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上班头十分钟容易犯的十大错误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开始工作的前几分钟对一整天的工作效率都至关重要。不管是迟到还是让成堆的邮件弄得焦头烂额,都很容易让你在之后的工作中出错,难以集中注意力。所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怎样能在刚开始工作的十分钟里,避免犯错做好工作吧!

1.迟到

工作还没开始你就搞砸了!

最近一项研究显示,老板往往认为,迟到的员工就算晚退也代表这名员工的态度不是那么认真,因此工作表现的评分也较低。

这并不公平,却是现状。所以尽早到岗吧!

2.不跟同事打招呼

花几分钟与同事交谈几句,你就能让自己和他人都身心舒畅。

职场专家林恩·泰勒(LynnTaylor)认为,如果身为领导,却不与手下员工打招呼,很容易被视为不善交际,从而使技术能力减分。

就算你只是个普通员工,但是直直地走到自己的办公桌、一言不发的行为也会让同事觉得你不太友好。

3.喝咖啡

就算你不是那种一起床就要喝杯咖啡的人,或许一到办公室也要喝上一杯。

但研究表明,喝咖啡的最佳时间是上午9:30以后。这是因为人体内调节能量的应激激素皮质醇往往在上午8-9点间最多。如果在这个时段喝咖啡,人体产生的皮质醇就会减少,对咖啡因的依赖增加。

所以,在9:30皮质醇开始减少的时候,再喝杯咖啡提神吧!

4.每封邮件必回

坐在办公桌前,直接杀向隔夜邮件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商业演说家迈克尔·科尔(MichaelKerr)认为,员工应在刚开始工作的十分钟里快速浏览所有邮件,将邮件按照优先度分类。这样就能知道是否有急事要做,并对其余邮件的回复作出安排。

科尔还表示:“查看邮件让你觉得自己确实是在工作,但实际问题在于你并没有按照优先顺序完成工作,而是让无关紧要的事决定了你的日程安排。”

5.无初步安排就开始工作

泰勒建议道,在你全力以赴之前,务必确定工作目标。这既包括写下当天的首要任务和必做工作,还包括再次核查日程安排。

查查以前定下的日程安排,是否需要为电话或会议做准备。否则你就很有可能在埋头书写项目建议书的时候,接到小组会议将在10分钟后召开的噩耗,被打个措手不及。

6.先完成最重要的工作

研究表明,人的精力和毅力会随着当天时间的流逝而衰退。因此,人们需要尽快完成最重要的工作

有些人把这个策略叫做“吃青蛙”,取自马克·吐温的一句话:“如果起床后就吃一只青蛙,一整天都不会有糟糕的事情发生”(Eatalivefrogfirstthinginthemorningandnothingworsewillhappentoyoutherestoftheday)。

7.一心多用

你可能会觉得早晨的精力充沛,能一心多用,同时做好几件事。

但研究显示,一心多用可能会破坏你在主要工作上的表现,所以还是一心一意比较好。如果早晨刚开始工作时,你就在几件首要任务间辗转腾挪,很有可能一整天的工作效率都不高。

不如在开始工作的十分钟里就做一件事,开个好开端。

8.沉溺于负面情绪

或许你在上班路上差点就被一个粗鲁的人撞倒,也许前一天晚上刚和朋友打了一架,但是别让这些事分心、影响今天的工作

泰勒建议道,你可以把这些烦心事放在一边,把它们塞进“一个独立的箱子,然后安心工作”。有必要的话,就在下班后再烦恼吧!

9.开会

晨会可能会浪费你的认知资源。

劳拉·万德坎姆(LauraVanderkam)认为,早晨的时间应该做那些对注意力要求较高的工作,比如写作。

如果你能决定与老板或同事开会的会议时间,请务必确保把会议时间安排在精力较低的时段,比如下午3点前后。要是这些会议对精力的要求较高,则另当别论。

10.打乱日常安排

科学家认为人体的认知资源有限,因此要合理使用。

如果刚开始工作时,你就纠结在到底是先收发邮件、喝杯咖啡,还是写项目建议书的话,你在之后起草项目建议书时的精力就会变少。遵循日常安排进行工作,让大脑自动运转一段时间,这样几乎不消耗任何精力。

查尔斯·杜希格(CharlesDuhigg)对《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Tribune)说:“事实上,日常安排可以让大脑自由地分辨真正重要的事情有哪些,而大脑也就免于思考所有的人生琐碎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十分钟  十分钟词条  上班  上班词条  错误  错误词条  容易  容易词条  十大  十大词条  
社会

 2021年度全球最佳可持续发展企...

加拿大媒体和投资研究公司《企业爵士》发布了“2021年全球最佳可持续发展企业百强榜”。榜单针对全球范围内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从这些公司的财务管理、清...(展开)

社会

 盘点5月十大热点谣言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依托新华睿思数据云图分析平台,从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电子报刊、论坛贴吧等信息源中,综合评估网民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梳理出5月网络热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