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精神病人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原则上应该一人一半,但是需要考虑精神病人一方离婚后的生活问题,通常会多给与部分的补偿。
《婚姻法》第三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四十二条 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精神病人是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以精神病人提起离婚诉讼的,需要由法定代表人提起,法院怎么判决要依据双方感情是否破裂决定。
法院在处理与精神病人离婚的案件时,一般主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一是婚前隐瞒病情,婚后久治不愈的,或者婚前明知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亦或者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有精神病且久治不愈的,可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在安排好患者的生活、医疗、监护的问题后可准予离婚;
二是双方原来夫妻感情比较好,结婚时间也较长,并生育子女的,对方提出离婚,法院应对其进行法律和道德方面的教育,以不离为宜;
三是如果患者一方确系久治不愈,完全丧失意识和劳动能力,甚至威胁到对方和子女的人身安全,双方无共同生活基础的,法院在安排好患者的生活、医疗、监护的问题后可准予离婚。因此,精神病患者离婚案件既要保障离婚自由,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要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生活上的安排。
198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的规定。
第三条: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
法院据此可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但是在具体办理离婚诉讼时,有一个精神病人的鉴定和诉讼主体资格的认定,因此处理起来很复杂,需要专业的婚姻法律师来协助处理比较妥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十三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精神病人离婚时在财产的分割上,考虑到病人不具备完全的民事能力,所以法院会对病人一方判决以多的财产补偿。在离婚时,夫妻双方可以就财产分割进行协商,由于精神病人生活的不便性,对于精神病人一方的财产判决会更加照顾。
延伸阅读:
离婚财产分割有哪些规定?
最新离婚财产分割原则是什么?
涉外婚姻离婚财产保全的法律规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