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死刑执行方式区别有哪些?在中国死刑有手枪执行和注射执行。虽然注射的过程更加方便干净,但和枪决相比,会更浪费财力人力。所以在我国一般采取枪决的形式执行死刑。执行时要经过特定的程序,注射死刑需要注射三种药物,目的是使受刑者无痛苦。任何人都有上诉的权利,符合规定且想要上诉的,可联系律图的专业律师。
一、死刑执行方式
中国执行死刑的方式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采用枪决。它通常由武装警察来负责执行,现在已经改为由法警执行。将其押送到预先设置好的刑场,待罪犯跪在那里后,再对其执行。1997年1月,新修订了《刑事诉讼法》,首次规定“死刑采用枪决或注射等方法执行”。并于1997年3月28日,由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首次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但由于犯人身份与成本等方面影响,采用注射的比例仍不是很高。
相关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
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二、枪决和注射的区别
我国死刑执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枪决,一种是注射。枪决比较普遍。而注射则成本很高,据说一支针剂需800元。对有些人来说,800元是小数字,但800元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例如,对贫困地区的一些人来说,800元可能够孩子上四年小学的开销。也就是说,800元可以让四个失学孩童多上一年学。对于一些下岗工人来说,恐怕两三个月的救济补助才能达到这个数。因此,死刑枪决执行现在更为普遍。
与枪决相比,注射死刑有着诸多的优点:枪决要设立专门的刑场,行刑过程中必须将死刑犯从看守所中提出,到法院宣判后押赴刑场执行,在途时间长,途经地点多,出于安全的考虑,往往兴师动众,浪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再者,行刑过程较为血腥,给罪犯和参与行刑的人的心理上都造成极大的压力。
注射死刑是用以替代枪决的一种更为文明化的死刑执行方式,是1997年1月新修订《刑事诉讼法》首次规定的。它是“非剧毒致死,注射后进入临床死亡时间短,通常在30秒到60秒之间,生理上无痛苦反应”。受刑人的感觉如同生病打针一样。注射死刑需要注射执行室和专门设备器材。罪犯经验明正身后,被固定在执行床上,由法医连接注射通道,法警具体行刑。从启动注射泵向罪犯注射药物到确认罪犯死亡只要几十秒钟。注射药物由最高人民法院专门配制提供。
这一过程通常涉及3种药物的注射:首先是硫喷妥钠(sodium thiopental),起到麻醉的作用;接下来是泮库溴铵(pancuronium bromide),让肌肉放松;最后是氯化钾(potassium chloride),让心脏停止跳动。
注射时,死刑犯被带进执行室或执行车,执行法警将其固定在注射床上,连接好心率测量仪器。
具体执行时有三个步骤。首先,执行人员将与注射泵相连的针头扎进死刑犯的静脉血管,与平时的静脉注射完全相同。这一过程中,执行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
接下来,执行人员对注射泵进行适当调节,执行号令发出后,执行人员按一下注射泵上的注射键,药物开始注入死刑犯体内。很快,电脑显示屏上的脑电波从有规律的波动变成几条平行的直线,脑电波的前后变化被清晰地印在纸上。这将作为死刑报告的主要内容。
最后,将由法医根据心跳、呼吸等来确认罪犯死亡。
(二)枪决执行方式
1、犯人背对行刑者跪下,行刑者向其头部或后心开枪射击将其击毙
2、犯人面对行刑者站立,行刑者向其前胸射击将其击毙
如犯人未死,向其要害部位补枪将其击毙
两者在执行程序繁琐程度上和所需费用上有所区别。注射更加方便简单,无需特定场所,枪决无需专门配置三种药物,但枪决没有麻醉过程给罪犯的心理压力较大。他们的相同点是在执行前要经过特定程序审核,确保不出错误。有相关诉讼问题可以咨询律图的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最高法关于死刑判决的标准有什么规定?
死刑缓期2年执行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死刑犯有什么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