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发生了很多大事件,关于女性的更是让人记忆犹新。中国妇女报近日评出《2018十大女性新闻》,涉及女性政治和社会参与、女性职业发展、女性健康、性别意识、女性权益维护、女性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
01、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2018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大会开幕会。中国妇女十二大听取和审议了全国妇联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的报告,修改了全国妇联章程,选举产生了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机构。大会闭幕后的第一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指导新时代妇女事业和妇女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02、改革开放40年,妇女儿童权利保障机制不断完善
2018年12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白皮书,其中对妇女儿童权利有专门表述。白皮书通过一系列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不断完善相关权利保障机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妇女儿童群体创造了实现自我发展和人生价值的机会,切实保障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03、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加强妇女承包经营权保护
2018年12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决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农村土地承包法新增加了两项规定,一是规定农户内家庭成员依法平等享有承包土地的各项权益。二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应当将具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全部家庭成员列入,进一步保护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04、首届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在京举办
2018年5月16日~17日,由全国妇联举办的首届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的政要、妇女组织负责人、专家学者,以及上合组织国家驻华使馆、上合组织秘书处、联合国相关机构代表等200余人参加论坛。与会嘉宾以“凝聚女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围绕“妇女与创新发展”“妇女与美丽世界”“妇女与互利合作”三个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论坛还通过了《首届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主席声明》。
05、三军仪仗队首次设立女兵方阵
2018年6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仪式,欢迎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经过改革后国事访问欢迎仪式的首次启用。三军仪仗队中首次增加女兵方阵是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相较于此前13名女兵与男兵混合编队,这次改革大幅增加女兵人数,将55名女兵单独编成方阵,排在陆、海、空军三个男兵方阵之后。与男兵每个方阵为单一军种不同,女兵方阵中陆、海、空军三个军种各占三分之一。
06、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明确夫妻共债认定标准
自2018年1月18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窬婪装讣视梅捎泄匚侍獾慕馐汀肥┬小!督馐汀访魅妨朔蚱薰餐竦娜隙ū曜迹娑朔蚱薰餐裥纬墒钡摹肮舱睬痹颍魅贩蚱抟环轿彝ト粘I钚枰赫裎蚱薰餐瘢蚱抟环揭愿鋈嗣宄黾彝ト粘I钚枰赫裨蛏喜蝗隙ㄎ蚱薰餐瘢ㄈ司僦じ谜裼糜诜蚱薰餐睢⒐餐蚧诜蚱匏焦餐馑急硎镜某狻�
07、分娩镇痛试点工作逐步向全国推广
2018年11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公布《分娩镇痛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0年)》。方案指出,2018~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定数量的医院开展分娩镇痛诊疗试点工作,发挥试点医院的带动和示范作用,逐步在全国推广分娩镇痛的诊疗工作,进一步规范分娩镇痛操作技术,提升分娩镇痛的覆盖范围,普及镇痛条件下的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08、从源头促进男女平等,各地开展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
2018年,全面开展性别平等教育迈出重要一步。2018年9月开始,广东开始在全省全面开展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工作,实施范围为全省中小学校、中职学校。208年12月开始,天津在全市中小学校实施性别平等教育工作。12月26日~27日,全国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工作总结推进会召开,对下一步深入推进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加紧推进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工作。目前,全国有13个省(区、市)的5000多所中小学开展性别平等教育。
09、辽宁将性别平等,纳入省政府规章审查内容
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辽宁省政府规章制定办法》将性别平等纳入省政府规章审查内容,这在全国尚属首例。《办法》在第四章第二十五条第五款中明确提出,法制部门应当对规章送审稿是否符合公民性别平等进行审查。这条规定明确了政府法制部门在规章政策审查时增加性别视角,充分考虑男女两性的现实差异和不同影响,彰显公平正义和良法善治。
10、封建陈腐性别观念和歧视女性的错误言论受到舆论批驳
2018年,“房地产业像坏女人论”、侮辱慰安妇的“女性性别优势论”、“女性堕落导致国家堕落论”、“婚外性无害论”以及各类“女德班”等宣扬封建陈腐性别观念和歧视女性的错误言论时有出现。以本报为代表的多家主流媒体,及时批驳错误言论,有效引导舆论走向,维护了国家形象和女性形象,捍卫了家庭伦理和公序良俗,为全社会上了一堂生动的性别平等课,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