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减刑解释主要规定了哪些内容?

减刑假释裁定书将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布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规定减刑假释裁定书应当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布。

《规定》第19条规定:“减刑假释裁定书应当通过互联网依法向社会公布。”减刑假释裁定书是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互联网公布减刑假释裁定书是人民法院裁判文书公开的重要内容。该规定进一步增加了减刑假释案件的透明度,使减刑假释案件的审理能够更好地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减刑假释案件明确庭审参与人员、场所和程序

明确规范减刑假释案件开庭审理的参与人员、场所和程序等事项。

《规定》第7条至第13条明确规定了减刑假释案件开庭审理的具体要求。在庭审参与人员范围上,《规定》第7条除明确要求必须通知“人民检察院、执行机关及被报请减刑假释罪犯参加庭审”外,还规定可以根据需要通知证明罪犯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现的证人,公示期间提出不同意见的人,以及鉴定人、翻译人员等其他人员参加庭审。《规定》第8条根据减刑假释案件本身的特点,对开庭审理的场所进行了规定,即“应当在罪犯刑罚执行场所或者人民法院确定的场所进行。有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视频开庭的方式进行”。第10、11、12条设计了符合减刑假释案件自身特点的运行步骤,不再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几个阶段,并明确了合议庭成员及各庭审参加人的提问、举证、质证等权利。此外,第13条对能够当庭宣判的应当当庭宣判提出了要求。

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应全面考量犯罪具体情节、再犯罪危险性等

减刑假释案件不同于普通刑事案件,审理内容自然也不相同。针对这一问题,《规定》第5条第一款规定:审理减刑假释案件,除应当审查罪犯在执行期间的一贯表现外,还应当综合考虑犯罪的具体情节、原判刑罚情况、财产刑执行情况、附带民事裁判履行情况、罪犯退赃退赔情况。第二款就如何考察拟假释罪犯再犯罪危险性问题进行规定,除第一款所列情形外,还应综合考虑罪犯的年龄、身体状况、性格特征、假释后生活来源以及监管条件等,有利于人民法院在审理假释案件时予以全面考量。第三款特别针对假立功问题专门规定:执行机关以罪犯有立功表现或重大立功表现为由提出减刑的,应当审查立功或重大立功表现是否属实。涉及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或者其他贡献的,应当审查该成果是否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独立完成,并经有关主管机关确认。

明确六类减刑假释案件必须开庭审理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对减刑假释案件实行开庭审理,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信任;有利于人民法院在审理减刑假释案件时听取来自监狱、罪犯及同监区罪犯等多方面的意见,最大程度地实现案件审理的公平、公正。《规定》第6条规定,对6类减刑假释案件,应当开庭审理:1、因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报请减刑的;2、报请减刑的起始时间、间隔时间或者减刑幅度不符合司法解释一般规定的;3、公示期间收到不同意见的;4、人民检察院有异议的;5、被报请减刑假释罪犯系职务犯罪罪犯,组织(领导、参加、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罪犯,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罪犯及其他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或社会关注度高的;6、人民法院认为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

书面审理假释案件应当提讯被报请假释罪犯

针对目前减刑假释案件书面审理时实质审查不够的问题,《规定》第14条、第15条专门对书面审理进行规定:一是规定合议庭人员可以就被报请减刑假释罪犯是否符合减刑假释条件进行调查核实或者听取有关方面意见;二是强调书面审理的减刑案件可以提讯被报请减刑罪犯,书面审理假释案件,应当提讯被报请假释罪犯。

减刑假释裁判文书形式和内容得到规范

《规定》第16条、第17条从减刑假释案件处理形式及裁定书内容上作出进一步规范。第16条改变了以往不同意减刑假释时可以用“决定”处置或者将案件退回的做法,规定对不予减刑假释的,应以裁定的形式作出,以体现人民法院文书的严肃性。第17条明确了减刑假释裁定书的具体内容,并强调“裁定调整减刑幅度或者不予减刑假释的,应当在裁定书中说明理由”,以体现裁判文书的说理性。

审理减刑假释案件的合议庭成员可以包括人民陪审员

《刑法》第79条和第82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减刑假释案件,但未规定合议庭如何组成。《规定》第4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应当依法由审判员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从而明确了可以邀请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理。在减刑假释案件审理中引入人民陪审员制度,有利于人民陪审员代表社会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和参与减刑假释案件的审理,拓宽了公众的参与渠道,确保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更加公开和透明。

减刑假释案件在立案后5日内依法向社会公示

《2012年减刑假释司法解释》第25条确立了审理减刑假释案件的公示制度,但该条所确立的公示制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公示的范围主要为罪犯服刑场所,与执行机关报请前的公示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公示作用有限;二是该条未明确公示的具体时间,实践中有的法院在立案之后,合议庭评议之前予以公示,有的法院则在作出裁定后公示;三是未规定公示的具体期限,导致各地做法不够一致。针对上述问题,此次出台《规定》第3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应当在立案后五日内将执行机关报请减刑假释的建议书等材料依法向社会公示。”所谓向社会公示,原则上应当通过互联网公示。同时,《规定》还明确了“公示期限为五日”。

为了防止减刑领域的司法腐败,提升司法的公信力,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该规定。我国刑罚不仅仅是为了惩罚罪犯,更重要的是要教育、改善罪犯。《刑法》规定了减刑制度,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鼓励罪犯认真学习、认真改造、真诚悔改。

延伸阅读:

无期徒刑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有多久?

死缓的限制减刑意味着不会执行吗?

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是怎么样的情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减刑解释主要规定了哪些内容  减刑  减刑词条  哪些  哪些词条  解释  解释词条  规定  规定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  
刑事处罚辩护

 减刑的最新规定是什么?

违反了国家法律必会收到其严厉制裁,违法罪犯都希望在监狱里改过自新,争取到减刑的机会,然后刑满释放重新获得自由。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罪犯在表现良好的情况下是可以在服刑...(展开)

刑事处罚辩护

 拘役可以监外执行么

我们知道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要是有一些不宜收监执行的特殊原因,则是可以经过申请后监外执行的。那么拘役可以监外执行么?律图小编整理相关方面的内容,帮助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