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在法律书刊或者报纸上经常能看到委托代理合同纠纷的案件,看到这些案件的时候,大家是不是觉得关于这类案件的部分法律规定容易滋生歧义呢?比如当第三人不知道委托人是谁时,委托人能自动介入吗?第三人和委托人的有效抗辩对第三人选择权有什么影响?下面律图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
一、第三人仅知道受托人的代理人身份,而不知道委托人具体是谁的情况下,能否产生委托人的自动介入。
我国《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九百二十五条 :“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该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但是,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受托人和第三人的除外。”
审判实务中就该法条中规定的“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在理解上有时产生错误地认识。虽然《民法典》第九百二十五条在立法时借鉴了美法中的隐名代理制度,但在具体的适用条件上又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
1、英美法上的隐名代理制度,必须是代理人明确告知第三人代理关系存在时,才发生委托人的自动介入,第三人经由其它途径知道代理关系存在时,不发生委托委托人的自动介入。《民法典》第九百二十五条对此则无限制,只要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委托人与受托人的代理关系即可。
2、在英美法上的代理制度中,代理人无须指明委托人具体是谁,只要告知第三人代理关系存在,即可发生委托人的自动介入。而《民法典》第九百二十五条对此规定的不是非常明确,解释上应以指明委托人具体是谁为前提条件。
因此,可以得出,在第三人与受托人签订合同时仅知道受托人的代理人身份,而不知道委托人具体是谁的情况下,不能产生委托人的自动介入,即该合同不能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
第三人的选择权是指当受托人因委托人的原因对第三人不履行义务时,第三人可以选择委托人或受托人作为相对人主张其权利。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第三人的选择权是对其实体权利相对人的选择权,而不是其行使请求权顺序上的选择权。如果第三人选择了委托人或受托人其中之一作为相对人主张权利,即使其选定的相对人因欠缺履行能力而不能承担责任,第三人也不得向未被选定的相对人再为主张。但《民法典》同时规定,第三人根据选择权选定委托人为相对人后,委托人可以向第三人主张其对受托人的抗辩及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抗辩。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们有可能会遇到委托代理合同纠纷的各式案件,从上文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在第三人与受托人签订合同时仅知道受托人的代理人身份,而不知道委托人具体是谁的情况下,不能产生委托人的自动介入。另外,如果委托人对受托人的抗辩成立,那么第三人的选择权的行使就被视为无效,当然第三人仍可向委托人主张权利,如果委托人主张受托人继续对第三人抗辩时,需要提供第三人没有适当履行合同的相关证据资料。委托合同代理纠纷的相关法律问题较为复杂,如遇到问题,最好是向律图律师咨询。
延伸阅读:
如何确定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
劳务分包合同纠纷管辖法院如何确定
借款合同纠纷管辖地怎么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