王堆汉墓被发现,此墓深达16米,内中棺椁的边箱中塞满大量的随葬品,由文物上的文字可辨出此墓是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夫人辛追墓。

  4月28日,考古人员打开内棺材盖,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具沉睡了两千多年却显得十分新鲜的女尸:外形完整无缺,全身柔软而有弹性,在往她体内注射防腐剂时,她的血管还能鼓起来。除眼球突出,舌头外吐等体表变形外,其他特征完全像刚死的鲜尸。#p#分页标题#e#

 

马王堆汉墓长沙国丞相夫人

  一般在正常情况下,尸体一般入土半月不到就会腐烂,为何这具尸体经过200多年的历史却完好无损?专家认为以下几个原因可能是造成尸体不腐的原因:

  首先,安葬时进行了严格的药物处理。苏馆长说,当时打开棺木时,里面五分之一全是中药。后因见光见风而消失。现在知道的药物就有麝香、冰片、木香、灯心草等。这些药物起到了棺内杀菌、消毒、吸潮的作用。

  除此之外,尸体表面还涂了一层乳黄色蜡状药物,腰部最厚处达到3毫米。虽然周身薄厚不均,但已经形成了一个药物蜡壳,既可杀死细菌、防止细菌入侵体内,又避免了体内水分的蒸发,起到尸体本身的杀菌、消毒、保湿、保鲜作用。

  其次是葬具好、埋藏深、密封严。从葬具看,棺为楠木、椁为柏木,均有木质坚硬,纹理细密,耐腐朽的特点。从埋藏地下四米来看,春夏秋冬终年温度基本不变。棺木分为六层密封,棺内空气、湿度与外界隔绝。这几种原因使棺木几成真空。

 

长沙国丞相夫人复原图

  再次是尸体失血、失水。苏馆长说,该女子颈部的T形伤痕,动脉、静脉全被切断,致使全身血液流尽、大量水分的减少也抑制了细菌的繁殖。最后由随葬衣物可知其死亡入葬时间为寒冷的冬季,这也为尸体保存完好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四、小和公主千年微笑迷倒众生

  2003年10月,小河墓地全面发掘工作正式启动。谁也没有想到,在距今约3800年的墓地最深处,4具被厚厚泥土包裹的“泥棺材”中,竟藏着此次考古发掘中的最大发现。

  4位身披毛织斗篷,戴着金耳环、毛线绳项链的女性墓主人“安睡在像船一样的棺木中,棺内甚至没有一颗沙粒进入,使数千年后的我们得以窥见她入睡的那一时刻”。

 

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遗址出土女尸

  “高贵的衣着,中间分缝的黑色长发上戴着一顶装饰有红色带子的尖顶毡帽,双目微合,好像刚刚入睡一般,漂亮的鹰钩鼻、微张的薄唇与露出的牙齿,为后人留下一个永恒的微笑。

  五、清代两姐妹 二百年肉身不腐

  就在“天下第一长桥”的五里桥西,南安市水头镇埕边村里,记者见到了200多年前的清朝古人高姑娘。她们是一对姐妹,名叫“榜娘”和“瓜娘”,这对清代姐妹的肉身被村人供奉在寺中。

  村里80岁的高泉宗老先生说,听长辈说,两位姑娘一心向佛,虽许人,但未出嫁,各自辞了婚事,并各自在20岁出头的时候,不吃不喝,但饮茶水。#p#分页标题#e#

  两人死后,五脏六腑也未清除,直接塑像,或者由于被外表塑像密封的原因,未腐烂,两百多年后还是宛如活人一样的身骨。

清代两姐妹 二百年肉身不腐

  六、汉代古尸“凌惠平”

  汉代古尸“凌惠平”在出土后,连云港博物馆曾经特邀国内著名专家聚于港城,尝试破解这具古尸身上的种种谜团,如凌惠平身份、棺中的液体等等,还有跟她一起发现的三个棺木的尸体均腐烂了,为什么凌惠平可以驻守容颜?

  2002年7月7日下午4时多,连云港西南城郊约7公里的通往海州石棚山风景区的花园路基建工地上,一名挖掘机司机在作业中挖出一连串整齐厚实的竖条木板和一具完整棺木,便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该市文管办和市博物馆人员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到现场,从墓葬形制判断确定为一处汉代墓葬。除施工损坏了一小部分外,其余部分保存得相当完整。

汉代古尸“凌惠平”出土现场

  整个墓的结构为一穴两椁四棺墓,南椁室内棺编为4号棺,北椁室内由南往北依次编为1号棺、2号棺(男主人“东公”棺)、3号棺,四具棺木均保存完好。

  7月9日,在连云港市博物馆内,当工作人员项剑云用一根钢钎撬开3号棺棺盖时,一具古尸从棕褐色棺液里仰面漂浮上来,博物馆内顿时沸腾了。

  尸体皮肤新鲜,经医生和考古人员鉴定,尸体为女性,身长1.58米,年龄在50岁左右。其棺内的文物中,有一枚边长为1.3厘米的青铜印章,印钮是一只栩栩如生的龟钮,印章上清晰地刻着“凌惠平”,女尸的姓名确定无疑。在那次发掘共出土文物81件。但这具千年古尸却留下了种种谜团。

千年古尸却留下了种种谜团

  千年湿尸留下四大谜团

  连云港市双龙汉墓古尸属马王堆类型的湿尸,这是继我国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湖北荆州汉墓男尸之后发现的第三具汉代湿尸,此类型的古尸极罕见,其科研价值、历史和现实的意义极为突出。但是却有四个谜团一直无人能够解开。

  身份之谜

  自“凌惠平”出土以来,关于其确切身份的猜测一直扑朔迷离。

连云港市双龙汉墓古尸属马王堆类型的湿尸

  在同一个墓葬里同时出土的男主人棺里也有一枚正方形龟钮青铜印,略大于“凌惠平”的印,但字迹模糊不清,无法辨认。男棺的椁板内侧刻有“东公”二字。#p#分页标题#e#

  根据辞海中的解释,“东公”即为有名望的人。而从出土木牍的文字记载内容分析,当时“东海太守”、“河南太守”等地方官员都派官吏前来参加葬礼,不难看出,男主人是一个身份不低的地方官吏。

  在汉代,只有年俸禄在300-2000石的官吏才能使用龟钮青铜印。因此,“凌”家地位至少在太守以上。但“凌惠平”为什么也会用龟钮青铜印?考古专家介绍说,在中国西汉时期有女性封侯的制度,那“凌惠平”是否也被封了侯?

“凌惠平”的身份之谜

  驻颜之谜

  “凌惠平”的遗体能如此完好地保存2000多年,可以说是一个极为罕见的奇迹。

  与马王堆女尸相比,马王堆女尸墓葬的规模宏大,棺内积液不多,在棺外的六面,还包围着1万多斤木炭,然后是成分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铁的白膏泥层,再加上厚厚的堆土,保存环境和条件都比连云港墓地好得多。

  而连云港墓葬非常简陋,椁板上只有一层白膏泥,并无木炭,不可避免地对土质有一定的影响,但棺内女尸为什么能更好地保存至今?

  再者,同一个墓葬中,同样的环境和密闭条件,为什么其他3口棺内仅存零星遗骨,唯独“凌惠平”能有“驻颜有术”?

“凌惠平”驻颜之谜

  棺液之谜

  “凌惠平”不腐是否与棺中的棺液有关?但这些液体是入殓时注入的,还是天长日久渗入的地下水?目前尚无定论。

  据连云港市第一医院用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棺液样本的分析,发现其pH值为7.55,呈弱碱性,棺液中还含有血红蛋白,与pH值为5.18的长沙马王堆墓棺里的酸性棺液截然不同。“凌惠平”能在适于细菌生存的碱性棺液内保持不腐,又是一个谜。

 女尸棺液之谜

  葬制之谜

  从出土的文物档次看,凌惠平和“东公”的地位不低,但墓室却非常简陋,出土的文物件数也相对较少,与辛追的3000余件陪葬品相比,双龙汉墓里的文物简直是寥寥无几。

  采访中考古专家项剑云告诉记者,种种迹象表明,墓葬应该是在匆忙中进行的,给人的感觉是当时还有许多事没来得及做。

  那么,究竟发生什么事,让凌惠平夫妇被匆忙下葬?

#p#分页标题#e#

 

希望破解女尸千古之谜

  博物馆刘政馆长表示,希望通过这次陈列展能引起更多的人士关注,去破解这些千古之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棺椁  棺椁词条  一幕  一幕词条  女尸  女尸词条  吓坏  吓坏词条  百年  百年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