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股权投资相对于公积金股权投资的范围要窄一些,而且私募基金投资自己也比较高,但是私募基金的丰厚利益那是相当可观的,收入越大,风险就越大。私募基金就有的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那么私募基金资金法律风险是什么呢!大家都来学习一下吧。
一、私募基金的基本介绍
基金按是否面向一般大众募集资金分为公募与私募,按主投资标的又可分为证券投资基金(标的为股票),期货投资基金(标的为期货合约)、货币投资基金(标的为外汇)、黄金投资基金(标的为黄金)、(基金投资基金,标的为PE与VC基金),(房地产投资基金,标的为房地产), (信托投资基金,标的为信托产品),对冲基金(又叫套利基金,标的为套利空间),以上这么多基金形态,很多都是西方国家有,在中国只有此类概念而并无实体(私募由于不受政策限制,投资标的灵活,所以私募是有的)。
中国所谓的基金准确应该叫证券投资基金,例如大成、华夏、嘉实、交银施罗德等,这些公募基金受证监会严格监管,投资方向与投资比例有严格限制,它们大多管理数百亿以上资金。 私募在中国是受严格限制的,因为私募很容易成为“非法集资”,两者的区别就是:是否面向一般大众集资,资金所有权是否发生转移,如果募集人数超过200人,并转移至个人账户,则定为非法集资,非法集资是极严重经济犯罪,可判死刑,如浙江吴英、德隆唐万新、美国麦道夫。
目前中国的私募按投资标的分主要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阳光化后又叫做阳光私募(投资于股票,如股胜资产管理公司,赤子之心、武当资产、星石、蚂蚁财富等资产管理公司),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目前较少,如金诚资本、星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即PE,投资于非上市公司股权,以IPO为目的,如鼎辉,弘毅、KKR、高盛、凯雷、汉红)、私募风险投资基金(即VC,风险大,如联想投资、软银、IDG)公募基金如大成、嘉实、华夏等基金公司是证券投资基金,只能投资股票或债券,不能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不能投资房地产,不能投资有风险企业,而私募基金可以。
二、私募基金资金法律风险
1、合同法律风险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投资者之间签定的管理合同或其他类似投资协议,往往存在保证金安全、保证收益率等不受法律保护的条款。此外,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协议缔约不能、缔约不当与商业秘密保护也可能带来合同法律风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目标企业谈判的核心成果是投资协议的订立,这是确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资金方向与双方权利义务的基本法律文件。在此过程中可能涉及三个方面的风险:
(1)缔约不能的法律风险;
(2)谈判过程中所涉及技术成果等商业秘密保密的法律风险;
(3)缔约不当的法律风险。更确切的说是指附随义务引起的法律风险,而不是合同法律风险。
2、操作风险
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有三种形式:
(1)通过信托计划形成的契约型私人股权投资基金;
(2)国家发改委特批的公司型产业基金,比如天津的渤海产业基金;
(3)各类以投资公司名义出现的、与私募股权基金运作方式相同的投资机构,而这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处于监管法律缺失的状态。虽然我国私募基金的运作与现有法律并不冲突,但在实施过程中又缺乏具体的法规和规章,导致监管层与投资者缺乏统一的观点和做法,部分不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或基金经理暗箱操作、过度交易、对倒操作等侵权违约或者违背善良管理人义务的行为,都可能严重侵害投资者利益。
3、退出机制中的法律风险
目标企业股票发行上市通常是私募股权基金所追求的最高目标。股票上市后,投资者作为发起人在经过一段禁止期之后即可售出其持有的企业股票或者是按比例逐步售出持有的股票,从而获取巨额增值,实现成功退出。这其中,借壳上市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如果买壳方没有对“壳”公司历史做出充分了解,没有对债权人的索债请求、偿还日期和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而产生的一些负债等债务问题做出充分调查,就会存在债权人通过法律的手段取得上市公司资产或分割买壳方己经取得的股权,企业就会有着失去控制权的风险。
另外,回购不能也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的主要法律风险。表现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入时的投资协议中回购条款设计不合法或者回购操作违反《公司法》等法律法规。
如果遇到失败的投资项目,破产清算程序中也存在许多法律风险,包括资产申报、审查不实、优先权、别除权、连带债权债务等。
私募基金资金法律风险有合同的法律风险,管理人对私募基金的操作风险,以及私募基金退出机制中法律风险体现。现在我国对私募基金的管理相当严格,因为私募基金很有可能会出现非法融资的现象,所以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一定要考虑清楚之后再做行事。
延伸阅读:
最新私募基金备案规定
最新私募基金管理办法全文
私募基金合同范本